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46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该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端子板位于端盖的一侧且覆盖电极引出孔,并且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第一固定件,被配置为与端盖连接且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凸缘,第一凸缘朝靠近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凸缘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耐热件,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耐热件位于第一凸缘与电极端子之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提高了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间的密封可靠性。间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电池单体作为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包括有端盖、壳体、电极组件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电端盖盖合于壳体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端盖上可以设置有如电极端子等的功能性部件,电极端子一般穿设于端盖上所设的通孔与电极组件电连接,而电池单体内部还装有电解液,为避免电解液泄漏,需要在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密封件以进行密封。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的密封性,是保障电池安全性的重要关键。因此,进一步地,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常使用凝固的塑胶来固定电极端子和端盖,以使得位于两者之间的密封件保持一定的压缩量,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包括:端盖,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板,所述端子板位于所述端盖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并且所述端子板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与所述端盖之间;第一固定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端盖连接且包围所述端子板,以将所述电极端子固定在所述端盖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位于所述端子板的远离所述端盖的一侧;耐热件,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
[0006]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端盖组件,其端盖与电极端子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对端盖与电极端子的相邻结合面进行密封,且其端盖连接有第一固定件包围端子板,以将电极端子固定在端盖上;该第一固定件包括有位于端子板的远离端盖的一侧的第一凸缘,且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设置有位于第一凸缘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耐热件。由于耐热件在其最高耐热温度以下的受热条件下结构不易被破坏,其形状、尺寸变化较小,而第一固定件与端盖连接后位置即固定,因此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始终至少间隔有耐热件的厚度,也就是耐热件限制了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也就可以尽可能地使得电极端子相对端盖之间的配合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对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固定作用更可靠,降低了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以此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000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一般情况下,如
电极端子在焊接及化成等过程中产生热量,电极端子的表面及周围环境温度在200℃至300℃之间,选用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的耐热件,可以更好地限制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可靠性更高,从而进一步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性。
[000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无论耐热件的材料包括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均能满足耐热件在温度升高的场景中形变量小的应用需求,以用于设置在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限制端子板向靠近第一凸缘的方向移动的距离,从而降低温升对电极端子的位置的影响,减小密封件的压缩量的变化,进而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同时,还能起到绝缘作用,以避免电极端子与第一凸缘之间发生电导通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端子板,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电极端子彼此隔开。通过设置第二固定件,使第二固定件至少部分地包围端子板并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能够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与端盖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为所述耐热件。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之间的间距更稳定,电极端子能够向靠近第一固定件的方向移动的距离范围更小,也就更好地保障了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00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体设置,所述耐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电极端子之间且所述第二固定件包围所述耐热件。由于电极端子的可移动方向即沿电极引出孔的轴向,因此,限制电极端子相对第一凸缘的移动距离,关键在于将耐热件设置于第一凸缘与电极端子之间,这种情况下,耐热件与第二固定件分体设置,第二固定件的选材范围更广,更便于实现对各部件的连接,且第二固定件以包围端子板和耐热件、将第一固定件与电极端子彼此隔开的形式设置,将第一固定件、耐热件及电极端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使其彼此之间不易发生分离或松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电极端子与端盖的固定作用,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容纳槽,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通过在第二固定件的位于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的部分设置容纳槽,使至少部分耐热件嵌设于该容纳槽内,更便于实现利用第二固定件将至少部分耐热件包围,以增强耐热件与第一凸缘及端子板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耐热件在第一凸缘与端子板间偏移、晃动而影响整体结构稳定性。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所述容纳槽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之间的部分,以使所述耐热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端子板。通过将该容纳槽设置为贯穿第二固定件位于第一凸缘与端子板之间的部分的通孔,使耐热件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凸缘与端子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极端子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从而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为环状结构。通过将耐热件设置为环状结构,可以使得电极端子整体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的轴线偏移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耐热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耐热件沿环绕所述电极端子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通过沿环绕电极端子的轴线的方向间隔设置多个耐热件,一方面,能够实现限制电极端子整体相对第一凸缘的可移动距离均相同,避免出现电极端子的轴线偏移的情况,以更好地保障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配合,提高电极端子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耐热件的用料,从而节省制成耐热件的经济成本。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朝远离所述端子板的方向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100),包括:端盖(2),设置有电极引出孔;电极端子(1),所述电极端子(1)包括端子板(12),所述端子板(12)位于所述端盖(2)的一侧且覆盖所述电极引出孔,并且所述端子板(12)的外周面凸出于所述电极引出孔的内壁;密封件(3),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电极端子(1)与所述端盖(2)之间;第一固定件(4),被配置为与所述端盖(2)连接且包围所述端子板(12),以将所述电极端子(1)固定在所述端盖(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4)包括第一凸缘(41),所述第一凸缘(41)朝靠近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凸缘(41)位于所述端子板(12)的远离所述端盖(2)的一侧;耐热件(5),沿所述电极引出孔的轴向,至少部分所述耐热件(5)位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电极端子(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至少耐300℃温度不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的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陶瓷、聚苯并咪唑、聚酰亚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端盖组件(10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6),所述第二固定件(6)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端子板(12),所述第一固定件(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6)与所述电极端子(1)彼此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6)为所述耐热件(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组件(100),其中,所述耐热件(5)与所述第二固定件(6)分体设置,所述耐热件(5)设置于所述第一凸缘(41)与所述电极端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雄赵宾俞丁山齐聪成杜航李鹏飞李英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