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带式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97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带式中冷器,涉及汽车冷却器技术领域,包括中冷器本体,中冷器本体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和出风腔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进风腔和出风腔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上下分布的流通管,固定套两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上下两侧均与流通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流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分布的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斜弧形导流板起到分流效果,导流套增大进风口径,利于进风快速进入到流通管内部,提高风的流速,纵隔板起到分流效果,便于进行均匀散热,且在流通管的外侧壁固定多个鳍片,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带式中冷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冷却器
,具体为一种管带式中冷器。

技术介绍

[0002]中冷器一般只有在安装了增压器的车才能看到。因为中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0003]目前,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增压中冷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制冷效果和动力性能,而且对于降低发动机的排放水平也是很有利的。目前国内载货车发动机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增压中冷机型,中冷器作为增压中冷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对整机性能影响很大。受车用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及安装位置的限制,中冷器一般都采用气冷却方式,置于汽车散热器前后,普遍采用管带式结构。一个好的中冷器不仅要求结构紧凑,传热性能好,而且要求进气阻力或压降小,而无论是中冷器的传热性能还是压力损失大小都与其内部空气流动情况密切相关。
[0004]事实上,中冷器内部气流的流动均匀性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目前管带式中冷器普遍存在流动分配不均匀问题。工作流体在流道之间的不均匀分配使换热器换热面积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大大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中冷器气室是对中冷器的气流进行分配的装置,如果中冷器气室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高温压缩空气集中在局部区域,使局部区域温度高而且流量大,其他区域温度低而且流量小,难以充分发挥中冷器的散热能力;内流场的不均匀会造成内温度场的不均匀,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影响中冷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带式中冷器,提高风的流速进行均匀散热,增强散热效果,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带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中冷器本体包括进风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和出风腔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进风腔和出风腔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上下分布的流通管。固定套两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上下两侧均与流通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流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分布的隔板。进风腔和出风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斜弧形导流板,两个固定套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与流通管一侧固定连接的导流套,多个流通管两两相邻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鳍片。
[0007]为了方便将进风腔和出风腔安装到固定套的两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管带式中冷器优选的,固定套两端的外侧壁与进风腔和出风腔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套,且相邻两个安装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套,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08]为了便于固定两个固定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管带式中冷器优选的,多个流通管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套一侧固定连接的加强板。
[0009]为了增强进风腔和出风腔的安装稳定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管带式中冷器优选的,进风腔和出风腔的外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加强套,且加强套与安装套通过螺钉连接。
[0010]为了便于和涡轮增压器的连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管带式中冷器优选的,进风管口和出风管口相背的一端均连通有外连接管。
[0011]为了方便固定管带式中冷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管带式中冷器优选的,位于下方加强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支撑固定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斜弧形导流板起到分流效果,导流套增大进风口径,利于进风快速进入到流通管内部,提高风的流速,纵隔板起到分流效果,便于进行均匀散热,且在流通管的外侧壁固定多个鳍片,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管带式中冷器的整体主视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进风腔的剖视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固定套和密封板的侧视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进风腔的侧视结构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安装套和密封套的侧视结构图。
[0019]图中:1、中冷器本体;101、固定套;1011、加强板;1012、密封板;102、流通管;103、隔板;104、鳍片;105、导流套;106、进风腔;1061、进风管口;1062、外连接管;1063、安装套;1064、密封套;107、出风腔;1071、出风管口;108、加强套;109、支撑固定座;2、斜弧形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管带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1,中冷器本体1包括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口1061和出风管口1071。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套101,两个固定套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上下分布的流通管102,固定套101两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12,且密封板1012的上下两侧均与流通管10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流通管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分布的隔板103。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斜弧形导流板2,两个固定套101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与流通管102一侧固定连接的导流套105,多个流通管102两两相邻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鳍片104。
[0022]本实施例中:多个流通管102的两端均与固定套101固定连接,且固定套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流通管102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密封板1012,进而增强固定套101与流通管102之间的密封性能。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分别安装到两个固定套101的另一侧,风从进风管口1061进入,斜弧形导流板2起到分流效果,导流套105增大进风口径,利于进风快速进入到
流通管102内部,提高风的流速,纵隔板103起到分流效果,便于进行均匀散热,且在流通管102的外侧壁固定多个鳍片104,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套101两端的外侧壁与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套1063,且相邻两个安装套1063之间设置有密封套1064,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0024]本实施例中:通过密封套1064,方便将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安装到固定套101的两端,密封套1064增强密封性能。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流通管10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与固定套101一侧固定连接的加强板1011。
[0026]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0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套101固定连接,进一步便于固定两个固定套101。
[0027]作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带式中冷器,包括中冷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本体(1)包括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所述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相背的一端分别连通有进风管口(1061)和出风管口(1071),所述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套(101),两个所述固定套(1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上下分布的流通管(102),所述固定套(101)两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12),且密封板(1012)的上下两侧均与流通管(10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流通管(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前后分布的隔板(103),所述进风腔(106)和出风腔(107)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斜弧形导流板(2),两个所述固定套(101)相背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与流通管(102)一侧固定连接的导流套(105),多个所述流通管(102)两两相邻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鳍片(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伟邢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嘉和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