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59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舱用灭火设备技术领域。该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储能舱本体和固定连接在储能舱本体腔壁上的安装板,安装板远离储能舱本体腔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展开式灭火机构,展开式灭火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外部的安装箱,软管上端与喷气管相连通,软管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面,若干个等距嵌接在软管外部的喷头组件,底板和安装箱内部共同安装有隔离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软管展开将若干个喷头组件沿纵向方向依次排布,从而使得七氟丙烷能够从不同的高度喷向储能舱中,保证在起火时七氟丙烷能够在短时间中快速充满在储能舱中,提高了灭火效果。提高了灭火效果。提高了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舱用灭火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顾名思义就是先把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调用。在“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设施的配套成为了当前国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新能源的应用,储能电站及相关储能设备的建设大量增加。其中,使用锂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在电化学储能舱内安装有若干锂电池组成的电池簇,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是其在循环充电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池热失控,从而对整个储能舱及储能电站造成严重危害,热失控是指单体蓄电池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起火、爆炸现象,因而需要用到灭火设备来保障安全,在储能舱起火时能够及时的将火源灭掉。
[0003]目前用于灭火的方式大多采用七氟丙烷全淹没式的方式,但是这种灭火方式由于喷头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点上,喷射高度单一,在储能舱内出现起火喷头开始喷出七氟丙烷直至将火源完全灭掉这段时间中,七氟丙烷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完全充斥在储能舱中,非常容易错过了早期控制火情的时机,灭火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解决了传统储能舱灭火装置喷洒高度单一,灭火气体不能够在起火时快速将储能舱内部充满,导致灭火效果一般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储能舱本体和固定连接在储能舱本体腔壁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储能舱本体腔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展开式灭火机构,所述展开式灭火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外部的安装箱、若干个等距嵌接在安装箱远离安装板一侧壁板上的喷气管、通过触发单元设置在安装箱底部的底板、若干个通过轮架固定连接在安装箱内部且与喷气管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外部的卷轮及缠绕设置在卷轮外部的软管,软管上端与喷气管相连通,软管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面,若干个等距嵌接在软管外部的喷头组件,所述底板和安装箱内部共同安装有隔离组件。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头组件包括嵌接在软管外部的圆管、滑动连接在圆管外部的顶柱,且顶柱外壁和圆管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圆管内腔靠近其端部侧固定连接有环状阀片,顶柱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环状阀片配合的盘状堵片。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箱腔壁下部开口的条状收纳盒、折叠放置在条状收纳盒内部的阻燃布及固定连接在底板上端面且位于条状收纳盒正下方的堵块,且阻燃布下部固定连接在堵块上端面。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箱下端面用于对底
板阻挡限位的挡板、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安装箱侧部的管筒、滑动连接在管筒内部的活塞,活塞侧端面和挡板上端面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箱远离安装板的一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与喷气管对应的L形杆,L形杆竖向段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外部周向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拨流片。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L形杆竖向段远离安装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片,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拨动弹性片的拨块。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配重条。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气管上部连通有进气管。
[00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缠绕在卷轮外部的软管快速展开将喷头组件纵向排布,从而能够在储能舱中起火时从不同高度向储能舱中喷出七氟丙烷,使得七氟丙烷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充斥到储能舱内部,提高灭火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板下落带动阻燃布展开将储能舱内部起火的电池簇隔离开,避免了火源出现蔓延的情况,便于灭火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箱侧视视角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展开式灭火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中的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头组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储能舱本体;2、安装板;3、展开式灭火机构;31、安装箱;32、喷气管;33、触发单元;331、挡板;332、管筒;333、活塞;334、连接杆;34、底板;35、卷轮;36、软管;37、喷头组件;371、圆管;372、顶柱;373、复位弹簧;374、环状阀片;375、盘状堵片;38、隔离组件;381、条状收纳盒;382、阻燃布;4、扇叶;5、拨流片;6、弹性片;7、拨块;8、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
装置,包括储能舱本体1和固定连接在储能舱本体1腔壁上的安装板2,安装板2远离储能舱本体1腔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展开式灭火机构3,展开式灭火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外部的安装箱31、若干个等距嵌接在安装箱31远离安装板2一侧壁板上的喷气管32、通过触发单元33设置在安装箱31底部的底板34,底板3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配重条,增加底板34的重量,使得底板34在下落时能够平稳竖直的下降,避免下降过程中出现晃动偏移的情况,若干个通过轮架固定连接在安装箱31内部且与喷气管32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外部的卷轮35及缠绕设置在卷轮35外部的软管36,软管36上端与喷气管32相连通,软管36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34上端面,若干个等距嵌接在软管36外部的喷头组件37,底板34和安装箱31内部共同安装有隔离组件38,喷气管32上部连通有进气管8。
[0025]请参阅图6,喷头组件37包括嵌接在软管36外部的圆管371、滑动连接在圆管371外部的顶柱372,且顶柱372外壁和圆管371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73,圆管371内腔靠近其端部侧固定连接有环状阀片374,顶柱372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环状阀片374配合的盘状堵片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储能舱本体(1)和固定连接在储能舱本体(1)腔壁上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远离储能舱本体(1)腔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展开式灭火机构(3);所述展开式灭火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外部的安装箱(31)、若干个等距嵌接在安装箱(31)远离安装板(2)一侧壁板上的喷气管(32)、通过触发单元(33)设置在安装箱(31)底部的底板(34)、若干个通过轮架固定连接在安装箱(31)内部且与喷气管(32)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外部的卷轮(35)及缠绕设置在卷轮(35)外部的软管(36);软管(36)上端与喷气管(32)相连通,软管(36)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34)上端面;若干个等距嵌接在软管(36)外部的喷头组件(37);所述底板(34)和安装箱(31)内部共同安装有隔离组件(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组件(37)包括嵌接在软管(36)外部的圆管(371)、滑动连接在圆管(371)外部的顶柱(372),且顶柱(372)外壁和圆管(371)内部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73),圆管(371)内腔靠近其端部侧固定连接有环状阀片(374),顶柱(372)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环状阀片(374)配合的盘状堵片(37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储能舱的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38)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利徐茂辉
申请(专利权)人:猛犸安全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