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260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解决了因驾驶人员的驾驶姿势时常改变,其正常坐姿或仰卧坐姿所能通过后视镜看到的景象均不同,其通过后视镜所能看到的画面并不全面技术问题,在车辆启动时,对驾驶图像进行获取确认,再根据所确认的驾驶图像,确定对应的初始点,再根据所确定的初始点,获取后视镜的具体参数,确定修正线,确定对应的夹角参数J1以及J2,后续再根据分析所得的角度参数,根据中心点位置的改变,来自适应对后视镜进行翻转,以此达到最佳的观看环境,在汽车安全驾驶环节中,减少驾驶人员通过调整坐姿来观看后视镜的时间,对汽车安全驾驶起到了较好的辅助管理作用。起到了较好的辅助管理作用。起到了较好的辅助管理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安全驾驶
,具体是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12389446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包括车载处理器以及与车载处理器相连的脸部捕捉模块、特征比对模块、语音警示模块、辅助介入模块、道路感应模块、道路导航模块。本专利技术通过脸部捕捉模块、特征比对模块、语音警示模块、辅助介入模块、道路感应模块、道路导航模块的系统设计,不仅能够快速对车主疲劳驾驶进行预警,同时能够在出现疲劳驾驶时紧急自动驾驶,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出行安全。
[0004]驾驶人员在正常驾驶过程中,在驾驶之前,需对车辆的后视镜进行调节,保障个人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及时查看后方车辆,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但实际驾驶过程中,因驾驶人员的驾驶姿势时常改变,其正常坐姿或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辅助管理中心以及自适应测距单元;所述辅助管理中心包括图像处理单元、坐标确认单元、距离分析单元、自适应调整单元、存储单元、障碍物分析单元以及展示单元;所述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在车辆启动后,对车辆主驾驶位的驾驶人员图像进行实时获取,并将实时获取的驾驶人员图像传输至辅助管理中心内;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根据实时获取的驾驶人员图像,确认驾驶人员的人脸中心点,并将所确认的人脸中心点传输至坐标确认单元内;所述坐标确认单元,从存储单元内提取三维坐标模板,并根据所提取的三维坐标模板,确认人脸中心点的实际坐标位置,并将实时确认的中心点坐标传输至距离分析单元内;所述距离分析单元,根据初始中心点的坐标位置,确认后视镜的控制参数,再根据初始中心点下一时段中心点的坐标位置,生成后视镜的修改参数,并将所生成的修改参数传输至自适应调整单元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确认驾驶人员的人脸中心点的具体方式为:从实时所获取的驾驶人员图像内,预先确认眼部中心点,并将所确认的眼部中心点标记为Z1以及Z2;从所确认的两组眼部中心点Z1以及Z2内,将Z1以及Z2进行连线,并确认连线中心点,将此连线中心点标定为人脸中心点,并将所确认的人脸中心点传输至坐标确认单元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分析单元,生成后视镜修改参数的具体方式为:将坐标确认单元所传输的中心点坐标标定为初始点坐标,并记录此时后视镜的具体平面参数,其中具体平面参数包括对应后视镜的翻转角度,且翻转角度包括横向翻转角度和纵向翻转角度;根据所确认的初始点,将初始点与两侧后视镜平面边角进行连接,得到初始点两侧的修正线,采用俯视观测的方式,确认修正线与两侧后视镜之间的夹角参数,并将其两组夹角参数标记为J1以及J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记录下一组初始点的实际位置,以此点位与两侧后视镜平面边角进行连接,并得到此点位两侧的修正线,再次采用俯视观测的方式,记录两侧夹角G1以及G2,再以初始点的两侧夹角J1以及J2作为基准夹角,对所记录的两侧夹角G1以及G2进行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祥刘世捷马文立周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