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核酸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2725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快速、实时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筛查的纳米核酸探针,由DNA四面体、检测单链DNA和辅助单链DNA组成;所述DNA四面体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检测单链DNA带有荧光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且检测单链DNA和辅助单链DNA分别与DNA四面体的两条不同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核酸探针检测灵敏度高,生物安全性好,可自身自转运进入细胞,无需其他载体,适用于对活体细胞胞内靶点进行检测,可用于动物活体成像,实现对肿瘤的实时荧光标记。实现对肿瘤的实时荧光标记。实现对肿瘤的实时荧光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核酸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核酸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诊断肿瘤的传统方法有病理组织活检,核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很难在肿瘤早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筛查。随着对肿瘤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早期检测和筛查中展现出重要意义。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酶类、激素类物质和一些分化紊乱的基因片段等,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通过化学、免疫学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0003]核仁素是一种多功能蛋白,主要功能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形成,同时可参与rRNA的加工和mRNA的稳定等多种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核仁素在多种增生活跃的癌症细胞膜上以及细胞质中过表达,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的核仁素直接或间接参与信号转导,机制各异,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的进展,可作为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发现,核仁素适配子AS1411对核仁素有特异性亲和的能力,AS1441结合核仁素并抑制核仁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以anti

AS1411为靶DNA进行核仁素检测是肿瘤筛查的一种可行策略。
[0004]现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手段主要有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酶联免疫技术(ELISA)等,但这些手段所针对的检测目标单一且检测时间长,前者仅用于核酸检测,用时需2小时以上,后者仅用于抗原抗体肿瘤标志物检测,用时超过4小时,且无法用于活细胞、活体组织中实现实时直观的肿瘤检测和标记。
[0005]因此,为了提高肿瘤检测筛查的效率和准确率,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实现肿瘤的实时检测标记,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快速、实时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筛查的纳米核酸探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核酸探针,它由如下组分组成:
[0008]DNA四面体、检测单链DNA、辅助单链DNA;
[0009]所述DNA四面体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
[0010]所述检测单链DNA带有荧光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
[0011]所述检测单链DNA和辅助单链DNA分别与DNA四面体的两条不同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
[0012]进一步地,上述荧光基团为FAM、Cy5、Cy3、ROX、TAMR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淬灭基团
为BHQ1、BHQ2、Dabcyl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为Cy5,所述淬灭基团为BHQ2。
[0013]进一步地,上述检测单链DNA形成发卡结构,辅助单链DNA形成发卡结构。
[0014]更进一步地,上述检测单链DNA的荧光基团位于从5

端起第11位和第12位核苷酸之间,所述荧光淬灭基团位于从5

端起第35位和第36位核苷酸之间;
[0015]所述辅助单链DNA从5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检测单链DNA从5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
[0016]更进一步地,上述检测单链DNA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所述DNA四面体的一条单链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配对连接;所述辅助单链DNA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所述DNA四面体的另一条单链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配对连接。
[0017]更进一步地,上述检测单链DNA从5

端至3

端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辅助单链DNA从5

端至3

端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8]更进一步地,上述DNA四面体是4条单链DNA的序列分别一对一地选自SEQ ID NO.3~6的所述序列。
[0019]更进一步地,上述的纳米核酸探针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0]分别将检测单链DNA、辅助单链DNA、DNA四面体的四条单链DNA的混合物置于足以使DNA变性的温度下维持3~8min,再将温度降低到2~8℃维持20min以上,然后混合,在室温孵育30min以上。
[0021]更进一步地,它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0022]分别将检测单链DNA、辅助单链DNA、DNA四面体的四条单链DNA的混合物置于95℃下维持10min,再将温度降低到4℃维持20min以上,然后混合,在室温孵育30min以上。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纳米核酸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1)将DNA四面体由4条单链DNA等量溶于TM缓冲液中得溶液a,同时将检测单链DNA溶于TM缓冲液中得溶液b,将辅助单链DNA溶于TM溶液中得溶液c;
[0025](2)溶液a、溶液b、溶液c加热到足以使DNA变性的温度维持3~8min,然后降温到2~8℃维持20min以上;
[0026](3)将溶液a、溶液b、溶液c混合,在室温孵育30min以上。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纳米核酸探针在基因和/或蛋白的实时荧光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0028]进一步地,上述试剂是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和/或标记的试剂。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纳米核酸探针在活体成像试剂中的应用。
[0030]进一步地,上述试剂是在活细胞或活体组织中成像的试剂。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核酸和/或蛋白的检测或对活细胞中的核酸和/或蛋白靶点进行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上述的纳米核酸探针与样本在室温下共同孵育5~30min,检测荧光信号强度的步骤。
[0032]进一步地,上述样本为待测核酸和/或蛋白,或为活细胞或活体组织。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纳米核酸探针可对多种物质进行检测,包括肿瘤特征蛋白,肿瘤特征基因等;检测时间显著缩短,在数分钟内即可对检测目标进行检出,且可对活细胞和活体组织进行实时直观的荧光检测。
[0034]本专利技术纳米核酸探针与检测目标在室温下进行孵育时,可自发形成杂交链式反
应,形成级联扩增,放大检测信号,检测浓度可低至0.1nM,灵敏度高。
[0035]本专利技术探针可自身自转运进入细胞,无需其他载体,且生物安全性好;因此,适用于对活体细胞胞内靶点进行检测,可用于动物活体成像,实现对肿瘤的实时荧光标记。
[0036]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核酸探针,其特征在于,它由DNA四面体、检测单链DNA和辅助单链DNA组成;所述DNA四面体由4条单链DNA经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所述检测单链DNA带有荧光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所述检测单链DNA和辅助单链DNA分别与DNA四面体的两条不同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核酸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团为FAM、Cy5、Cy3、ROX、TAMRA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淬灭基团为BHQ1、BHQ2、Dabcyl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荧光基团为Cy5,所述淬灭基团为BHQ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核酸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链DNA形成发卡结构,所述辅助单链DNA形成发卡结构;优选地,所述检测单链DNA的荧光基团位于从5

端起第11位和第12位核苷酸之间,所述荧光淬灭基团位于从5

端起第35位和第36位核苷酸之间;所述辅助单链DNA从5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检测单链DNA从5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核酸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链DNA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所述DNA四面体的一条单链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配对连接;所述辅助单链DNA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与所述DNA四面体的另一条单链从3

端起第1~11位核苷酸反向互补配对连接;优选地,所述检测单链DNA从5

端至3

端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辅助单链DNA从5

端至3

端的序列如SEQ ID N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锋张博文田陶然蔡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