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073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它包括连排扩容器、除氧器、定排扩容器、氟塑钢水水换热器、加药沉淀池、污水泵、反渗透装置和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所述连排扩容器的顶部蒸汽管道与除氧器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的底部疏水管道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除氧器相连,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加药沉淀池的顶部入口相连,所述加药沉淀池的顶部接管与污水泵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水泵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解决了锅炉连排换热的强腐蚀和易结垢问题,同时对锅炉连排水进行回收。同时对锅炉连排水进行回收。同时对锅炉连排水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锅炉运行中,为不影响蒸汽品质,需要将汽包表层含盐分高的炉水连续不断地排出炉外,使炉水品质符合《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要求,对锅炉表面的连续污水排放称为锅炉连排。电厂运行中,锅炉连排先后进入连排扩容器和定排扩容器进行闪蒸,未闪蒸部分的高温污水对外排放。该运行方式不仅会造成工质损失,增加锅炉补水量,也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影响锅炉热经济性,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0003]为对锅炉连排进行余热回收,需在高盐分、高杂质、强腐蚀的环境下设置换热器。当前锅炉连排余热回收技术中,未能克服换热器换热管的材质选择难题,也未进行针对性设计。如采用常规换热器,在腐蚀和杂质影响下,换热管将迅速被腐蚀和堵塞,影响余热回收效果的同时,锅炉连排水还可能进入换热介质中,对换热介质产生污染。此外,当前技术多针对锅炉连排的余热利用环节,未能对水回收进行充分考虑;现有工艺直接自来水制备除盐水,由于自来水离子浓度较高,对除盐水制备过程中树脂等离子交换材料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经常切换模式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解决了锅炉连排换热的强腐蚀和易结垢问题,同时对锅炉连排水进行回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它包括连排扩容器、除氧器、氟塑钢水水换热器、加药沉淀池、污水泵、反渗透装置和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
[0007]所述连排扩容器的顶部蒸汽管道与除氧器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的底部疏水管道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热侧入口相连;
[0008]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冷侧出口与除氧器相连,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加药沉淀池的顶部入口相连,所述加药沉淀池的顶部接管与污水泵的入口连接;
[0009]所述污水泵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的入口相连,所述反渗透装置的出口与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的第一入口相连;
[0010]所述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的出口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包括氟塑钢换热管、端板、壳体、法兰封头;
[0012]所述壳体的两端与端板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封头与端板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端板上开设有换热管孔洞,所述氟塑钢换热管的两端穿过端板的换热管孔洞,所述氟塑钢换热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套。
[0013]进一步,所述端板上的换热管孔洞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0014]进一步,所述密封圈选用氟硅O型密封圈。
[0015]进一步,所述端板内开设2道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设置有2个。
[0016]进一步,所述氟塑钢换热管采用S304不锈钢无缝管或S316不锈钢无缝管,所述氟塑钢换热管的直径8~20mm,所述氟塑钢换热管的管壁厚度不大于1mm。
[0017]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隔板,所述氟塑钢换热管贯穿中隔板,所述中隔板的顶部与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8]进一步,所述管套与端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9]进一步,还包括定排扩容器,所述定排扩容器的入口接入锅炉定排水,所述定排扩容器的出口用于外排污水。
[002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1](1)氟塑钢换热管外表面由氟塑料涂敷,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和抗积灰性能;氟塑钢换热管与端板采用密封圈+管套形式进行密封和限位,能够有效释放热应力;壳体、端板、法兰封头采用法兰形式连接,氟塑钢换热管表面不易结垢且不发生化学反应,便于清洗;采用以上方式制成换热器,能够克服锅炉连排水强腐蚀和易结垢的问题,确保长时间安全可靠运行,从而有效回收锅炉连排余热。
[0022](2)锅炉连排水余热在连排扩容器进行回收,连排水进入定排扩容器不再闪蒸,减轻了定排扩容器的乏汽外排、白色烟羽现象,也降低了了外排污水的温度,避免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热污染。
[0023](3)加热的除盐水进入除氧器,可以提高电厂综合能量利用效率。
[0024](4)通过加药、沉淀、过滤等流程,回用部分锅炉连排水,起到了良好的节水作用。
[0025](5)反渗透处理水与自来水混合再进行除盐水制备,可中和反渗透处理水电导率高、自来水离子浓度高的缺点,有利于增加树脂等离子交换材料的使用时间,从而增加单个制水周期的产水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氟塑钢水水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锅炉连排水常规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它包括连排扩容器1、除氧器2、定排扩容器3、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加药沉淀池5、污水泵6、反渗透装置7和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
[0031]连排扩容器1的顶部蒸汽管道与除氧器2的顶部连接,连排扩容器1的底部疏水管道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热侧入口相连;
[0032]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冷侧出口与除氧器2相连,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热侧出口
与加药沉淀池5的顶部入口相连,加药沉淀池5的顶部接管与污水泵6的入口连接;
[0033]污水泵6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7的入口相连,反渗透装置7的出口与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的第一入口相连;
[0034]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的出口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冷侧入口连接;
[0035]定排扩容器3的入口接入锅炉定排水,定排扩容器3的出口用于外排污水。
[0036]锅炉连排水进入连排扩容器1闪蒸,闪蒸后剩余的连排水进入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降温后进入加药沉淀池5。经过加药处理并经一段时间静置后,使用污水泵6将加药沉淀池5上部清液打出,上部清液经过反渗透装置7后与自来水混合进入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
[0037]由于自来水离子浓度较高,对除盐水制备过程中树脂等离子交换材料产生不利影响,需要经常切换模式进行处理,但其电导率低。反渗透处理水中离子浓度很低、但电导率高。将自来水与反渗透处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再进入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制备除盐水,能够将两者问题进行中和,有利于增加树脂等离子交换材料的使用时间,从而增加单个制水周期的产水量。
[0038]处理得到除盐水作为冷侧换热介质进入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吸收锅炉连排水的余热而升温,升温后的除盐水进入除氧器2。
[003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排扩容器(1)、除氧器(2)、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加药沉淀池(5)、污水泵(6)、反渗透装置(7)和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所述连排扩容器(1)的顶部蒸汽管道与除氧器(2)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1)的底部疏水管道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热侧入口相连;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冷侧出口与除氧器(2)相连,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热侧出口与加药沉淀池(5)的顶部入口相连,所述加药沉淀池(5)的顶部接管与污水泵(6)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水泵(6)的出口与反渗透装置(7)的入口相连,所述反渗透装置(7)的出口与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的第一入口相连;所述离子交换除盐水制备系统(8)的出口与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的冷侧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塑钢水水换热器(4)包括氟塑钢换热管(41)、端板(42)、壳体(44)、法兰封头(45);所述壳体(44)的两端与端板(4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封头(45)与端板(42)通过法兰连接,所述端板(42)上开设有换热管孔洞,所述氟塑钢换热管(41)的两端穿过端板(42)的换热管孔洞,所述氟塑钢换热管(41)的端部设置有管套(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连排废水废热处理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42)上的换热管孔洞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毅钱军於祎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东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