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杂环-β-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52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化学和新药研发领域,具体涉及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榄香烯是从莪术中提取分离的倍半萜天然产物,是一个不含蒽环、环氧、硝基等毒性基团的抗癌植物药。榄香烯口服乳和注射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批准,作为广谱抗癌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多年。榄香烯提取物中包含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β

榄香烯发挥最主要的抗肿瘤活性。β

榄香烯属于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这导致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需要使用较大剂量才能发挥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对榄香烯进行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0003]一氧化氮(NO)作为内源性气体分子,参与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与正常细胞对比,肿瘤细胞对NO更加敏感,低浓度的NO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但高浓度的NO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抑制肿瘤发生与转移。NO半衰期短,分子小又具有亲脂性,能快速透过细胞膜,但存在不易定量和运输的缺点。因此,临床上使用NO供体作为NO代替物。
[0004]相比于传统硝酸酯类NO供体,呋咱类NO供体的优势是在大多数组织或器官中通过非酶催化途径释放NO而产生生物活性。绝大部分小分子NO供体型药物稳定性差,在体内血液循环过程中催化分解掉,到达靶细胞或把组织时浓度不够,反而起到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适得其反。因此,将NO供体直接用于治疗血液性癌症(如白血病),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0005]此外,我们研究发现,在β

榄香烯结构中引入含氮杂环结构,如吡唑和N

乙基哌嗪,可以显著提升其抗肿瘤活性。同时,在β

榄香烯14位我们选择引入含有氨基和醇羟基的醇胺连接臂,醇羟基部分再与呋咱类NO供体相连。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药效团融合的原理,将β

榄香烯与NO药效团和含氮杂环药效团融合在β

榄香烯分子中,可显著改善β

榄香烯的理化和成药性,得到抗肿瘤效果更强的β

榄香烯衍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在榄香烯13位引入含氮环状基团,然后在14位榄香烯以醇胺和酸酐为连接臂与呋咱一氧化氮供体连接,最终制备得到具有新型连接臂的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具有优异抗肿瘤活性。
[0007]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或溶剂化物,或其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所述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
[0008][0009]其中:
[0010]R1为含有氮、氧或硫的环状结构;
[0011]R2为含氮和氧原子的直链或环状醇胺结构;
[0012]R3、R4分别独立选自C1‑
10
链烷基、C3‑
12
环烷基、C6‑
12
芳基、5

10元环杂芳基、C2‑
10
烯基、C2‑
10
炔基或C2‑
10
烷氧基。
[0013]作为优选,式(I)中:
[0014]R1为C2‑8的含有氮、氧或硫的环状结构;
[0015]R2为C2‑5的含氮和氧原子的直链醇胺结构或C5‑8的环状醇胺结构;
[0016]R3、R4分别独立选自C2‑6的链烷基、C2‑6的烯基、C2‑6的炔基。
[0017]作为优选,式(I)中:
[0018]R1选自
[0019]R2选自选自其中氧原子与羰基相连;
[0020]R3、R4分别独立选自

CH2CH2‑


CH=CH



CH2CH2CH2‑


CH2CH=CH



CH=CHCH2‑


CH2C≡C



C≡CCH2‑


CH2CH2CH2CH2‑


CH2CH2CH=CH



CH2CH=CHCH2‑


CH=CHCH2CH2‑


CH2C≡CCH2‑


CH2CH2CH2CH2CH2‑


CH2C≡CCH2CH2‑


CH2CH2C≡CCH2‑


CH2CH2C≡CCH2CH2‑
,其按照从左到右分别与两端结构相连。
[0021]作为优选,式(I)中:
[0022]R1为
[0023]R2选自选自其中氧原子与羰基相连;
[0024]R3、R4分别独立选自

CH2CH2‑


CH=CH



CH2CH2CH2‑


CH2CH=CH



CH=CHCH2‑


CH2C≡C



C≡CCH2‑


CH2CH2CH2CH2‑


CH2CH2CH=CH



CH2CH=CHCH2‑


CH=CHCH2CH2‑


CH2C≡CCH2‑


CH2CH2CH2CH2CH2‑


CH2C≡CCH2CH2‑


CH2CH2C≡CCH2‑


CH2CH2C≡CCH2CH2‑
,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与两端结构相连。
[0025]作为优选,所述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选自如下结构所示的化合物1~36:...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或溶剂化物,或其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为含有氮、氧或硫的环状结构;R2为含氮和氧原子的直链或环状醇胺结构;R3、R4分别独立选自C1‑
10
的链烷基、C3‑
12
的环烷基、C6‑
12
的芳基、5

10的元环杂芳基、C2‑
10
的烯基、C2‑
10
的炔基或C2‑
10
的烷氧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式(I)中:R1为C2‑8的含有氮、氧或硫的环状结构;R2为C2‑5的含氮和氧原子的直链醇胺结构或C5‑8的环状醇胺结构;R3、R4分别独立选自C2‑6的链烷基、C2‑6的烯基、C2‑6的炔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式(I)中:R1选自R2选自选自其中氧原子与羰基相连;R3、R4分别独立选自

CH2CH2‑


CH=CH



CH2CH2CH2‑


CH2CH=CH



CH=CHCH2‑


CH2C≡C



C≡CCH2‑


CH2CH2CH2CH2‑


CH2CH2CH=CH



CH2CH=CHCH2‑


CH=CHCH2CH2‑


CH2C≡CCH2‑


CH2CH2CH2CH2CH2‑


CH2C≡CCH2CH2‑


CH2CH2C≡CCH2‑


CH2CH2C≡CCH2CH2‑
,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与两端结构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3

杂环

β

榄香烯一氧化氮供体型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式(I)中:R1为R2选自
其中氧原子与羰基相连;R3、R4分别独立选自

CH2CH2‑


CH=CH



CH2CH2CH2‑


CH2CH=CH



CH=CHCH2‑


CH2C≡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恬白仁仁叶向阳朱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