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48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属于无线感知领域。该方法用于感知目标,目标的外表面设有智能反射面,智能反射面包括有源感知单元和无源反射单元。该方法包括:控制有源感知单元打开,并控制无源反射单元关闭;根据有源感知单元获取雷达发送的第一雷达信号,根据第一雷达信号确定雷达的方向数据;根据方向数据确定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控制有源感知单元关闭,并控制无源反射单元打开,根据反射系数对无源反射单元调整;发送第二雷达信号,接收智能反射面对第二雷达信号的反射信号;根据反射信号对目标进行无线感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雷达对目标无线感知的精度。高雷达对目标无线感知的精度。高雷达对目标无线感知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感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可以通过感知无线电波的传输、反射、衍射和散射等传播方式,实现对目标有无的检测、目标物理参数的估计等。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IRS)辅助无线感知。但是,相关技术中雷达信号需经过目标反射一次,然后再经过智能反射面反射一次。上述两次反射现象导致路径损耗,降低了无线感知的精度。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以提高无线感知的精度,成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旨在提高雷达对目标无线感知的精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智能反射面的控制器控制所述有源感知单元打开,并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感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感知目标,所述目标的外表面设有智能反射面,所述智能反射面包括有源感知单元和无源反射单元,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有源感知单元打开,并控制所述无源反射单元关闭;根据所述有源感知单元获取雷达发送的第一雷达信号,根据所述第一雷达信号确定所述雷达的方向数据;根据所述方向数据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控制所述有源感知单元关闭,并控制所述无源反射单元打开,根据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无源反射单元调整;发送第二雷达信号,接收所述智能反射面对所述第二雷达信号的反射信号;根据所述反射信号对所述目标进行无线感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方向数据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包括:确定所述第一雷达信号的信号参数;其中,所述信号参数包括频率、波形占空比、脉冲宽度;将所述信号参数与预设参数数据库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雷达的雷达类型;根据所述雷达类型、所述方向数据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类型包括授权类型,所述根据所述雷达类型、所述方向数据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包括:若所述匹配结果表示所述雷达的雷达类型为授权雷达,根据所述方向数据计算转向角度;根据所述转向角度、相邻两个单元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雷达信号的波长构建导向向量;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总数量,根据所述导向向量、所述总数量计算得到所述反射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类型还包括非授权类型,所述根据所述雷达类型、所述方向数据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反射系数,还包括:若所述匹配结果表示所述雷达的雷达类型为非授权类型,确定所述无源反射单元的总数量;根据所述总数量、所述第一雷达信号的波长、相邻两个单元之间的间距计算得到波长参数;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邵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