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59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磁不锈钢的加热工艺,此工艺根据无磁不锈钢的钢种特性,主要利用加热炉加热余温对无磁不锈钢进行加热,既能达到传统加热效果又能提高加热效率,降至加热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工艺已在无磁不锈钢上成熟应用,并已推广至其他钢种,对特殊钢的加热是一次革新,意义重大。意义重大。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无磁不锈钢的钢种特性,充分利用加热炉余温对无磁不锈钢进行加热的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磁不锈钢由于组织单一,并属于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组织,所以此类钢种加热较之其他钢种加热曲线简单,钢锭可直接升温至需要的温度,而其他钢种一般需在中间阶段保温以使钢锭组织完全奥氏体化后再升温至需要的温度。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0.05%,[Mn]≤16.0~22.0%,[Ni]≤4.50%,[Cr]≥18%,[N]≥0.50%,[Mo]≤4.0%,此钢种合金含量高,锻造表面极易开裂,钢锭需表面处理后再加热。传统的加热工艺一般为冷锭装在冷的加热炉后,将加热炉升温至40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升温至1180℃,保温一定时间后,钢锭出炉锻造。随着特钢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的生产效率、成本已成为取胜关键,为此,急需在原制造流程上进行创新来提高质量和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大幅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节能减排、减少工作强度的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将钢锭直接装进热的加热炉,即刚刚加热结束炉内无钢锭仍有余热的加热炉,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升温至1180℃,保温后出炉锻造。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具体加热工艺如下:步骤1)、选择加热炉:加热炉停火后,炉门关闭状态下,500℃

800℃温度区间,降温速度≤80℃/h的加热炉,其他温度区间降温速度不做要求;装炉量在100吨以下的加热炉;步骤2)、将表面精整后的无磁不锈钢钢锭或电渣锭,以冷锭形式装进热的加热炉中,即刚刚加热结束炉内无钢锭仍有余热的加热炉,此时加热炉已停止运行,但要求炉内温度在500℃

800℃范围内,实施闷炉加热,闷炉5小时;步骤3)、闷炉结束后,加热炉点火运行,以每小时8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80℃,保温6小时;步骤4)、加热结束,钢锭或电渣锭出炉锻造。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1、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传统的加热工艺由于担心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钢锭或电渣锭需装进冷的加热炉,再进行升温、保温、升温等操作,不仅加热周期长,而且加热炉冷却也需要很长时间,大大增加产品的制造周期,效率低下。本工艺可以循环将加热炉利用起来,上一批产品加热结束,余温尚在,不需要冷却,无磁不锈钢即可装进加热炉进行闷炉加热,而且对比传统加热不需要额外增加保温时间,一般可缩短加热时间6小时,缩短加热炉冷却时间10小时,合计可提高加热效率16小时/台。
[0006]2、节能减排。缩短的加热时间减少了燃气或煤气的消耗,降低了碳排放。采用此专利技术方法进行加热对产品的质量无影响,另本专利技术方法首先在易裂的无磁不锈钢上应用,验证对产品质量无影响后已全面推广至其他产品。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工艺。
[0008]图2为传统加热工艺。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具体加热工艺如下:步骤1)、选择大小合适、温度控制佳的加热炉。加热炉的主要性能特点为:加热炉停火后,炉门关闭状态下,500℃

800℃温度区间,降温速度≤80℃/h的加热炉,其他温度区间降温速度不做要求;装炉量在100吨以下的加热炉。
[0011]步骤2)、表面精整后的无磁不锈钢钢锭或电渣锭,冷锭装进热的加热炉,即刚刚加热结束炉内无钢锭仍有余热的加热炉,此时加热炉已停止运行,但要求炉内温度在500℃

800℃范围内,实施闷炉加热,闷炉5小时。
[0012]步骤3)、闷炉结束后,加热炉点火运行,以每小时8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80℃或需要的温度,保温6小时。
[0013]步骤4)、加热结束,钢锭或电渣锭出炉锻造。
[0014]实施 例1:钢种:W2020NHS。锻造原料:Φ600mm电渣锭,重2.75吨,支数14支。
[0015]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1)、选择5号加热炉,此加热炉的炉体构造为浇注料,台车式蓄热型,尺寸为7m*2.8m*2.5m,额定装炉量100吨,最高加热温度1250℃。该加热炉停火后,炉门关闭状态下,500℃

800℃温度下,降温速度为55℃/h。记录该加热炉点火前,燃气流量表底数为3625845立方米。
[0016]步骤2)、14支精整后电渣锭冷锭全部装进5号加热炉;5号加热炉刚刚将ZYNM9钢种出炉完毕,加热炉已停止运行,此时炉内温度1130℃,炉门拉起,快速降温,待炉内温度降至800℃后,将电渣锭装进炉内,实施闷炉加热,闷炉5小时。
[0017]步骤3)、闷炉结束后,加热炉点火运行,以每小时8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80℃,保温6小时。
[0018]步骤4)、加热结束,电渣锭出炉锻造。记录此时该加热炉的燃气流量表底数为3627526立方米。
[0019]采用该专利技术方法燃气消耗1681立方米。14支无磁电渣锭锻造过程无开裂现象。14支产品性能结果见表1:表1:采用闷炉加热工艺产品性能结果炉锭号Rr(0.2)RmAZ晶粒度7B2259115116528675.57B2259215917324654.57A2230615216724675.5
7B22570151164236849B22540148163276959B2254114816524663.57B22595162174256647A22253160173226457A2225415917623646.57A2225515817323654.57A2225616017223675.57A22257162174276667B2251316017225664.56A2259215417128663实施例1的对比实施案例(传统加热工艺):钢种:W2020NHS。锻造原料:Φ600mm电渣锭,重2.75吨,支数14支。
[0020]无磁不锈钢传统加热工艺具体实施步骤为:步骤1)、为了准确的进行对比,传统加热工艺依然选择5号加热炉,记录加热炉点火前,燃气流量表底数为3865246立方米。
[0021]步骤2)、14支精整后电渣锭冷锭全部装进5号加热炉。5号加热炉点火,全功率升温至350℃后,保温4小时。
[0022]步骤3)、保温结束后,以每小时60℃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80℃,保温6小时。
[0023]步骤4)、加热结束,电渣锭出炉锻造。记录此时该加热炉的燃气流量表底数为3868254立方米。
[0024]采用传统加热工艺燃气消耗3008立方米。14支无磁电渣锭锻造过程无开裂现象。14支产品性能结果见表2:表2:采用传统加热工艺产品性能结果炉锭号Rr(0.2)RmAZ晶粒度6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磁不锈钢加热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热工艺如下:步骤1)、选择加热炉:为保证闷炉效果,选择加热炉停火后,炉门关闭状态下,500℃

800℃温度区间,降温速度≤80℃/h的加热炉,其他温度区间降温速度不做要求;装炉量在100吨以下的加热炉;步骤2)、将表面精整后的无磁不锈钢钢锭或电渣锭,以冷锭形式装进热的加热炉中,即刚刚加热结束炉内无钢锭仍有余热的加热炉,此时加热炉已停止运行,但要求炉内温度在5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华张凯亮孙振环王欢郑安雄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