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2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热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汽车隔热膜包括表面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一侧的聚合物层、粘结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粘结层中填充有气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隔热性能好,且汽车隔热膜中不包含金属成分,实现了提高隔热膜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高隔热膜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高隔热膜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隔热膜是能够有效阻挡太阳辐射的热量的产品,在3C电子产品、汽车新能源电池和工业等领域均有应用。将隔热膜应用在汽车领域,即使在夏季高温、太阳辐射极强的环境下,车内的温度不会过分升高,对车主的友好度更高。
[0003]然而,市面上的汽车隔热膜产品一般含金属成分,贴在车窗表面会干扰5G手机信号、北斗导航、GPS信号、蓝牙信号、车联网信号以及ETC等各类电磁通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对电磁信号形成屏蔽,导致电子设备功率自动增益而使电磁波辐射增强,对人体健康产生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含金属成分的汽车隔热膜产品因电磁波辐射导致安全性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隔热膜,所述汽车隔热膜包括表面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一侧的聚合物层、粘结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粘结层中填充有气凝胶。
[0006]可选地,所述粘结层中包含压敏胶,所述气凝胶均匀分散在压敏胶中。
[0007]可选地,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5μm

10μm。
[0008]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碳酸酯层、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双向拉伸聚丙烯层、聚酰亚胺层或聚氯乙烯层。
[0009]可选地,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30μm

300μm。
[0010]可选地,所述表面保护层为丙烯酸树脂层、聚硅树脂层、聚偏氟乙烯树脂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层或聚醚醚酮树脂层。
[0011]可选地,所述表面保护层的厚度为2μm

20μm。
[0012]可选地,所述汽车隔热膜还包括纳米陶瓷层,所述纳米陶瓷层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和所述离型膜层之间。
[0013]可选地,所述纳米陶瓷层的厚度为2μm

10μm。
[001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隔热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文所述的汽车隔热膜,所述汽车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制备气凝胶和涂层胶剂的混合浆料;
[0016]将所述混合浆料和所述表面保护层分别附着在所述聚合物层相对的两侧表面;
[0017]将所述混合浆料涂布在所述离型膜层的一侧表面,使所述聚合物层的混合浆料附着面和所述离型膜层的混合浆料涂布面接触,膜层复合得到汽车隔热膜的预制品;
[0018]对所述预制品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汽车隔热膜,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0℃

95
℃,时间为5min

15min。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隔热膜,其包括表面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一侧的聚合物层、粘结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粘结层中填充有气凝胶。气凝胶材料作为纳米级固态多孔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空隙率的微观结构特点,且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使用温度范围广、寿命长,其内部包含大量空气,可以阻隔热量的传递,隔热性能好,且汽车隔热膜中不包含金属成分,在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不会出现电磁屏蔽的现象,避免了电子设备电磁波辐射增强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隔热膜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的制备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汽车隔热膜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0026]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隔热膜,汽车隔热膜包括表面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在表面保护层一侧的聚合物层、粘结层和离型膜层,粘结层中填充有气凝胶。剥离汽车隔热膜的离型膜层之后,粘结层可以粘贴在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以及车窗玻璃上,在太阳照射以及高温的情况下,通过粘结层中的气凝胶阻隔汽车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热量传递。
[0029]粘结层中可以包含压敏胶,气凝胶均匀分散在压敏胶中。粘结层的厚度可以为1.5μm

10μm。粘结层中的气凝胶为隔热的主要成分,气凝胶为固体材料,密度极小,无法直接将气凝胶附着在聚合物层或者离型膜层的表面。因此,可以将气凝胶分散在压敏胶中,压敏胶可以黏附在车窗的表面。本实施例使用的压敏胶可以为丙烯酸类压敏胶、聚氨酯类压敏胶或硅胶类压敏胶。
[0030]离型膜层和粘结层相邻,压敏胶和离型膜层相互配合,提供较小的剥离力,方便将离型膜层剥离,暴露出粘结层,将汽车隔热膜粘贴在汽车玻璃上。离型膜层作为汽车隔热膜的其中一个外表面,除便于剥离之外,还可以保护内层的粘结层和聚合物层。离型膜层可以选择表面经过等离子体处理、涂氟处理或者涂覆有硅离型剂的聚乙烯膜。离型膜层的厚度可以在15μm

30μm的范围内。
[0031]聚合物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碳酸酯层、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双向拉伸聚丙烯层或聚氯乙烯层,还可以为聚酰亚胺层。聚合物层的厚度可以为30μm

300μm。在本实施例中,聚合物层可以作为承载粘结层材料的基材,还可以起到隔开表面保护层和粘结层的作用。粘结层材料具有粘性,其一侧与离型膜层相邻,另一侧与聚合物层相邻,在离型膜层剥离之后,由聚合物层为粘结层提供附着的基底。聚合物层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柔性,可以增强与车窗之间贴合性。
[0032]表面保护层可以为丙烯酸树脂层、聚硅树脂层、聚偏氟乙烯树脂层、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聚醚醚酮树脂层。表面保护层的厚度可以为2μm

20μm。表面保护层位于汽车隔热膜的最外侧,在汽车隔热膜粘贴在车窗表面之后,可以作为保护隔热膜内层结构的屏障,且具有耐磨、防刮擦性能,即使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冲击,仍能保证隔热膜的性能不受影响,同时维护车辆的外观完整。在表面保护层使用的材料中,聚偏氟乙烯树脂为偏氟乙烯均聚物或者偏氟乙烯与少量其它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和耐辐射性。聚醚醚酮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和机械性能。
[0033]汽车隔热膜还可以包括纳米陶瓷层,所述纳米陶瓷层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和所述离型膜层之间。纳米陶瓷层的厚度可以为2μ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隔热膜包括表面保护层,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表面保护层一侧的聚合物层、粘结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粘结层中填充有气凝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中包含压敏胶,所述气凝胶均匀分散在压敏胶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1.5μm

1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聚碳酸酯层、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层、聚乙烯层、聚丙烯层、双向拉伸聚丙烯层、聚酰亚胺层或聚氯乙烯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层的厚度为30μm

30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保护层为丙烯酸树脂层、聚硅树脂层、聚偏氟乙烯树脂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层或聚醚醚酮树脂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预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