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4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一种盖板组件,顶盖片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顶盖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由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固定部围设于安装孔外周,固定部用于固定极柱;固定部包括直边段、折弯段以及翻折段,直边段沿安装孔轴向延伸;翻折段靠近第一端并朝向安装孔中心翻折,翻折段用于扣住极柱;直边段与翻折段之间以折弯段衔接;折弯段设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电芯以及电池壳体,电芯安装于电池壳体内,盖板组件用于封盖电池壳体,极柱与电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折弯段上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折弯段以及翻折段的结构强度,增强翻折段扣住极柱的强度。极柱的强度。极柱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其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动力电池系统的提升及发展,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也在相应地在迅速提升,由于动力电池运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电芯性能的要求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电芯的工作性能成为了当前的主要研发趋势之一。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电池的盖板组件主要包括极柱、第一绝缘件、顶盖片、密封件以及第二绝缘件,在顶盖片上设有安装孔,将极柱安装在安装孔内,并利用第一绝缘件将极柱与顶盖片之间绝缘分隔,以防止极柱与顶盖片之间接触发生电连接。而在装配过程中,大多数的顶盖片都是通过翻折段扣住第一绝缘件以及极柱来进行固定,但是当密封件被压缩时,密封件会产生恢复原状的势能,并对极柱以及第一绝缘件进行挤压,极柱以及第一绝缘件受到来自密封件的压力后,会将力传递到翻折段,而翻折段受到压力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翻折段无法很好地扣住第一绝缘件以及极柱,降低第一绝缘件以及极柱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其通过在折弯段设置加强部,以增强折弯段的抗弯能力,提高翻边的强度。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通过在盖板组件的顶盖片的折弯段设置加强部,以增强折弯段的抗弯能力,提高翻边的强度。
[0006]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顶盖片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顶盖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由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
[0008]固定部,固定部围设于安装孔外周,固定部用于固定极柱;固定部包括直边段、折弯段以及翻折段,直边段沿安装孔轴向延伸;翻折段靠近第一端并朝向安装孔中心翻折,翻折段用于扣住极柱;直边段与翻折段之间以折弯段衔接;折弯段设有加强结构。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申请的盖板组件,在折弯段上设有加强结构,从而在极柱安装在安装孔内,并由翻折段扣住极柱以固定的过程中,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折弯段以及翻折段的结构强度,增强翻折段扣住极柱的强度,并在受到密封件顶压的过程中,折弯段以及翻折段具有更强的结构承受来自密封件的压力,从而降低翻折段在承受压力过程中变形导致极柱脱落的风险。
[0011]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盖板组件、电芯以及电池壳体,电芯安装于电池壳体内,盖板组件用于封盖电池壳体,极柱与电芯电性连接。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申请的电池,通过采用上述的盖板组件,在折弯段上设有加强结构,从而在极柱安装在安装孔内,并由翻折段扣住极柱以固定的过程中,加强结构能够加强折弯段以及翻折段的结构强度,增强翻折段扣住极柱的强度,并在受到密封件顶压的过程中,折弯段以及翻折段具有更强的结构承受来自密封件的压力,从而降低翻折段在承受压力过程中变形导致极柱脱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中:1、顶盖片;11、固定部;111、直边段;112、折弯段;113、翻折段;114、抵接段;115、凸起部;2、极柱;3、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1,顶盖片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在顶盖片1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由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
[0024]该盖板组件还包括固定部11,固定部11围设在安装孔外周,该固定部11用于固定极柱2;固定部11包括直边段111、折弯段112以及翻折段113,直边段111沿安装孔轴向延伸;翻折段113靠近第一端并朝向安装孔中心翻折,翻折段113用于扣住极柱2;直边段111与翻折段113之间以折弯段112衔接;在折弯段112上设有加强结构。
[0025]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以极柱2朝向的方向为上,即顶盖片1的第一端为顶盖片1的上端面,顶盖片1的第二端为顶盖片1的下端面,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说明。
[0026]在顶盖片1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由上至下贯通顶盖片1。而在安装孔的外围设置有固定部11,固定部11能够用于固定极柱2,即当极柱2安装在安装孔内时,固定部11的直边段111与极柱2的径向外周面相对,而直边段111靠近第一端的端部与折弯段112连接,折弯段112远离直边段111的端部则与翻折段113连接,翻折段113朝向安装孔中心方向翻折后扣住极柱2,从而将极柱2固定在安装孔内。
[0027]在现有技术中,装配过程中,大多数的顶盖片1都是通过翻折段113扣住绝缘件以及极柱2来进行固定,但是当密封件3被压缩时,密封件3会产生恢复原状的势能,并对极柱2
以及绝缘件进行挤压,极柱2与绝缘件受到来自密封件3的压力后,会将力传递到翻折段113,而翻折段113受到压力的作用可能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翻折段113无法很好地扣住绝缘件以及极柱2,降低绝缘件以及极柱2的安装稳定性,存在极柱2以及绝缘段脱落的风险。
[0028]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折弯段112设有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能够通过加强折弯段112的结构强度从而加强整个固定部11的结构强度,增大固定部11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样,即使在装配以及使用过程中固定部11的折弯段112以及翻折段113不断承受密封件3的压力,也能有效降低折弯段112以及翻折段113的变形从而导致极柱2以及绝缘件脱落的风险。
[0029]进一步地,折弯段112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第三端远离安装孔,第四端靠近安装孔,第四端设有朝向安装孔方向凸出的凸起部115,凸起部115形成加强结构。
[003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折弯段112远离安装孔的端面为第三端,靠近安装孔的端面为第四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1),所述顶盖片(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顶盖片(1)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所述第一端贯通至所述第二端;固定部(11),所述固定部(11)围设于所述安装孔外周,所述固定部(11)用于固定极柱(2);所述固定部(11)包括直边段(111)、折弯段(112)以及翻折段(113),所述直边段(111)沿所述安装孔轴向延伸;所述翻折段(113)靠近所述第一端并朝向所述安装孔中心翻折,所述翻折段(113)用于扣住所述极柱(2)以阻止所述极柱(2)向所述第一端运动;所述直边段(111)与所述翻折段(113)之间以所述折弯段(112)衔接;所述折弯段(112)设有加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12)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远离所述安装孔,所述第四端靠近所述安装孔,所述第四端设有朝向所述安装孔方向凸出的凸起部(115),所述凸起部(115)形成所述加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112)朝向所述安装孔方向冲压形成所述凸起部(1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15)靠近所述安装孔方向的端面为第五端,所述第五端的一端贯通所述翻折段(113),所述第五端的另一端贯通所述直边段(1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