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筷子放置装置以及洗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厨电
,尤其涉及一种筷子放置装置以及洗碗机。
技术介绍
[0002]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洗碗机被广泛用于餐厅、饭店、家庭等需要使用各类餐具的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洗碗机开始进入家居生活中,为了提高洗碗机的实用性和便捷性,多种款式的洗碗机应运而生。
[0003]现有技术中筷子放置装置包括盖体以及盒体,盒体上开设具有放置口的容纳空间,盖体能敞开或者关闭放置口,盖体以及盒体上开设有镂空孔,一把筷子摊平放置在容纳空间中,洗碗机的喷臂喷出的水流能够通过镂空孔进入到容纳空间中,以对筷子进行清洗。
[0004]盒体包括框架以及平板,平板设置在框架的空腔中且与框架固定连接,当筷子清洗完毕后,由于一把筷子摊平放置在平板上,筷子设置覆盖的面积较广,用户需要分多次将筷子取出,不便于用户对筷子的快速取出。
[0005]因此,亟待设计一种新的筷子放置装置以及洗碗机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1),所述盒体(11)包括:框架(112),其内部中空形成空腔(1121);以及承载机构(113),设置在所述空腔(1121)中且被配置为承载多个筷子(200),所述承载机构(113)独自或至少部分承载机构(113)与所述框架(112)相配合形成向上凹的收拢结构,以使多个所述筷子(200)收拢汇聚于所述收拢结构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板,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承载板能从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或弯曲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承载板可翻转和/或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框架(1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筷子放置装置还包括:触发机构(114),通过触发所述触发机构(114)以使至少部分数量的所述承载板能从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或弯曲状态;以及复位机构(115),被配置为使所述承载板从倾斜或弯曲状态恢复至水平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一个所述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空腔(1121)中,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空腔(1121)的一侧板枢接;或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弹性承载板(1136)和限位结构(1137),所述第一侧板(1122)上开设有第一插接槽(11221),所述第二侧板(1123)上开设有第二插接槽(11231),所述弹性承载板(1136)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槽(11221)和所述第二插接槽(11231)中,所述弹性承载板(1136)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1137),所述限位结构(1137)位于所述框架(112)的外侧;或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弹性承载板(1136),所述弹性承载板(113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123)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1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123)能相互靠近或者远离。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筷子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承载板(1131)和第二承载板(1132),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远离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枢接,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的侧边与第二侧板(1123)枢接;或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第一承载板(1131)、第二承载板(1132)和折叠板(1134),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和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并排布置,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远离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枢接,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的侧边与第二侧板(1123)枢接,所述折叠板(1134)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123)之间,所述折叠板(1134)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板(1134)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板(1123)固定连接;或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第一承载板(1131)、第二承载板(1132)和柔性承托部(1135),
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和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并排布置,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远离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枢接,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的侧边与第二侧板(1123)枢接,所述柔性承托部(1135)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22)和所述第二侧板(1123)之间,所述柔性承托部(1135)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承托部(1135)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板(1123)固定连接;或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承载板(1131)和第二承载板(1132),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远离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枢接,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远离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的侧边与第二侧板(1123)枢接;或所述承载机构(113)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承载板(1131)和第二承载板(1132),所述框架(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22)和第二侧板(1123),所述第一承载板(1131)远离所述第二承载板(1132)的侧边与所述第一侧板(112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张凯源,贺晓帆,马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