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简易高压线防护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安全防护
,特别提供一种装配式简易高压线防护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用地日益紧缺,施工环境变得尤为复杂,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常会遇到高压线,而大型施工设备容易与高压线路发生平行、并行、交叉等情况,易出现安全隐患。若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完善等,轻则会造成高压线跳闸停电,重则会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安全事故,增加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
[0003]针对此类施工作业范围内存在高压线的情况,常见的防护结构为搭设钢管落地架或毛竹支撑架,附加斜拉钢缆锚固于地面保持支撑体系稳定性。然而,当施工周期长或所需搭设高度过高时,因毛竹支撑架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安全隐患。为解决施工范围内存在电力线路保护区,需设置限高装置确保施工人员及相关设施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能够避免传统防护措施所需施工空间范围要求大、搭设高度受限等缺点,在常规钢管落地架或毛竹支撑架做法中,当施工周期长或所需搭设高度过高、跨度过大时,受限于支撑材料特性,无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简易高压线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系统(2)及警戒网;所述支撑系统(2)设于高压线(1)的下方,包括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所述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采用法兰盘连接形成装配式组合架体;所述上部结构包括上部第一立柱(3)、上部第二立柱(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及斜梁(7),所述上部第一立柱(3)与上部第二立柱(4)顶部之间通过连接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及斜梁(7)形成倒置的直角梯形结构;所述下部结构包括下部第一立柱(10)、下部第二立柱(11)、第一砼防撞墩(12)、第二砼防撞墩(13)、第一砼基础(14)及第二砼基础(15),所述第一砼基础(14)与第二砼基础(15)位于地层且对应包裹下部第一立柱(10)与下部第二立柱(11)底部,所述第一砼防撞墩(12)与第二砼防撞墩(13)对应位于第一砼基础(14)与第二砼基础(15)上方;所述上部第一立柱(3)与下部第一立柱(10)之间通过第一法兰盘(8)连接,所述上部第二立柱(4)与下部第二立柱(11)之间通过第二法兰盘(9)连接;所述警戒网沿高压线(1)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安装在第一横粱(5)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简易高压线防护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7)与第一横梁(5)均位于上部第一立柱(3)的同一侧,所述斜梁(7)安装在上部第一立柱(3)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简易高压线防护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慧,黄恒儒,冯文成,古力,黄健平,罗赛,胡健健,刘坤,曾金波,庞志文,张能锋,陈勇杰,赵建伟,舒梓杨,王佐,郑建伟,陈德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