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317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5
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道路基底表面上形成多条平行的沟槽;步骤2,在沟槽内填充发泡沥青;步骤3,布设中间加强沥青层;步骤4,布设表面强化层。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部分使用年限较长的沥青道路表面已经出现各种缺陷,不利于交通安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沥青罩面修补的技术,主要是铲除原沥青表面后重新铺设一层较薄的沥青罩面,从而获得性能较好的路面。
[0003]但是,原道路基地会存在部分应力集中处,例如道路基地的断裂处或凸起处,这些应力集中处会对新铺设的沥青罩面造成新的应力破坏,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道路基地和沥青罩面交界处布设织物网或粘结层等方式来减缓原道路基地会存在部分应力集中处对于沥青罩面的破坏。但是,这种方式回造成施工成本的上升,而且织物网等也容易成为沥青层间剥离的起始点。此外,沥青罩面表面的强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既能够缓解原道路基地应力集中处的应力破坏、提高沥青整体强度,又能够提高沥青罩面表面的强度的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原道路基地会存在部分应力集中处,例如道路基地的断裂处或凸起处,这些应力集中处会对新铺设的沥青罩面造成新的应力破坏,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道路基地和沥青罩面交界处布设织物网或粘结层等方式来减缓原道路基地会存在部分应力集中处对于沥青罩面的破坏。但是,这种方式回造成施工成本的上升,而且织物网等也容易成为沥青层间剥离的起始点;以及,沥青罩面表面的强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1,铲除道路上原有的沥青表层后,清理道路基底表面,并利用道路挖槽设备,在道路基底表面上形成多条平行的沟槽,沟槽深度在5

8cm,沟槽最大宽度在5

10cm,沟槽在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倒梯形,每1m宽度的道路基底表面上,设置4

8条沟槽,上述沟槽在其延伸方向上是连续的、或者断续的;
[0009]步骤2,在沟槽内填充发泡沥青
[0010]在施工前,将沥青材料加热至180度熔融状态,并加入碳纤维和SBS树脂,搅拌均匀,沥青材料与碳纤维质量比为100:15,沥青材料与SBS树脂的质量比为100:20,将搅拌后的沥青混合物投入发泡设备,将沥青混合物与雾化水接触搅拌5h,沥青混合物和雾化水的质量比为100:7,获得发泡沥青,
[0011]将发泡沥青铺设在形成沟槽的道路基底表面上,铺设量为1000~1200g/m2,铺设完毕后,利用牵引设备牵引刮板,将位于道路基底表面上方沟槽外部的多余的发泡沥青刮除;
[0012]步骤3,布设中间加强沥青层
[0013]在沟槽内填充有发泡沥青的道路基底表面上布设2

4cm厚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至少包括:沥青基材、SBS树脂、硫磺粉和石英砂粉;
[0014]步骤4,布设表面强化层
[0015]在中间加强沥青层冷却凝固36小时后,在中间加强沥青层表面上布设表面强化层,该表面强化层由表面强化混合物构成,表面强化混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0016]溶剂油100份、三氧化二铝颗粒3

8份、SBS树脂35

50份、高分子量聚乙烯40

45份、三聚氰酸三丙烯酯3

6份、二苯甲酮2份;
[0017]采用洒布车喷洒表面强化混合物,喷洒量为600~750g/m2,喷洒完成后干燥并接受日光照射10小时以上,完成铺设。
[0018]具体的,中间加强沥青层的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基质沥青100份,SBS树脂15

18份,溶剂油20

25份,石英砂粉5

10份,改性颗粒30

33份;该改性颗粒的单颗粒结构,包括:中空的热固性聚酰亚胺管状颗粒、填充于管状颗粒内部的中空部分的石蜡和硫磺颗粒的混合物、以及包覆于该管状颗粒的外部石蜡喷涂层,该改性颗粒的平均长度在15

20mm之间,平均外径在10mm

12mm之间,管状颗粒的平均内径为5mm。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由于发泡沥青具有比较高的弹性,因此将道路基底开槽并将发泡沥青进行填充,一方面可以通过开槽来释放道路基底的应力,另一方面当发泡沥青填充于沟槽中,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来释放一部分应力,而不会将应力上传到中间层中。
[0021]2.沥青混合物中的增强颗粒不仅可以在沥青基体中起到增强机械性能的强化颗粒的作用,其表面包覆的石蜡溶液,作为较好油相表面融合剂,可以使得管状颗粒和沥青的浸润性更好,而且在管状颗粒内部的石蜡和硫磺颗粒可以在温拌的过程中熔融,从而流出该管状颗粒内部,与沥青基体混合,硫磺颗粒可以作为聚合物组分的桥接剂,使得聚合物发生交联反应,提高聚合物组分和沥青组分的相容性。而且,硫磺颗粒随着搅拌逐渐从管状颗粒内部向沥青基体释放,起到了缓释的做用,实现了材料均匀化与交联化的同步,避免了交联反应过度集中造成的材料组织不均匀的问题。
[0022]3.在表面强化层中含有三氧化二铝颗粒,提高该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而高分子量聚乙烯40

45份在三聚氰酸三丙烯酯3

6份(助交联剂)、二苯甲酮2份(光引发剂)的共同作用下,可在可见光照射下发生交联,提高了提高了整体表层的耐热性和耐冲击性。
[0023]4.同时在底层的发泡沥青、中间加强沥青层和表面强化层中都含有SBS树脂,并且中间加强沥青层含有硫磺颗粒,可以作为交联剂,使得底层的发泡沥青、中间加强沥青层和表面强化层中的SBS树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联,从而提高了三层结构的融合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而仍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因
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专利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一方便、清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罩面的铺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铲除道路上原有的沥青表层后,清理道路基底表面,并利用道路挖槽设备,在道路基底表面上形成多条平行的沟槽,沟槽深度在5

8cm,沟槽最大宽度在5

10cm,沟槽在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倒梯形,每1m宽度的道路基底表面上,设置4

8条沟槽,上述沟槽在其延伸方向上是连续的、或者断续的;步骤2,在沟槽内填充发泡沥青在施工前,将沥青材料加热至180度熔融状态,并加入碳纤维和SBS树脂,搅拌均匀,沥青材料与碳纤维质量比为100:15,沥青材料与SBS树脂的质量比为100:20,将搅拌后的沥青混合物投入发泡设备,将沥青混合物与雾化水接触搅拌5h,沥青混合物和雾化水的质量比为100:7,获得发泡沥青,将发泡沥青铺设在形成沟槽的道路基底表面上,铺设量为1000~1200g/m2,铺设完毕后,利用牵引设备牵引刮板,将位于道路基底表面上方沟槽外部的多余的发泡沥青刮除;步骤3,布设中间加强沥青层在沟槽内填充有发泡沥青的道路基底表面上布设2

4cm厚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至少包括:沥青基材、SBS树脂、硫磺粉和石英砂粉;步骤4,布设表面强化层在中间加强沥青层冷却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郭朝阳杨雪梅张海娇王文卓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鑫睿途道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