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利用装置、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75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9
一种蒸汽利用装置、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启动余热发电机组可快速响应机组运行,避免焦炉余热锅炉过热器长时间处于干烧状态,同时还可及时回收工质,减少工质和能源浪费,且允许焦炉余热锅炉独立运行,实现了余热发电机组与焦炉余热锅炉之间灵活协调运行;同时可有效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回收工质和能量,适应系统暖管和储能的要求,实现余热发电机组最佳的启动方式;同时余热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焦炉余热锅炉负荷仅需降低20%的负荷运行即可实现余热发电机组解列停机,便于处理余热发电机组故障,满足焦炉余热锅炉连续运行要求并回收停机检修期间工质和能量。停机检修期间工质和能量。停机检修期间工质和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利用装置、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


[0001]本技术属于焦炉煤气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利用装置、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焦炉余热发电机组主要利用炼焦过程的高温烟气来加热给水产生蒸汽,以实现推动汽轮机组发电的目的。通常多台焦炉配置一台焦炉余热锅炉,而多台焦炉余热锅炉配置一台余热发电机组,因此余热发电机组负荷一般跟随焦炉负荷变化而变化。焦炉负荷一般较为稳定,当余热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检修时,余热锅炉仍按原有负荷生产,产生的蒸汽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其次,当余热发电机组启动停机时,通过调节锅炉过热蒸汽对空排气阀的方式。来实现锅炉压力、温度控制,以满足汽轮机发电机组启动停机要求。
[0003]当发电机组停机检修时,焦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不能直接利用,若汽轮轮发电机组未设置与之匹配的旁路装置,将导致蒸汽直接排放,也将造成环境污染及能源浪费等问题。其次,再热余热发电机组从暖管到暖机时间较长,余热锅炉蒸汽旁路装置设置不合理,也将造成再热器干烧损坏以及工质浪费。此外,在多炉对单机的情况下,若未设置合理的蒸汽母管及旁路装置,将无法单独解列某台锅炉或汽机,致使能源介质不能回收利用,机组效能不能发挥最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利用装置、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启动余热发电机组可快速响应机组运行,避免焦炉余热锅炉过热器长时间处于干烧状态,同时还可及时回收工质,减少工质和能源浪费,且允许焦炉余热锅炉独立运行,实现了余热发电机组与焦炉余热锅炉之间灵活协调运行;同时可有效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回收工质和能量,适应系统暖管和储能的要求,实现余热发电机组最佳的启动方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包括依次将焦炉余热锅炉出口与余热发电机组进口连接的第一主蒸汽支管和主蒸汽母管,还包括依次将焦炉余热锅炉再热器出口与余热发电机组进口连接的再热蒸汽(热段)支管和再热蒸汽(热段)母管,还包括依次将余热发电机组出口与焦炉余热锅炉再热器进口连接的再热蒸汽(冷段)母管和再热蒸汽(冷段)支管;
[0007]还包括将焦炉余热锅炉出口与焦炉余热锅炉再热器入口连通的第一锅炉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第一锅炉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一高旁阀第一高旁阀外连第一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将焦炉余热锅炉再热器出口与凝汽器入口连通的第一锅炉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第一锅炉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一低旁阀,第一低旁阀外连第二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入口端与主蒸汽母管非
端部连通、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出口端与再热蒸汽(冷段)母管非端部连通,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二高旁阀,第二高旁阀外连第三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入口端与再热蒸汽(热段)母管非端部连通、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出口端连接凝汽器入口,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二低旁阀,第二低旁阀外连第四降温降压单元;
[0008]第一主蒸汽支管上设有第二闸阀,再热蒸汽(热段)支管上设有第三闸阀,再热蒸汽(冷段)支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入口端与余热发电机组进口间的主蒸汽母管上设有第四闸阀,再热蒸汽(冷段)母管入口端与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出口端间的再热蒸汽(冷段)母管上设有第五闸阀。
[0009]优选的,第一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一高旁阀依次连接的第一高旁喷水调节阀和第一高旁喷水隔离阀。
[0010]优选的,第二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一低旁阀依次连接的第一低旁喷水调节阀和第一低旁喷水隔离阀。
[0011]优选的,第三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二高旁阀依次连接的第二高旁喷水调节阀和第二高旁喷水隔离阀。
[0012]优选的,第四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二低旁阀依次连接的第二低旁喷水调节阀和第二低旁喷水隔离阀。
[0013]一种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包括焦炉余热锅炉、余热发电机组和凝汽器,还包括蒸汽利用装置,蒸汽利用装置为本技术公开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
[0014]一种焦炉余热发电机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焦炉余热锅炉,还包括余热发电机组和凝汽器,还包括与各焦炉余热锅炉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蒸汽利用装置,蒸汽利用装置为本技术公开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
[0015]一种焦炉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包括相互并联的至少两个焦炉余热锅炉和一个干熄焦余热锅炉,还包括余热发电机组和凝汽器,还包括与各焦炉余热锅炉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蒸汽利用装置,蒸汽利用装置为本技术公开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还包括将干熄焦余热锅炉出口与主蒸汽母管入口端连通的第二主蒸汽支管,第二主蒸汽支管上设有第六闸阀;还包括将干熄焦余热锅炉出口与凝汽器入口连通的第二锅炉侧蒸汽旁路管道,第二锅炉侧蒸汽旁路管道上设有第三高旁阀,第三高旁阀外连第五降温降压单元。
[0016]优选的,第五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三高旁阀依次连接的第三高旁喷水调节阀和第三高旁喷水隔离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8](1)本技术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启动余热发电机组可快速响应机组运行,避免焦炉余热锅炉过热器长时间处于干烧状态,同时还可及时回收工质,减少工质和能源浪费,且允许焦炉余热锅炉独立运行,实现了余热发电机组与焦炉余热锅炉之间灵活协调运行;同时可有效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回收工质和能量,适应系统暖管和储能的要求,实现余热发电机组最佳的启动方式。
[0019](2)本技术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启动余热发电机组时,可快速响应机组运行,避免焦炉余热锅炉过热器长时
间处于干烧状态,同时还可及时回收工质,减少工质和能源浪费,且允许焦炉余热锅炉独立运行,实现了余热发电机组与焦炉余热锅炉之间灵活协调运行;同时有效缩短机组启动时间,回收工质和能量,适应系统暖管和储能的要求,实现余热发电机组最佳的启动方式。
[0020](3)本技术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余热发电机组发生故障时,焦炉余热锅炉负荷仅需降低20%的负荷运行即可实现余热发电机组解列停机,便于处理余热发电机组故障,满足焦炉余热锅炉连续运行要求并回收停机检修期间工质和能量。
[0021](4)本技术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当余热发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需要启动其他焦炉余热锅炉时,提高效率,实现快速启动其他焦炉余热锅炉。
[0022](5)本技术的焦炉和干熄焦余热发电机组,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当采用多个焦炉余热锅炉和一个干熄焦余热锅炉配套1台余热发电机组时,满足主蒸汽压力和温度应符合相关升温、升压曲线的要求,并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将焦炉余热锅炉(1)出口与余热发电机组(2)进口连接的第一主蒸汽支管(13)和主蒸汽母管(14),还包括依次将焦炉余热锅炉(1)再热器出口与余热发电机组(2)进口连接的再热蒸汽热段支管(11)和再热蒸汽热段母管(12),还包括依次将余热发电机组(2)出口与焦炉余热锅炉(1)再热器进口连接的再热蒸汽冷段母管(16)和再热蒸汽冷段支管(15);还包括将焦炉余热锅炉(1)出口与焦炉余热锅炉(1)再热器入口连通的第一锅炉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7),第一锅炉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7)上设有第一高旁阀(7

