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储能电池得到广泛应用;如锂电池在新能源车、储能电站上的应用等,储能锂电池一般由大量成组的电池串并联而成,电池组结构紧凑,电池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产热量大,热量易积聚难散发,电池组容易局部过热或温度不均匀,进而容易引起电池性能下降、容量衰减;在电池箱体内通过冷却装置(如风冷、液冷)对其整体进行降温冷却,使其在相对恒定的温度下工作。
[0003]如记载在202211340034.6 中的一种智能流量分配电池热管理系统、方法及电池总成,系统由电池液冷板、流量控制器、水管接头、进水管总成、出水管总成和紧固螺母构成;通过电磁控制阀门进行流道的通断管理以实现均匀冷却。又如记载在202211378719.X中的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其电池模组和电芯温度管控方法,针对的是模组中的每个电芯,控制温度更精准,温度更均衡,安全方面更安全。再如记载在202310004037.0中的一种沉浸式液冷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圆柱锂电池箱体内所有电池单元的采集温度并形成一维的温度集合C1{T
A1
,T
A2
,
……
,T
An
};其中,电池单元内串联有若干电芯单体;对所述温度集合C1{T
A1
,T
A2
,
……
,T
An
}进行升维,以得到二维的温度矩阵K1[T
Anm
];其中,n为电池单元的数量,m为电池单元内电芯单体的数量;将所述二维的温度矩阵K1[T
Anm
]映射至圆柱锂电池箱体内不同的冷却区域内,并得到不同冷却区域的区域内温差值
△
T
P
与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其中,P为冷却区域的数量;根据所述区域内温差值
△
T
P
和/或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控制不同冷却流道内流通量的大小;其中,冷却流道包括电芯核心区流道、电芯外围区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区域内温差值
△
T
P
和/或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控制不同冷却流道内流通量的大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温差值
△
T
P
是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T1;若温差值
△
T
P
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T1,则增大电芯核心区流道的流通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冷却区域的第一温度阈值T1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电芯核心区流道的流通量后,还包括步骤:判断所述温差值
△
T
P
是否减小;若未减小,则同时增大电芯核心区流道与电芯外围区流道的流通量。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区域内温差值
△
T
P
和/或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控制不同冷却流道内流通量的大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判断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是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T2;若平均温度T
aveP
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T2,则增大电芯外围区流道的流通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电芯外围区流道的流通量后,还包括步骤:判断区域内平均温度T
aveP
是否减小;若未减小,则同时增大电芯核心区流道与电芯外围区流道的流通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锂电池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区域内温差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敏捷,王中照,晁绵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精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