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体劈裂
,具体为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结构面是天然存在于岩体中,影响岩体强度的重要因素,而相似模型试验是模拟复杂岩体及地质构造,验证地下构筑物稳定性的一种主要方式。
[0003]在相似模型试验中,结构面的模拟是较为困难的,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不考虑岩体结构面,用各类相似材料通过填筑、夯实等方式构造连续体模型;第二种是在材料填筑过程中选用其他弱性材料放入设计位置模拟结构面,这种方法可模拟的结构面数量有限,且施作困难;第三种是采用预制的矩形、方形截面标准块体砌筑的方式,其构造出的岩体结构面一般相对单一、规则,与岩体结构面的随机分布特征差异明显。而且后两种方法构造的岩体结构面往往是平直的,与实际岩体结构面的起伏粗糙状态也存在较大差异。以上传统的结构面模拟方法结果往往与现场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影响到模拟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包括劈裂齿(5)、挡块(14)、劈裂箱体(16)、金属网(17)、升降电机(18)、压力传感器(19)和卡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劈裂箱体(16)的两侧开设有进料窗口(13),同时劈裂箱体(16)的内部两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直线滑轨(10),直线滑轨(10)上滑动连接有滑座(9),且滑座(9)上插接有限位框,且限位框由相互对应的挡块(14)间采用槽扣连接,且挡块(14)上采用槽扣固定连接有金属网(17),且劈裂箱体(16)外部顶端两侧设置有控制器(11)和信息传输器(12),劈裂箱体(16)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和第一固定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2)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移动丝杆(22),且移动丝杆(2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连接杆(23)上,连接杆(2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柱(1)上,且固定柱(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座(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丝杆(22)上通过滚珠螺母配合连接有推杆(21),推杆(21)上固定连接有卡杆(15)的一端,卡杆(15)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杆(23)上开设的通孔插接在卡座(2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0)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上,固定板(4)的一侧四角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且限位杆(7)插接在固定环(8)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座(6)上,同时第二固定座(6)固定连接在劈裂箱体(16)的内部上下两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拟原生岩体结构面劈裂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18),且升降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输出丝杆配合连接有移动座,且移动座上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腾,李文蓄,李政杰,孙兵军,赵文新,秦哲,杨旭旭,冯强,梅玉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