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献忠专利>正文

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45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在鼓风机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在鼓风机出风口上有引射管,引射管开口在吸入室中,吸入室入口接稻壳料斗,吸入室出口接输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一是稻壳不经风机,避免了稻壳对风机的磨损;二是进料斗口与地面齐平,便于稻壳转运到进料斗中;三是调节板可灵活调节稻壳的输送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用稻壳锅炉的一种稻壳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稻壳是一种生物质燃料,来源广,价格低,已广泛用做工业锅炉的燃料。但目前,大 多数燃稻壳锅炉的进料是通过风机将稻壳输送到锅炉炉膛中,采用这种输送方式,稻壳对 风机叶轮及风机机壳的磨损速度很快,风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两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稻壳燃料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在鼓风机 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在鼓风机出风口上有引射管,引射管开口在吸入室中,吸入室入口接 稻壳料斗,吸入室出口接输送管。 稻壳料斗中有送料调节板,在送料调节板外端接有调节杆,调节杆通过齿状定位 块定位。 在输送管上接有喷料嘴。 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一是稻壳不经风机,避免了稻壳对风机的磨损; 二进料斗口与地面齐平,便于稻壳转运到进料斗中;三是调节板可灵活调节稻壳的输送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在鼓风机l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2, 在鼓风机1出风口上有引射管5,引射管5开口在吸入室6中,吸入室6入口接稻壳料斗3, 吸入室6出口接输送管9 ;稻壳料斗3中有送料调节板4,在送料调节板4外端接有调节杆 7,调节杆7通过齿状定位块8定位;在输送管9上接有喷料嘴10。在地面11设安装坑,本 技术设在安装坑中。权利要求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鼓风机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在鼓风机出风口上有引射管,引射管开口在吸入室中,吸入室入口接稻壳料斗,吸入室出口接输送管。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稻壳料斗中有 送料调节板,在送料调节板外端接有调节杆,调节杆通过齿状定位块 定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管上接 有喷料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在鼓风机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在鼓风机出风口上有引射管,引射管开口在吸入室中,吸入室入口接稻壳料斗,吸入室出口接输送管。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一是稻壳不经风机,避免了稻壳对风机的磨损;二是进料斗口与地面齐平,便于稻壳转运到进料斗中;三是调节板可灵活调节稻壳的输送量。文档编号F23K3/02GK201513911SQ20092006604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许浦舟, 魏谭政 申请人:陈献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磨损稻壳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鼓风机[1]进风口上接有引风管[2],在鼓风机[1]出风口上有引射管[5],引射管[5]开口在吸入室[6]中,吸入室[6]入口接稻壳料斗[3],吸入室[6]出口接输送管[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谭政许浦舟
申请(专利权)人:陈献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