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66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其包括无人机机身以及一对防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悬落架驱动各个缓冲套环与支架转动,缓冲套环通过复位组件调整悬落架位置,促使两相邻悬落架分别向缓冲套环底端两侧偏移,形成V型结构,与地面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悬落架能够稳定降落至地面,提高无人机机身稳定性,并驱使防护组件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行地面状态,通过设置的遮挡组件贴合在无人机机身侧面,对无人机机身两侧进行防护,对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进行引导,形成的遮挡面能够阻挡空气中的杂质。中的杂质。中的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绘无人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
[0003]在进行测绘过程中,由于测绘区域环境不明,通过人工进行测绘很容易发生危险,此时就需要通过测绘无人机进行测绘区域提前勘测。
[0004]公开号CN216035091U公开了一种户外测绘用适配多模组件的测绘无人机,包括测绘无人机本体,测绘无人机本体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与夹持机构,测绘无人机本体顶部设置有控制机构,减震机构为测绘无人机本体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支杆,一组第二支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一组减震弹簧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的顶部与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当测绘无人机本体降落与地面接触时,支撑脚受到冲击将振动传递至建减震块,减震块带动滑板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位于第二支杆外壁上下移动,对振动进行缓冲,使得无人机降落时保持平稳,避免受碰撞而损坏,同时可保护内部设备延长使用寿命。/>[0005]上述方案中虽然能够在测绘无人机本体降落与地面接触时进行缓冲,但由于测绘无人机的摄影机位于底端位置,当地面出现凸起后,降落的测绘无人机本体很容易与凸起位置发生接触,导致摄影机出现磨损,同时由于空气中携带大量杂质,在测绘无人机本体飞行过程中很容易粘附在摄影机镜面上,导致拍摄效果大大降低。
[0006]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现亟需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所述无人机机身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两侧均设置有支架,两所述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无人机机身底端两侧位置,用于对降落过程中的所述无人机机身进行支撑;两所述支架外侧均套设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两对缓冲套环,所述缓冲套环与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缓冲套环通过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支架保持转动连接,两所述缓冲套环底端均设置有悬落架,相邻两所述缓冲套环底端的所述悬落架向
下朝向相反,形成V型结构,在降落过程对所述无人机机身进行缓冲支撑,两对所述缓冲套环之间靠近底端位置有防护组件,通过所述防护组件位置调节,用于对降落地面后的所述摄像机进行隔离防护,两对所述缓冲套环之间靠近顶端位置设置有遮挡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转环,所述支架侧面开设有若干侧槽,所述转环与所述侧槽保持转动连接,所述转环外侧与所述侧槽内侧之间设置有扭矩弹簧,通过所述扭矩弹簧收紧或者松放调整所述缓冲套环转动位置。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落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位于所述缓冲套环侧面靠近底端位置,相邻两所述支杆向下朝向相反,并形成V型结构,所述支杆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缓冲套环外侧设置有一对环杆,所述支杆与所述环杆保持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套环外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若干滚珠,所述滚珠外侧与所述支杆顶端位置保持贴合。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底翼,所述底翼侧面与所述缓冲套环侧面保持连接,所述底翼顶端边沿位置设置有遮板。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翼底端靠近边沿位置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向下倾斜,所述倾斜板底端与所述底翼底端之间连接有一对缓冲弹簧。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板倾斜位置设置有若干滚轴,所述滚轴与所述倾斜板倾斜面保持转动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组件包括侧翼,所述侧翼底端与所述缓冲套环顶端外侧保持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翼远离所述无人机机身一侧设置有一对导流板,两所述导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侧翼侧面上下两端,并与所述侧翼形成三角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的拍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S1、降落过程中,悬落架受到压力作用后,驱动各个缓冲套环与支架转动,缓冲套环通过复位组件调整悬落架位置;S2、两相邻悬落架分别向缓冲套环底端两侧偏移,形成V型结构,并与地面形成三角形结构;S3、复位组件受到形变后会提供给缓冲套环一个反向作用力,缓冲套环通过这个反向作用克服悬落架受到的压力;S4、悬落架驱使防护组件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行地面状态,两防护组件贴合在摄像机底端;S5、拍摄过程中,复位组件带动悬落架复位,复位组件驱使遮挡组件向无人机机身侧面靠近,直至遮挡组件贴合在无人机机身侧面;S6、遮挡组件与无人机机身侧面形成遮挡面。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中,通过设置的悬落架驱动各个缓冲套环与支架转动,缓冲套环通过复位组件调整悬落架位置,促使两相邻悬落架分别向缓冲套环底端两侧偏移,形成V型结构,与地面形成三角形结构,使得悬落架能够稳定降落至地面,提高无人机机身稳定性,并驱使防护组件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行地面状态,两防护组件
贴合在摄像机底端,对摄像机底端进行防护,避免降落区域地势凸起,对摄像机底端造成刮伤,通过设置的遮挡组件贴合在无人机机身侧面,对无人机机身两侧进行防护,对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进行引导,形成的遮挡面能够阻挡空气中的杂质。
[0019]2、该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及拍摄操作方法中,通过设置的滚珠降低支杆底端与缓冲套环外侧之间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与摩擦阻力成正比,降低接触面积即降低两者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减少对支杆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高支杆的滑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降落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飞行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无人机机身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缓冲套环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底翼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图8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侧翼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0、无人机机身;110、摄像机;120、支架;121、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10),所述无人机机身(10)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摄像机(110),所述摄像机(110)两侧均设置有支架(120),两所述支架(120)分别固定在所述无人机机身(10)底端两侧位置,用于对降落过程中的所述无人机机身(10)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架(120)外侧均套设有防护装置(20),所述防护装置(20)包括两对缓冲套环(210),所述缓冲套环(210)与所述支架(120)之间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缓冲套环(210)通过所述复位组件与所述支架(120)保持转动连接,两所述缓冲套环(210)底端均设置有悬落架,相邻两所述缓冲套环(210)底端的所述悬落架向下朝向相反,形成V型结构,在降落过程对所述无人机机身(10)进行缓冲支撑,两对所述缓冲套环(210)之间靠近底端位置有防护组件,通过所述防护组件位置调节,用于对降落地面后的所述摄像机(110)进行隔离防护,两对所述缓冲套环(210)之间靠近顶端位置设置有遮挡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转环(212),所述支架(120)侧面开设有若干侧槽(121),所述转环(212)与所述侧槽(121)保持转动连接,所述转环(212)外侧与所述侧槽(121)内侧之间设置有扭矩弹簧(213),通过所述扭矩弹簧(213)收紧或者松放调整所述缓冲套环(210)转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落架包括支杆(214),所述支杆(214)位于所述缓冲套环(210)侧面靠近底端位置,相邻两所述支杆(214)向下朝向相反,并形成V型结构,所述支杆(214)底端设置有滚轮(215),所述缓冲套环(210)外侧设置有一对环杆(211),所述支杆(214)与所述环杆(211)保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资源管理测绘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环(210)外侧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若干滚珠(216),所述滚珠(216)外侧与所述支杆(214)顶端位置保持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明王鸿刘东顺高飞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