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49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口腔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马蹄形咬合片、握柄,握柄连接在马蹄形咬合片的弯曲部中轴线的外侧;马蹄形咬合片为多层包覆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指示层、聚合物包覆层、染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测量上下颌咬合接触时下颌位移信息的问题。位移信息的问题。位移信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口腔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广泛且稳定的咬合接触是牙齿行使咀嚼功能的前提,是维护口颌系统健康的关键。咬合接触过程中下颌早接触或咬合干扰会导致下颌不稳定移动,而咬合副功能的存在也会导致牙齿的咬合接触运动出现异常,从而可能导致口颌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紊乱,进而影响身心健康。为了能够准确判断上下牙齿的咬合情况,目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借助可染色的咬合纸。即,将咬合纸置于患者的上下牙列之间,让患者在要求的颌位关系下叩齿,医务人员根据牙齿咬合面留下的染色印迹判断咬合接触位置。结合不同厚度、颜色的咬合纸,判断咬合接触的分布和早接触、咬合干扰情况。
[0003]但是,目前的咬合纸只能给出上下牙齿的咬合接触范围,无法在痕迹上体现出咬合时上下颌的滑动情况,很难直观的给出咬合接触时下颌的位移信息。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检测牙齿咬合动态位移信息指示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测量上下颌咬合接触时下颌位移信息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包括马蹄形咬合片、握柄,所述握柄连接在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弯曲部中轴线的外侧;
[0006]所述马蹄形咬合片为多层包覆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指示层、聚合物包覆层、染色层。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两个条形部分的宽度为15

20mm,长度为25

40mm,马蹄形开口宽度为35

55mm;
[0008]所述握柄长度为20

30mm,宽度为20

30m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纤维指示层由纤维和塑性固形物组成,所述纤维为单层平行分布,分布走向与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条形部分的方向相同;
[0010]所述塑性固形物填充在所述纤维的周围形成稳定的静态封装结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纤维直径为20

100μm,分布间距为1

20μm,所述纤维含有荧光物质;
[0012]所述纤维材料为天然纤维、人造聚合物纤维、无机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塑性固形物的材料为硬蜡、蜂蜡、固体动物脂肪或凡士林的一种或几种;
[0013]所述塑性固形物与所述纤维的质量比的范围为0.1

0.2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聚合物包覆层为透明结构,其材料为聚乙
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有机硅聚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合物包覆层的厚度为2

50μm。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优选方式,所述染色层包括塑性固形物和油溶性可食用色素,所述可食用色素将所述塑性固形物的表面着色,所述塑性固形物的材料为硬蜡、蜂蜡、固体动物脂肪或凡士林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染色层的厚度为20

200μm。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将咬合指示片置于下颌牙齿的合面,覆盖检测区域,令上、下牙齿自然咬合;
[0017]步骤二,咬合后咬合指示片的染色层将上、下牙齿的咬合面接触点或区域染色,同时纤维层的各条纤维之间形成不均匀的间隙,取下咬合指示片获得牙齿上和咬合指示片上的咬合印记;
[0018]步骤三,观察并记录步骤二中获得的咬合印记,根据观察结果获得咬合接触时下颌的位移信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优选方式,步骤三中,获取咬合接触时下颌的位移信息包括,根据上、下牙齿的染色情况判断牙齿间的咬合点位置、范围,根据纤维层的各条纤维之间的间距及纤维走向变化,判断咬合滑动发生的牙齿接触点位置以及滑动的距离和滑动方向。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优选方式,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纤维层的各条纤维之间的间距及纤维走向。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优选方式,荧光显微镜的放大倍率为40

1000倍。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判断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片及其使用方法,利用纤维在受力过程中产生的滑移和取向,准确确定下颌在咬合接触过程中是否存在移动,并确定咬合接触的位置和滑移方向。采用有荧光纤维提高观测的准确程度,利用聚合物包覆层作为保护层,同时利用染色层对齿面咬合位置进行标记,进而将纤维指示结果与牙齿咬合面染色标记联系起来,提高诊断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0024]在使用过程中,将指示片中心与牙列中线对齐,令上下颌咬合,经咬合后只有牙齿咬合面在咬合接触时的滑移才改变纤维间的相对距离和纤维走向,而向下的压力不会,纤维周围的塑性固形物很好保持了纤维受力变化后的形态,从而在本专利技术上留下了下颌咬合时的位移信息。
[0025]本专利技术可提高对咬合不良、咬合干扰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马蹄形咬合片的多层包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其中,1.马蹄形咬合片,2.握柄,3.纤维指示层,4.聚合物包覆层,5.染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包括马蹄形咬合片1、握柄2,握柄2连接在马蹄形咬合片1的弯曲部中轴线的外侧,马蹄形状的咬合片适应口型能确保覆盖所有牙齿的范围,使用时手持握柄2将马蹄形咬合片1放入口腔覆盖下颌牙齿的合面即可。
[0033]马蹄形咬合片1的具体结构为多层包覆状,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指示层3、聚合物包覆层4、染色层5,即马蹄形咬合片1的芯部为纤维指示层3,在纤维指示层3的外侧包裹有聚合物包覆层4,在聚合物包覆层4的外侧包裹有染色层5,包覆结构完成后其外形最终形成一个马蹄形片状结构。
[0034]在具体尺寸方面,如图1所示,马蹄形咬合片1的两个向外伸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蹄形咬合片、握柄,所述握柄连接在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弯曲部中轴线的外侧;所述马蹄形咬合片为多层包覆结构,由内向外分别为纤维指示层、聚合物包覆层、染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两个条形部分的宽度为15

20mm,长度为25

40mm,马蹄形开口宽度为35

55mm;所述握柄长度为20

30mm,宽度为20

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指示层由纤维和塑性固形物组成,所述纤维为单层平行分布,分布走向与所述马蹄形咬合片的条形部分的方向相同;所述塑性固形物填充在所述纤维的周围形成稳定的静态封装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直径为20

100μm,分布间距为1

20μm,所述纤维含有荧光物质;所述纤维材料为天然纤维、人造聚合物纤维、无机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塑性固形物的材料为硬蜡、蜂蜡、固体动物脂肪或凡士林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塑性固形物与所述纤维的质量比的范围为0.1

0.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向测量牙齿咬合接触稳定性的咬合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覆层为透明结构,其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梅孟庆男沙鑫家李芳林媛刘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