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辅助劈裂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08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辅助劈裂缸,包括直线往复油缸,直线往复油缸的后端连接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固定与支撑机构上,减速电机的前端连接到直线往复油缸的旋转轴上,还包括辅助增力器,辅助增力器包括位于固定套与转动连接块的支撑外壳,在支撑外壳中部转动连接有输入齿环,输入齿环的内圈固定到旋转轴中部;在支撑外壳内还浮动连接有辅助摆动块,辅助摆动块内设置驱动齿环,驱动齿环为内齿环结构;在所述支撑外壳与辅助摆动块之间还设置有两组浮动驱动器,浮动驱动器用于控制辅助摆动块上下移动和定轴摆动;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可以灵活的控制输入齿环和驱动齿环的啮合,可以通过辅助油缸实现对旋转轴的驱动。的驱动。的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辅助劈裂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辅助劈裂缸,属于劈裂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劈裂缸主要通过直线驱动油缸带动膨胀舌往复移动,从而使得位于膨胀舌两侧的膨胀片展开或者收缩,实现劈裂的工作;在完成劈裂后,很容易会因为劈裂缝的回缩或者是劈裂机插入过深等问题导致劈裂缸的卡死,同时也为了保证劈裂机可以适应不同相对角度的裂缝,一般会在劈裂缸后端加装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对劈裂缸的往复旋转实现对裂缝局部的破损以及消除静摩擦力,从而极大的方便劈裂机构的抽出;但是因为大部分劈裂缸的旋转驱动依赖于电机旋转驱动,而电机的输出扭力较为有限,在对一些硬质物体或者地面施工时,可能无法正常的扭动劈裂缸,也及容易发生电机过热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劈裂缸采用布置于直线驱动油缸侧壁的齿环进行啮合驱动,因为油缸侧壁表面的抗压能力有限,而且一体布置于直线驱动油缸侧壁的齿环加工难度较大,一旦齿环因为驱动齿轮输出力过大发生齿环的磨损或者破损很容易发生整个直线驱动油缸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辅助劈裂缸,包括直线往复油缸,直线往复油缸的缸壳前端设置有由往复油缸驱动的劈裂端,在直线往复油缸的后端设置有用于驱动直线往复油缸相对基座旋转的旋转驱动装置,基座用于连接到劈裂缸支撑机构上,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前端设置有用于与直线往复油缸固定连接的转接块,在转接块的后端同轴连接固定套,在固定套内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连接座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直线往复油缸末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块(3),转动连接块(3)内设置有转动连接孔(21),直线往复油缸的末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连接孔转动连接的旋转轴(26),旋转轴(26)的末端同轴传动连接到减速电机的旋转输出端上,在转接块与固定套之间连接有辅助增力器;辅助增力器,辅助增力器包括同轴固定于转动连接块(3)一端的支撑外壳(12),在支撑外壳(12)中部转动连接有输入齿环(23),输入齿环(23)的齿顶圆直径为D,输入齿环(23)的内圈固定到旋转轴(26)中部;在支撑外壳(12)内还浮动连接有一个辅助摆动块(11),在所述辅助摆动块(11)的中心贯穿布置有一个连接孔(21),在连接孔(21)内壁设置驱动齿环(22),驱动齿环(22)为内齿环结构,内齿环的齿顶圆内径为d,驱动齿环(22)与输入齿环(23)互相啮合,其中D<d;在所述支撑外壳(12)与辅助摆动块(11)之间还设置有两组浮动驱动器,两组浮动驱动器镜像对称布置,所述浮动驱动器包括垂直于输入齿环(23)轴线的辅助油缸(14),辅助油缸(14)的辅助推杆(17)上固定有推块(13);在辅助摆动块(11)的径向方向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底部为V形结构的推动槽(31),在推块(1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推动槽(31)内壁接触的弧面结构的接触端,两组浮动驱动器的推块(13)的接触端的间距为L,两组推动槽(31)底部之间的间距为l,其中l小于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刘辉周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世力液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