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0533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包括弹体和闭气底推,所述闭气底推采用MC尼龙制成,包括一体成型的弹体连接部和闭气部,弹体连接部螺纹连接在弹体的尾部,且弹体连接部的外径与弹体的弹身外径相等,闭气部为底部向外扩张锥形结构,闭气部向外扩张的直径范围为弹体连接部直径的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
[0002]
技术介绍
:在武器毁伤效应研究与防护工程设计领域,利用火炮或空气炮发射弹体对靶标开展侵彻试验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重要军事目标的坚固化与深地下化,极大促进了侵彻技术与钻地武器的发展,对弹体发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对深层工事目标实施打击,弹体需要更大的着靶动能,这对发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0003]目前主要采用次口径发射技术,通过弹托分离来提高弹体发射速度,这对弹体直径小于炮口径的这类试验是适用的。但当弹体直径与炮口径相当时,次口径发射将不再适用。在火炮或空气炮发射能力一定时,可对弹体结构进行设计,通过设计尾部底推来增加动力源(火药推力或气体推力)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发射速度。一方面底推可起到前后定心作用使弹体在炮管内水平运动,保证出膛后的飞行姿态;同时底推又与炮膛内壁紧密配合,确保不漏气、不划伤炮膛,将动力源利用率最大化。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高效便捷的弹体闭气底推,对等口径、高速发射需求下材料、结构的抗侵彻性能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解决等口径弹体在炮膛内平稳运动且不漏气的难题,且有效保证弹体出炮口后能以较高的速度垂直侵彻靶标,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特点。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包括弹体和闭气底推,所述闭气底推采用MC尼龙制成,包括一体成型的弹体连接部和闭气部,弹体连接部螺纹连接在弹体的尾部,且弹体连接部的外径与弹体的弹身外径相等,闭气部为底部向外扩张锥形结构,闭气部向外扩张的直径范围为弹体连接部直径的1.5%

3%。
[0006]进一步地,所述闭气部的底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变形凹槽,变形凹槽的深度为闭气底推总高度的10%。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体1采用密度7850kg.m
‑3,洛氏硬度为45HRC,抗拉强度为1400MPa,屈服强度为1270MPa的超高强度合金钢,增强了弹体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可提高弹体侵彻性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体的头部为尖卵形或平头形或半球形或尖锥形,弹体的弹身为圆柱体,在弹体的弹尾部设有螺纹连接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弹体连接部的轴心方向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部相适配的螺孔。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侵彻试验等口径弹体发射过程中漏气的问题且能避免划伤炮膛,提高了弹体发射动能,着靶姿态好,增加了弹体对靶标的侵彻能力。
[0011]附图说明:图 1 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
[0012]图 2 为弹体的结构图。
[0013]图 3 为闭气底推的结构图。
[0014]图4为不带闭气底推的普通弹体的结构图。
[0015]图中:1、弹体;2、闭气底推;11、螺纹连接部;21、弹体连接部;22、闭气部;23、变形凹槽;24、螺孔。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包括弹体1和闭气底推2。弹体1的头部为尖卵形或平头形或半球形或尖锥形,弹体1的弹身为圆柱体,弹体长径比为5,弹体质量688g左右,在弹体1的弹尾部设有螺纹连接部11,闭气底推2与螺纹连接部11螺纹连接。
[0018]闭气底推2包括一体成型的弹体连接部21和闭气部22,弹体连接部21螺纹连接在弹体1的尾部,且弹体连接部21的外径与弹体1的弹身外径相等,闭气部22为底部向外扩张锥形结构,闭气部22向外扩张的直径范围为弹体连接部21直径的1.5%

3%。在弹体连接部21的轴心方向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部11相适配的螺孔24。
[0019]在闭气部22的底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变形凹槽23,变形凹槽23的深度为闭气底推2总高度的10%。变形凹槽23可为弹体在炮膛内挤压推进提供可变形余量,防止闭气底推2划伤炮膛。
[0020]本专利技术中弹体1超高强度合金钢,该超高强度合金钢的参数为:密度7850kg.m
‑3,洛氏硬度为45HRC,抗拉强度为1400MPa,屈服强度为1270MPa的,硬化系数810MPa,硬化指数0.48。该超高强度合金钢增强了弹体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可提高弹体侵彻性能。闭气底推2采用MC尼龙制成,增强了底推的弹性、耐磨性。
[0021]实施例二分别加工一发普通弹体(如图4)和带闭气底推弹体,且保证两种弹体质量相当。在垂直入射条件下,开展了弹体侵彻大理岩靶试验。两种弹体发射时的火药量、弹体初速与侵彻深度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当火药量为75g时,两种弹体速度分别为252 m/s和448 m/s,对大理岩靶的侵彻深度分别为100 mm和142 mm。当火药量为95g时,两种弹体速度分别为318 m/s和632 m/s,对大理岩靶的侵彻深度分别为145 mm和227 mm。可见,与普通弹体相比,当设计了闭气底推后,当火药量为75g时,弹体速度增加了77.7%,侵彻深度增加了42%;当火药量为95g时,弹体速度增加了98.7%,侵彻深度增加了56.6%。因此,与普通弹体相比,带闭气底推弹体对动力源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弹体增速显著,侵彻性能也能得到大幅提高。
[0022]表1普通弹体和带闭气底推弹体侵彻试验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体(1);闭气底推(2),所述闭气底推(2)采用MC尼龙制成,包括一体成型的弹体连接部(21)和闭气部(22),弹体连接部(21)螺纹连接在弹体(1)的尾部,且弹体连接部(21)的外径与弹体(1)的弹身外径相等,闭气部(22)为底部向外扩张锥形结构,闭气部(22)向外扩张的直径范围为弹体连接部(21)直径的1.5%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闭气底推的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气部(22)的底端面上设有环状的变形凹槽(23),变形凹槽(23)的深度为闭气底推(2)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飞赵章泳刘健峰郑际镜刘晨康郭伟张国凯邓树新孙庆亚纪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九一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