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09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热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通过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设计若干供热组件,并在若干供热组件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若干供热组件的压力,实现对实际供热系统的检测模拟,并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中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实际供热系统可有效的避免经验测试,大大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的运行策略的精准性,同时也可根据实际供热系统模拟出不易出现的极端故障工况,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行的安全性。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热测试
,具体为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能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方式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集中供热热源。大型燃煤电厂热电联产供热系统高效、清洁超低排放且供热成本低,尤其适宜大规模集中供热系统。然而,在空间尺度上,现有大规模火电厂基地往往远离城市30~100公里,热负荷空间不匹配造成大量电厂低品位热量排空浪费,而城市内部又往往存在热源严重短缺局面,长距离供热输送的经济成本代价和安全性尤为重要。供热系统长输管线工程都是各省市防治大气污染、保障城镇居民供热的重要民生举措,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资金进行建设,一旦出现运行故障,影响面积大,并且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长距离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展开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故障应对手册,保障长距离供热系统的平稳运行。
[0003]目前长距离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通过设计院的前期设计进行初步制定,前期设计中通常采用通用的设计软件或仿真模拟软件,结合设计人员以往的设计经验,对长距离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故障工况进行理论计算,而后通过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长时间调试逐步进行运行策略的总结优化。
[0004]上述设计方法和运行策略的制定主要存在以下局限性:
[0005]1、系统的设计依赖于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需要运行人员凭经验确认相关经验参数,经验参数的选取对于系统的安全上下限、运行工况的设计具有一定影响,影响运行策略的精准性;
[0006]2、系统的运行方式、调节策略方面的研究较不充分,存在着较多的技术空白,对系统运行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历史数据依赖性强,并且难以预测一些极端的故障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实际长距离供热系统的故障检测精确度和运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包括若干供热组件、高频采集仪和上位机;若干供热组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供热回路,其中每个供热组件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高频采集仪的输入端,高频采集仪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
[0010]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若干供热组件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
[0011]进一步的,控制单元包括电动阀继电器、变频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电动阀继电器和变频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供热组件,电动阀继电器和变频器的输入端均连接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
[0012]进一步的,电动阀继电器和变频器通过电缆连接至供热组件。
[0013]进一步的,每个供热组件之间均通过PB管连接,所述PB管的检测端上设置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输入端连接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0014]更进一步的,流量计通过电缆连接至PB管的检测端。
[0015]进一步的,供热组件包括水泵和电动阀,所述电动阀装配在水泵的下游处,所述水泵的驱动端连接变频器,所述电动阀的驱动端连接至电动阀继电器。
[0016]优选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每个供热组件的上游处和下游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通过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设计若干供热组件,并在若干供热组件上设置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若干供热组件的压力,实现对实际供热系统的检测模拟,并将检测数据反馈至上位机中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实际供热系统可有效的避免经验测试,大大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的运行策略的精准性,同时也可根据实际供热系统模拟出不易出现的极端故障工况,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0019]进一步的,控制单元通过对供热组件的监控情况可实现了对供热组件的有效驱动,同时可通过模拟系统对实际供热系统进行驱动操作,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的安全性。
[0020]进一步的,电动阀继电器和变频器分别连接至供热组件,可有效的对供热组件进行远程驱动操作,实际供热系统可根据模拟系统操作对实际供热组件进行驱动,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运行策略的准确性。
[0021]进一步的,每个供热组件之间均通过PB管,可模拟实际供热系统形成长距离供热系统中的长距离热网结构。
[0022]进一步的,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设置在每个供热组件的上游处和下游处,可监测模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每组供热组件前后的压力,同时也可反馈至实际系统中进行压力数据的反馈,提高了实际供热系统运行策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中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模拟实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水泵;2

电动阀;3

压力传感器;4

流量计;5

PB管;6

高频采集仪;7

电动阀继电器;8

变频器;9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

上位机;11

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实际长距离供热系统的故障检测精确度和运行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0029]具体的,该长距离供热技术的供热检测模拟系统,包括若干供热组件、高频采集仪6和上位机10;若干供热组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供热回路,其中每个供热组件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供热组件、高频采集仪(6)和上位机(10);若干供热组件依次连接形成闭环供热回路,其中每个供热组件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3),所述压力传感器(3)的输出端连接高频采集仪(6)的输入端,高频采集仪(6)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若干供热组件的输出端,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技术热网的供热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动阀继电器(7)、变频器(8)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所述电动阀继电器(7)和变频器(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供热组件,电动阀继电器(7)和变频器(8)的输入端均连接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的输入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9)的输出端连接至上位机(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长距离供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树鑫蔡浩飞于龙包永胜程仁静姜楠张宝立贾莉王强苗玉姚国鹏白烨王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