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75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弹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包括粉末压坯弹芯,所述粉末压坯弹芯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该粉末压坯弹芯主要利用金属粉末良好的可设计性及机械强度,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无论是金属粉末之间,还是金属粉末与刺激剂之间仅形成机械结合,而非冶金结合,因此,所加工得到的粉末压坯弹芯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可再设计性。当其作为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使用时,可实现弹头在撞击到目标表面时快速破碎,迅速降低侵彻目标能力,进而降低对目标的动能杀伤力。的动能杀伤力。的动能杀伤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弹药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国现役防暴枪弹发射能量不可调、模式单一,存在近距离打击能量过大,远距离能量衰减不起效等问题,特别是对身着厚重衣物目标打击效果差。并且均为滑膛设计,射程近(普遍在20米以内)、精度低,无法满足远距离打击能力要求。同时,缺乏对窗口、洞口等小目标和遮蔽物后隐藏目标的非致命打击能力。配套的非致命动能弹如橡皮弹,橡胶弹和木棍弹都是硬质弹,近距离杀伤性强,危险界和有效射程重叠范围大,有效使用范围狭窄,致死率高;而布袋弹外弹道性能极差,出膛后外形不规则且不断变化,因此飞行轨迹不可精确预测,甚至造成圆锯切割现象,而现在所谓的衰减动能弹随着时间发展结构愈发复杂,制造难度不断增加,生产成本水涨船高,难以推广。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0679024.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多级屈曲结构的复合型非致命动能弹,包括均为轴对称结构、中轴线相互重合,且前后串联连接的前弹头组件、弹体组件、后弹头组件和发射组件。冲击时逐级破裂屈曲,可实现冲击能量的递阶耗散,兼具动能、催泪、染色多重非致命打击效果;同时,弹带部分裸露,可有效避免硬质弹体直接伤人事件。但是,该弹结构极其复杂,必须手工逐一装配,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装配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弹头出膛后质心不稳定,外弹道均一性,甚至有易碎弹头在旋转过程中提前破裂的风险。且弹头分前后两部分并在出膛后分离,分离的过程必然会对前弹头飞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恶化外弹道性能。
[0004]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该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具有较高的动能和比动能的前提下有较低的动能破坏力,既能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可有效保证弹头长距离飞行存速性能和对目标侵彻能力,解决了现有非致命动能弹头近距离动能过大致命危险度高,而远距离精度和存速性差无法保证射击效果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包括粉末压坯弹芯所述粉末压坯弹芯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
[0008]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
[0009]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被甲和底垫片,所述被甲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紧密填充在所述被甲的圆筒段,所述粉末压坯弹芯与所述被甲
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内设置有刺激剂;所述底垫片密封设置在所述被甲靠近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一端。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金属粉和金属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粉包括铁粉、铜粉、铝粉、锡粉和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合金粉包括铁合金粉、铜合金粉、铝合金粉、镍合金粉、钨合金粉和钴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被甲的材质包括陶瓷、塑料和软金属中的任意一种。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高辣椒素和高二氢辣椒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以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微针,所述微针的直径小于1mm。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钢珠,所述钢珠的直径小于5mm。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液珠,所述液珠包括外层的塑料薄膜和包裹在塑料薄膜内的药剂,所述药剂包括刺激剂和麻醉剂中的任意一种。
[001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非致命低侵彻弹头的制备方法,也理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向金属粉和/或金属合金粉与增强相的混合物中加入成型剂,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将粉末压坯弹芯原料填充到模具中进行压制,得到粉末压坯弹芯;
[0019]S2、采用冲压工艺,得到被甲;
[0020]S3、向被甲中依次填入刺激剂和粉末压坯弹芯,将底垫片封装在被甲的尾部;
[0021]所述成型剂包括稀土凝胶、环氧树脂和卡拉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2]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制之前,向粉末压坯弹芯原料中加入微针、钢珠或液珠。
[002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压制时,先加压至13

17MPa,保压1

5min后泄压,再加压至18

22MPa,保压8

12min,随即加压至25

35MPa,保压25

35min,最后进行泄压,且泄压的时间控制在15

25min。
[0024]本专利技术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主要包括粉末压坯弹芯,并且粉末压坯弹芯由金属粉末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该粉末压坯弹芯主要利用金属粉末良好的可设计性及机械强度,在粉末压制过程中,无论是金属粉末之间,还是金属粉末与刺激剂之间仅形成机械结合,而非冶金结合,因此,所加工得到的粉末压坯弹芯具有较低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可再设计性;
[0026]2、本专利技术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使用时,可实现刚性弹头在撞击到目标表面时快速破碎,迅速降低侵彻目标能力,同时因粉末存速性能差,能够有效避免弹头深入目标体内造成严重伤害,进而降低对目标的动能杀伤力。而粉末压坯弹芯内设置的刺激剂可在高速冲击下进入目标体内,将刺激剂注射入目标体内实现对目标的有效制痛,既能够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可有效保证弹头长距离飞行存速性能和对目标侵彻能力;
[0027]3、本专利技术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保证有效侵彻进入人体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现有尖头低侵彻弹射程近精度低的问题;
[0028]4、本专利技术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在具有较高的动能和比动能的前提下有较低的动能破坏力,解决了现有橡皮子弹弹头橡胶材料遇低温变硬导致的致死性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可满足对不同距离、不同织物厚度射击的需求,可用于环境适应性强、打击效能高的非致命发射器及配套弹。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粉末压坯弹芯的立体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非致命低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压坯弹芯(1),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通过粉末压制法制得;优选地,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材质包括金属粉末和刺激剂;优选地,所述刺激剂呈颗粒状或粉末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甲(2)和底垫片(3),所述被甲(2)的一端呈锥形,另一端呈圆筒形,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紧密填充在所述被甲(2)的圆筒段,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与所述被甲(2)呈锥形的一端形成一容纳空腔(4),所述容纳空腔(4)内设置有刺激剂;所述底垫片(3)密封设置在所述被甲(2)靠近所述粉末压坯弹芯(1)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包括金属粉和金属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粉包括铁粉、铜粉、铝粉、锡粉和钨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合金粉包括铁合金粉、铜合金粉、铝合金粉、镍合金粉、钨合金粉和钴合金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甲(2)的材质包括陶瓷、塑料和软金属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致命低侵彻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剂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平张祚炜金涌周楠
申请(专利权)人:张祚炜金涌周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