1),第一高旁阀(7

1)外连第一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将焦炉余热锅炉(1)再热器出口与凝汽器(3)入口连通的第一锅炉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18),第一锅炉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18)上设有第一低旁阀(10

1),第一低旁阀(10

1)外连第二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所述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入口端与主蒸汽母管(14)非端部连通、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出口端与再热蒸汽冷段母管(16)非端部连通,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上设有第二高旁阀(7

2),第二高旁阀(7

2)外连第三降温降压单元;还包括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20),所述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20)入口端与再热蒸汽热段母管(12)非端部连通、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20)出口端连接凝汽器(3)入口,汽机侧低压蒸汽旁路管道(20)上设有第二低旁阀(10

2),第二低旁阀(10

2)外连第四降温降压单元;所述第一主蒸汽支管(13)上设有第二闸阀(4

2),再热蒸汽热段支管(11)上设有第三闸阀(4

3),再热蒸汽冷段支管(15)上设有第一闸阀(4

1),所述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入口端与余热发电机组(2)进口间的主蒸汽母管(14)上设有第四闸阀(4

4),所述再热蒸汽冷段母管(16)入口端与汽机侧高压蒸汽旁路管道(19)出口端间的再热蒸汽冷段母管(16)上设有第五闸阀(4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余热发电机组蒸汽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温降压单元包括与第一高旁阀(7

1)依次连接的第一高旁喷水调节阀(6

1)和第一高旁喷水隔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世龙刘翔王海文王博一杨卓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