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循环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级电容储能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循环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超级电容国产化的实现,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轨道交通、风电等场合应用较多。超级电容储能有着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价格较为便宜等优点。
[0003]在超级电容储能装置正式上线运行前,一般要以实际工况为参考,对其进行循环充放电试验。一方面,为了验证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测试设备中各关键器件的温升情况。
[0004]现在的循环充放电通常采用大型双向电源设备,对超级电容储能单元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但由于超级电容设备的功率均较大,这样的方式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另外,双向电源回馈的电能存在电能质量等问题,且不会对电费进行节省,极大的增加了电费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超级电容设备进行循环充放电成本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及其循环充电方法。 >[0006]为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整流模块、制动模块及控制模块;第一储能模块,其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第二储能模块,其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整流模块,其输入端与交流母线连接,其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其用于为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进行补电;制动模块,其输出端与高压直流母线连接;控制模块,其用于控制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二者之间循环互相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储能模块均包括:超级电容及双向DC
‑
DC电路;双向DC
‑
DC电路,其第一端与所述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超级电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
‑
DC电路包括:正母线接触器、高压侧预充电接触器、负母线接触器、第一预充电电阻、第一电感、支撑电容、变流器、熔断器、第二电感、超级电容柜接触器;正母线接触器,其第一端与正极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其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变流器的直流侧正极连接;高压侧预充电接触器,其与所述第一预充电电阻串联连接后,与所述正母线接触器并联连接;负母线接触器,其第一端与负极高压直流母线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变流器的直流侧负极连接;支撑电容,其与所述变流器的直流侧并联连接;变流器,其三相交流侧均依次通过熔断器、第二电感交于一点后,与所述超级电容柜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超级电容柜接触器,其第二端与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一端连接;超级电容,其第二端与所述变流器的直流侧负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DC
‑
DC电路还包括:低压侧主接触器、低压侧预充电接触器及第二预充电电阻;变流器的三相交流侧均依次通过熔断器、第二电感交于一点后,通过所述低压侧主接触器与所述超级电容柜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低压侧预充电接触器与所述第二预充电电阻串联连接后,与所述低压侧主接触器并联连接。5.一种储能装置的循环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开启整流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的双向DC
‑
DC电路的运行状态,使得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的支撑电容预充电;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第一储能模块及第二储能模块的变流器的电压指令,控制第一储能模块、第二储能模块二者之间循环互相充电,并且在循环充电过程中,整流模块为第一储能
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宏,杨中平,林飞,孙湖,方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