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54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均设置于第一散热器的上方,第二底座的上端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第二热管的上端部分别嵌设于第二容置槽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上端壁上,第二散热器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且第二底座与第二散热器的下端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散热风扇固定于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迅速带走散热器的热量,有效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功率,有效解决了高功率散热的问题,能够满足高功率散热的需要,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现有的CPU散热器大多单独采用热管和风扇进行散热,散热器的散热功率较小,无法满足高功率散热的需要,从而无法保证CPU的温度被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工作范围内,因此,有必要提成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的CPU散热器单独采用热管和风扇进行散热,散热器的散热功率较小,无法满足高功率散热的需要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热管的外形均呈U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形均呈倒U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内设置,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内均设有导热液体介质,所述第一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底座的内侧壁凹设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热管的下端部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所述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热管的上端部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壁上,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设有一制热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壁设有一制冷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二底座和第二热管的上端部抵接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的下端壁抵接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均分别设有一导热硅脂层,且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下端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固定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上。
[0005]可选地,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的四个顶角分别凹设有一螺钉孔,所述第二底座的四个顶角分别凹设有一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所述螺钉孔,并旋于所述螺纹孔内设置。
[0006]可选地,还包括弹簧,所述紧固螺钉分别穿设于弹簧设置,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紧固螺钉的上端部和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抵接设置。
[0007]可选地,所述螺钉孔的上端部分别凹设有一限位槽,所述弹簧分别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设置,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紧固螺钉的上端部和限位槽的底部抵接设置。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均采用金属铜材质形成,且所述第一热管和第
二热管的外周壁均设有一镀镍层。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均采用金属铜材质形成,且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侧壁均设有一镀镍层。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间隔平行地凸设有多个散热片。
[001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散热器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第一热管的外形均呈U形结构设置,第二热管的外形均呈倒U形结构设置,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两端分别嵌设于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内设置,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内均设有导热液体介质,第一底座设置于第一散热器的下方,第一底座的内侧壁凹设有多个第一容置槽,第一热管的下端部分别嵌设于第一容置槽内设置,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均设置于第一散热器的上方,第二底座的上端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第二热管的上端部分别嵌设于第二容置槽内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上端壁上,第二散热器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设有一制热面,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壁设有一制冷面,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二底座和第二热管的上端部抵接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与第二散热的下端壁抵接设置,且第二底座与第二散热器的下端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散热风扇固定于第二散热器的上端壁上,从而使得散热器能够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可迅速带走散热器的热量,有效增加了散热器的散热功率,有效解决了高功率散热的问题,有效提高CPU的降温效果,使得该散热器能够满足高功率散热的需要,从而有效保证CPU的温度被控制在一个稳定的工作范围内,且该散热器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第一散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该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101、第二散热器102、第一热管103、第二热管104、第一底座105、第二底座106、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半导体制冷片辅助散热的高效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上端壁的两侧分别凹设有多个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热管的外形均呈U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热管的外形均呈倒U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两端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孔和第二插接孔内设置,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内均设有导热液体介质,所述第一底座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下方,所述第一底座的内侧壁凹设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热管的下端部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所述第二底座、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风扇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壁凹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热管的上端部分别嵌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上端壁上,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部设有一制热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下端壁设有一制冷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与第二底座和第二热管的上端部抵接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面与所述第二散热的下端壁抵接设置,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均分别设有一导热硅脂层,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下端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固定于所述第二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关华杨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洋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