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结构和越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7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0
本申请涉及一种白车身结构,包括地板总成、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后围总成和补强结构。地板总成相对设置于顶盖总成的一侧,以与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白车身结构还包括补强结构,补强结构设于容置腔内。补强结构构造为能够补强于前风窗总成和顶盖总成的连接处、前风窗总成和前围总成的连接处、前风窗总成和侧围总成的连接处、侧围总成和前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及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减小周向防护盲区。本申请在轻量化设计的同时,借助于补强结构在连接处补强,从而减少防护盲区,进而在考虑白车身结构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白车身结构的防护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车身结构和越野车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白车身结构和越野车。

技术介绍

[0002]车辆的车身承担着保护车内乘员安全的重要作用,车身的结构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越野车由于其需要适应于恶劣环境和路况,车内乘员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对于越野车的白车身结构的性能要求也更高。然而,越野车为了满足轻量化需求,防护盲区较多,导致越野车的防护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防护盲区的白车身结构和越野车,以改善越野车防护性难以提升的问题。
[0004]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白车身结构,包括地板总成、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
[0005]所述前风窗总成连接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前围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之间,所述侧围总成连接于所述前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之间,所述地板总成相对设置于所述顶盖总成的一侧,以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前风窗总成、所述前围内板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
[0006]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0007]所述补强结构构造为能够补强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的连接处、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减小周向防护盲区。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强结构包括第一补强件、第二补强件、第三补强件、第四补强件和第五补强件;
[0009]所述第一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的连接处;
[0010]所述第二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
[0011]所述第三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的连接处;
[0012]所述第四补强件设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
[0013]所述第五补强件设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的连接处。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补强件、所述第二补强件、所述第三补强件、所述第四补强件和所述第五补强件的材质均为钢板;
[0015]其中,所述钢板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900兆帕。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陶瓷披挂;
[0017]所述陶瓷披挂覆盖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所述前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的外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防护结构;
[0019]所述防护结构设于所述侧围总成的内侧和所述后围总成的内侧。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结构的材质为聚乙烯。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底部防护组件;
[0022]所述底部防护组件与所述地板总成相连。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0024]所述加强结构构造为加强于所述地板结构、所述侧围总成、所述后围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
[0025]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越野车,包括上述的白车身结构。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越野车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
[0027]所述白车身结构连接于所述前车架和所述后车架之间。
[0028]上述白车身结构及越野车,白车身结构至少包括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后围总成和补强结构。通过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连接,替代了相关技术结构中的框架梁结构,实现白车身结构的轻量化。补强结构能够在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后围总成的连接处补强,从而针对性地改善连接处强度较差的缺陷,减少周向防护盲区,考虑白车身结构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白车身结构的防护能力。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白车身结构的结构图;
[003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白车身结构的爆炸图;
[0031]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陶瓷披挂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底部防护组件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越野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越野车的局部结构仰视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0、白车身结构;110、地板总成;111、左地板结构;112、右地板结构;113、中地板结构;114、左安装梁;115、右安装梁;120、顶盖总成;130、前风窗总成;131、防护型玻璃;140、前围内板总成;141、左前围结构;142、右前围结构;145、车架安装件;150、侧围总成;151、左侧围结构;152、右侧围结构;153、防护型车门;160、后围总成;170、补强结构;171、第一补强件;172、第二补强件;1721、第二子补强件;173、第三补强件;1731、第三子补强件;174、第四补强件;1741、第四子补强件;175、第五补强件;1751、第五子补强件;180、陶瓷披挂;185、防护结构;190、底部防护组件;191、底部防护座椅;192、底部防护地垫;195、加强结构;1951、左侧围加强梁;1952、右侧围加强梁;1953、后围加强梁;1954、顶盖前加强梁;1955、顶盖后加强梁;1956、顶盖加强横梁;1957、左地板加强件;1958、右地板加强件;200、前车架;300、后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总成、顶盖总成、前风窗总成、前围内板总成、侧围总成和后围总成;所述前风窗总成连接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前围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之间,所述侧围总成连接于所述前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之间,所述地板总成相对设置于所述顶盖总成的一侧,以与所述顶盖总成、所述前风窗总成、所述前围内板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所述白车身结构还包括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补强结构构造为能够补强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的连接处、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的连接处,以减小周向防护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包括第一补强件、第二补强件、第三补强件、第四补强件和第五补强件;所述第一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顶盖总成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补强件设于所述前风窗总成和所述侧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第四补强件设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前围总成的连接处;所述第五补强件设于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后围总成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所述第二补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俊李大禹孙万来鲁超王新贺宁亚温宇李孟华阎阔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