【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自调整结构的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声信号定位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声源定位是指利用多个声敏元件在环境不同位置点对声信号进行测量,由于声信号到达各声敏元件的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利用算法对测量到的声信号进行处理,由此获得声源点相对于声敏元件的到达方向(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等。
[0003]利用无人机线型阵列声敏元件进行的声源定位通常采用远场声学模型,在二维平面的目标定向需要两个声敏元件,测距需要三个声敏元件。声音的时延差受声敏元件间距的影响。而声敏元件根据微型无人机的尺寸固定在机身两侧,间距固定。当测量远距离声源时,声敏元件间距可能会过小,导致时延差计算误差变大甚至测不出时延值,进而无法准确对声源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声敏元件固定,无法准确对远距离声源进行定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备自调整结构的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备自调整结构的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包括第一声敏元件、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自调整结构的声源定位传感器阵列,包括第一声敏元件(1)、第二声敏元件(2)、第三声敏元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4)、旋转单元(5)和处理器;所述旋转单元(5)的旋转轴与所述支撑杆(4)相互垂直连接,使得所述旋转单元(5)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杆(4)旋转;所述支撑杆(4)上固定有呈线性排布的第一声敏元件(1)、第二声敏元件(2)和第三声敏元件(3);且第三声敏元件(3)位于第一声敏元件(1)和第二声敏元件(2)之间;在声源所发出的声信号分别到达所述第一声敏元件(1)、第二声敏元件(2)和第三声敏元件(3)时,所述第一声敏元件(1)、第二声敏元件(2)和第三声敏元件(3)分别生成第一传感信号、第二传感信号和第三传感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旋转单元(5)带动所述支撑杆(4)旋转,直至检测得到所述第一传感信号和第二传感信号的最大时延τ
12
、所述第一传感信号和第三传感信号的最大时延τ
13
、以及第三传感信号和第二传感信号的最大时延τ
23
;再通过第一声敏元件(1)和第二声敏元件(2)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最大时延τ
12
计算得到声信号的入射角;所述入射角为所述声信号的传播方向与所述第一声敏元件(1)和第二声敏元件(2)的连线的夹角;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声敏元件(1)和第三声敏元件(3)之间的间距、第三声敏元件(3)和第二声敏元件(2)之间的间距、所述最大时延τ
13
以及所述最大时延τ
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云,师亮,乔路,袁铭泽,咸婉婷,王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