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及其制备的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18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及其制备的催化剂。涂层,包括改性组分和主催化组分;改性组分包括非金属元素改性的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及其制备的催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及其制备的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整体式催化剂由于结构可控,流体动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气处理,水污染净化、光催化等领域,其主要组成为多孔整体式载体和活性涂层。目前对活性涂层的添加主要为直接喷涂或者浸渍涂料后焙烧。其中直接喷涂不仅均匀度控制困难,而且用料大,可能需要多次喷涂。使用浸渍

焙烧的方法也需要面临着对载体预处理,提前沉积粘结剂涂层,多次沉积、多次焙烧等繁杂工艺的考验。如CN114985937A对载体喷砂预处理后再喷涂制备好的氧化物粉末,所获涂层较厚;CN115025778A、CN113969069A等均需要添加粘结涂层或在涂料中添加粘结剂以保证涂层粘附;CN11222149613A、CN102133537A沉积的涂层包括多孔基础涂层和主要催化涂层,需要多次焙烧。基于焙烧次数的优化,专利CN108889309A实现了单次涂覆、单次焙烧,但涂料混合使部分活性相易被其他氧化物包覆,且仍需要添加粘结剂辅助粘结。
[0003]最重要的是,现有涂层普遍具有颗粒高度团聚的现象,造成活性位点大量损失,孔径结构分散不均,气体通道堵塞不通,活性相利用率低下,显著降低涂层优势。其次,上述工艺都是类似CN113584417A直接以目标氧化物为原料,或者和RU2017117114220类似用金属盐、金属碱提前制备好的氧化物、金属颗粒为涂料,也即涂料的制备和涂层沉积为两个过程。这意味着涂料所需要的经济、时间成本较高,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三个问题,(1)由于涂层颗粒高度团聚,缺少气体流通通道,孔径结构随机不均,比表面积较小,活性位点大量损失的问题。(2)涂料的合成和涂层沉积过程分离,导致活性氧化物涂层原料成本高,涂料制备步骤繁复,涂层沉积工艺复杂、沉积涂层过厚的问题。(3)载体预处理要求高,多次焙烧能耗高、耗时长,需要额外喷涂粘结涂层或者在涂料中添加粘结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包括改性组分和主催化组分;
[0007]所述改性组分包括改性多孔组分和助催化组分;
[0008]所述改性多孔组分为非金属元素改性的γ

Al2O3;
[0009]所述助催化组分为可变价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具备丰富氧空位、活性位点的碱土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
[0010]所述主催化组分为对某种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
[0011]优选地,非金属元素改性的γ

Al2O3的非金属元素为P、B或Si;和/或所述的助催化组分为CeO2,MgO,BaO;和/或所述主催化组分为Pd、Pt、Ru、Cu或Ni。
[0012]优选地,包括上述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和多孔载体。
[0013]优选地,所述的多孔载体为多孔陶瓷;所述的多孔陶瓷为蜂窝陶瓷或泡沫陶瓷。
[0014]优选地,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占催化剂整体的1

6wt%。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保护上述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1)将硝酸铝和助催化组分对应的硝酸盐配置成70

90℃的热硝酸盐溶液,为浸渍液L1;
[0017](2)将非金属元素对应的弱酸滴加到50

90℃的氨水中超声配置成溶解有弱酸铵盐的氨水浸渍液L2;
[0018](3)将主催化组分对应硝酸盐滴加到氨水中,超声配置成浸渍液L3;
[0019](4)将多孔陶瓷清洗后置于浸渍液L1中,鼓风去除残余浸渍液,干燥;此时获得硝酸盐涂层;再置于浸渍液L2中密封静置,干燥;此时硝酸盐涂层转变为吸附有氨根离子、弱酸根离子的碱涂层;最后置于浸渍液L3中;水浴加热,烘干;此时碱涂层结合了主催化元素对应的硝酸铵盐;
[0020](5)将完成浸渍步骤的多孔陶瓷于300

700℃焙烧3

6h合成多元氧化物催化涂层。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助催化组分对应的硝酸盐含量为5%

30wt%;硝酸铝含量30

60wt%。
[0022]优选地,所述步骤(1)、(2)所用氨水浓度在22wt%以上;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非金属元素对应的弱酸的质量占溶解有弱酸铵盐的氨水浸渍液L2的质量比为:0.1

5wt%。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主催化组分对应硝酸盐的质量由主催化元素占多孔陶瓷质量的0.01%

1%换算。
[0025]本专利技术利用浸渍L1后的硝酸盐涂层主要是硝酸铝,浸渍L2后硝酸铝变成氢氧化铝,并结合有铵根和弱酸根(改性非金属元素),铵根和弱酸根此时起到调节形貌作用。最后一步焙烧,氢氧化铝变成γ

氧化铝,铵根变成氨气,弱酸根留下起改性作用;本申请制备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涂层具备三维网状孔径结构,涂层表面部分纳米氧化铝团聚为松针状花叶,花叶一端聚集,组装为具有径向结构的花状团簇。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1)经过多次成分转变,涂层最终获得均匀分散的网状孔径和介孔结构,且弱酸盐和氨水调节纳米氧化铝表面能形成花状团簇,这些特殊形貌为反应气体提供大量流通通道,将气体运送到涂层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出涂层优势,提高传质效率。涂层的特殊结构使比表面积增大,活性位点得到释放,活性相利用率提高,催化性能得到改善。
[0028](2)利用多元金属氧化物对应的硝酸盐和氨水等,同时完成多孔氧化物、助催化氧化物和催化活性相的制备,实现了涂料合成和涂层沉积过程的结合。相对于直接用氧化物涂覆,原料成本降低,无需考虑喷涂固化,合成的涂层更薄。且由于采用多步浸渍、一次焙烧的方法,时间和经济成本较低,耗能减少。
[0029](3)不需要对载体提前进行额外处理,不需要喷涂粘性物质辅助涂层粘结,也不需要在涂料中额外添加粘结剂,且稳定不易脱落。
[0030](4)本技术操作简捷,原料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涂层表面纳米氧化铝颗粒形成的三维网状孔和花状团簇(左图);花状团簇在涂层中的广泛分布(右图);
[0032]图2为由氮气物理吸脱附测试得到的本工艺涂层(左图)和普通涂层(右图)的孔径对比;
[0033]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催化剂的XRD图。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1)将6Kg硝酸铝和2Kg硝酸铈溶于10L去离子水中,水浴加热到80℃;为浸渍液L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组分和主催化组分;所述改性组分包括改性多孔组分和助催化组分;所述改性多孔组分为非金属元素改性的γ

Al2O3;所述助催化组分为可变价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具备丰富氧空位、活性位点的碱土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所述主催化组分为对某种反应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其特征在于,非金属元素改性的γ

Al2O3的非金属元素为P、B或Si;和/或所述的助催化组分为CeO2,MgO,BaO;和/或所述主催化组分为Pd、Pt、Ru、Cu或Ni。3.一种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和多孔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载体为多孔陶瓷;所述的多孔陶瓷为蜂窝陶瓷或泡沫陶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涂层占催化剂整体的1

6wt%。6.权利要求3

5任一所述的具有花状团簇的介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铝和助催化组分对应的硝酸盐配置成70

90℃的热硝酸盐溶液,为浸渍液L1;(2)将非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国普魏郁林冀珺王志李庆刚梁福鑫王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