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设备、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83375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冷媒主路和第二冷媒支路连通,以使蓄热器储能;获取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根据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且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热传递主路与第二热传递支路连通,以使蓄热器放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先控制冷媒系统运行并使控制冷媒主路和第二冷媒支路连通,将热量存储在蓄热器,当电池包存在供热需求时,即当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热传递主路与述第二热传递支路连通,将蓄热器存储的热量通过第二热传递支路、热传递主路输送至电池包,以弥补压缩机启动初期供热不足,满足电池包的供热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设备、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设备、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在政策加持下储能行业得到蓬勃发展,电池储能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电池的正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高密度、高环境温度要求的电池包对散热的稳定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制冷能耗也提出严格要求。
[0004]一般地,用于电池包温度控制的解决方案是风冷冷水空调搭配电加热系统,利用风冷冷水空调对电池包进行降温,满足电池包运行中的冷量需求,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包启动时,利用电加热系统对电池包输送热量,确保电池正常启动,但是电加热系统能效较低,电加热开启供热输出慢且调节非线性,导致输出温度稳定性差。
[0005]相关设备中通过在风冷冷水空调的冷媒循环管路中设置四通换向阀,利用风冷冷水空调中的热泵系统中的冷凝器通过冷水管路直接向电池包输送热量,但是,常用的风冷冷水空调的压缩机由于固有特性在启动到稳定输出的过程中具有过渡时间,导致风冷冷水空调存在热量输出不连续的问题,以至于不能满足电池包启停过程中的热量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压缩机在启动到稳定输出的过程中具有过渡时间,导致风冷冷水空调存在热量输出不连续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温控设备包括:所述温控设备包括:冷媒系统、热传输系统和蓄热器,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冷媒主路、第一换热器和并联于所述冷媒主路的第一冷媒支路和第二冷媒支路,所述热传输系统包括热传递主路和并联于所述热传递主路的第一热传递支路和第二热传递支路,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蓄热器与和第二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储能;获取所述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根据所述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且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放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在电池包具有存在供热需求之前,例如电池包停止运行期间,或者电池具有供冷需求期间,先控制冷媒系统运行并使控制冷媒主路和第二冷媒支路连通,将热量存储在蓄热器,当电池包存在供热需求时,即当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则控制热传递主路与述第二热传递支路连通,将蓄热器存储的热量通过第二热传递支路、热传递主路输送至电池包,以弥补压缩机启动初期供热不足,满足电池包的供热需求。
[0009]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获取冷媒系统的启动时间并确定所述启动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值。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且所述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连通,且控制所述冷媒主路与所述第二冷媒支路断开。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大于第二设定值;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出水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并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断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电价信息;根据所述电价处于谷期,设定所述第二设定值为第一温度;根据所述电价处于峰期,设定所述第二设定值为第二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获取电价信息并确定电价处于谷期且所述热传输系统停机;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大于第二设定值且所述热传输系统停机。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还提出一种温控设备,所述温控设备包括:冷媒系统,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冷媒循环管路和第一换热器,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冷媒主路和并联于所述冷媒主路的第一冷媒支路和第二冷媒支路;热传输系统,所述热传输系统包括热传递循环管路,所述热传递循环管路包括热传递主路和并联于所述热传递主路的第一热传递支路和第二热传递支路;蓄热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热传递主路的出水端并用于检测所述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媒系统、所述热传输系统和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蓄热器与和第二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出水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第二冷媒支路和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的通断。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温控设备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获取电价信息,并根据电价信息、所述出水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支路、所述第二冷媒支路、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和第二热传递支路的通断。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阀门组件,所述第一阀门组件设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的冷媒流量;第二阀门组件,所述第二阀门组件设于所述热传递循环管路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和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的冷媒流量;其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
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和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均电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媒系统还包括:四通换向阀;压缩机,所述压缩机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与所述冷媒主路连通,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四通换向阀和所述压缩机均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出水温度、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四通换向阀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设备包括:冷媒系统、热传输系统和蓄热器,所述冷媒系统包括冷媒主路、第一换热器和并联于所述冷媒主路的第一冷媒支路和第二冷媒支路,所述热传输系统包括热传递主路和并联于所述热传递主路的第一热传递支路和第二热传递支路,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与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通过所述蓄热器与和第二冷媒支路导热连接;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二冷媒支路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储能;获取所述热传递主路的出水温度;根据所述出水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且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连通,以使所述蓄热器放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获取冷媒系统的启动时间并确定所述启动时间小于设定时间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且所述出水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连通,且控制所述冷媒主路与所述第二冷媒支路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出水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并且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控制所述冷媒主路和所述第一冷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一热传递支路连通,并控制所述热传递主路与所述第二热传递支路断开。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电价信息;根据所述电价处于谷期,设定所述第二设定值为第一温度;根据所述电价处于峰期,设定所述第二设定值为第二温度;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获取电价信息并确定电价处于谷期且所述热传输系统停机;获取环境温度并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鹏云骆明波骆名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