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054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基底层,为带有消能台阶的边坡结构,是对原有取土场开挖取土而成;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表面,由原有取土场的表层种植土回覆而成,用于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排水沟,设置在取土场的周围,所述排水沟末端和消力池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取土场绿化效果差、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有利于形成抗蚀能力强的根土复合体,加强取土场的边坡防护和绿化。取土场的边坡防护和绿化。取土场的边坡防护和绿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建设生态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取土场是工程建设产生的裸漏开挖面,场区土质松散,短时间内植被很难成活、无法完全覆盖,造成取土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ZL201410064680.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的修复方法,通过在表面覆土改善土壤贫瘠的缺陷,但是由于场区表层土结构松散,漏水漏肥,不利于乔木生长;CN200610017846.1一种植物种基盘,采用基材、缓释肥和水制造而成,种子被播入种基盘内,并直接进入需要绿化的边坡,可使植被顺利生长。然而,通过上述种基盘培育的植物发挥水土保持作用需要较长时间,前期生态效益不明显;另外,对于常规容器种植的方法,容易出现植物根系窝根盘绕现象,影响根系固土效应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所述的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包括
[0005]基底层,为带有消能台阶的边坡结构,是对原有取土场开挖取土而成;
[0006]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表面,由原有取土场的表层种植土回覆而成,用于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
[0007]排水沟,设置在取土场的周围,所述排水沟末端和消力池相连通。
[0008]所述植物钉包括用于种植水平根型、复合根型乔木树种的菠萝形植物钉,以及用于种植垂直根型乔木树种的蜂窝煤形植物钉。通过在种植层内栽种不同类型的乔木,实现浅层土体和深层根系在土体空间分布的相互补充,交错分布,形成根系的网状结构,从而达到加固边坡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0009]所述菠萝形植物钉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种植块,所述种植块上方为用于填充种植土的第一种植区,所述第一种植区相对的第一外壳表面均布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开设有切根孔。
[0010]所述凸起结构的底面直径为3

5cm,所述切根孔的直径为1

2cm。
[0011]所述蜂窝煤形植物钉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为上下开口结构,且第二外壳的底部边缘与设置在其内腔中的种植筒相连,所述种植筒内为用于填充种植土的第二种植区。
[0012]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为两半式组合结构,且第一外壳的底部边缘与种植块、第二外壳的底部边缘与种植筒均为活动连接结构。方便拆开塑料外壳,向取土场移栽培育好的乔木树种,避免培育完成的根系受损。
[0013]所述种植土层内的水平根型、复合根型乔木树种与垂直根型乔木树种交错分布,
且乔木树种的间距为3m;所述草本植物设置在乔木树种之间。
[0014]本技术提供的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能够解决现有取土场绿化效果差、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其在取土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在取土场内回覆种植土层,并在种植土层内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上述乔木树种根系形态不同,随着植物的生长,场区内朝向不同方向的发达根系在地下形成了立体防护结构,有利于形成抗蚀能力强的根土复合体,加强了取土场的边坡防护和绿化。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
[0016]1)采用植物钉对乔木树种根系生长予以一定的干预,能够使乔木进入取土场后更好发挥根系的固土作用。将不同植物钉设置在工程边坡的坡脚、坡面、坡顶等位置,提高边坡稳定性。
[0017]2)水平根型、复合根型与垂直根型的树种搭配,使植物浅层根系与深层根系立体分布于坡面土层中,充分发挥空间互补效应。交错分布,形成根系的网状结构,通过相互配合,使松散的土体形成稳定的根土复合体。
[0018]3)草本开花植物有利于植物种的迁移,进而推动植物群落的演替发展。并且随着植物的生长,将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植物措施相比传统的工程措施具有节约工程成本、提高生态效益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省略各类植物)。
[0021]图3是图1中菠萝形植物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的俯视图(省略种植土和植物)。
[0023]图5是图1中蜂窝煤形植物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的俯视图(省略种植土和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所述的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包括:
[0026]基底层,为带有消能台阶的边坡结构,是对原有取土场开挖取土而成;
[0027]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表面,由原有取土场的表层种植土回覆而成,用于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
[0028]排水沟,设置在取土场的周围,所述排水沟末端和消力池相连通。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施工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30]实施例:华北地区河道治理工程
[0031]某河道治理工程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降雨量553.8mm。项目区地形为山地丘陵,土壤为褐土,没有明显障碍因素。取土场位于临近工程的河道岸边的阶地上,占地面积为0.6hm2,原占地类型为林地、草地,取土量为1.2万m3。为了改善取土场的生态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取土场生
态修复系统。
[0032]首先,剥离取土场现有的表层种植土,将其放置于取土场区上游或者进场道路一侧,在土堆周围用树桩拦挡,在土堆表面用防尘网覆盖,备用。
[0033]上述表层种植土的剥离厚度为林地30cm、草地19cm,其中场区原有的乔木移栽到周围空地用于绿化,低矮灌草与其根系随表层土一并挖出并堆放于取土场进场道路的一侧方便后期使用。
[0034]然后,如图1、2所示,在取土场开挖取土,将其整形成带有若干个消能台阶(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的边坡结构,形成基底层;并在取土场(即基底层)的上游和两侧开挖排水沟1,上述排水沟末端连接消力池。
[0035]取土场取土结束后,在基底层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剥离种植土(该剥离种植土为从原有取土场表层剥离的种植土),形成用于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的种植土层2。
[0036]上述用于养护乔木树种的植物钉包括用于种植水平根型、复合根型乔木树种的菠萝形植物钉3(见图3、4),以及用于种植垂直根型乔木树种的蜂窝煤形植物钉4(见图5、6)。
[0037]上述菠萝形植物钉3包括PP塑料材质的第一外壳31,其为上下开口结构的筒体,第一外壳3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种植块32,种植块32由营养土、肥料和胶结料的混合物制构成,其中,营养土、肥料、胶结料配比为80%~82%、15%~18%、2%~5%(以重量份计),上述肥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层,为带有消能台阶的边坡结构,是对原有取土场开挖取土而成;种植土层,设置在所述基底层表面,由原有取土场的表层种植土回覆而成,用于栽种草本植物和经植物钉完成养护的乔木树种;排水沟,设置在取土场的周围,所述排水沟末端和消力池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钉包括用于种植水平根型、复合根型乔木树种的菠萝形植物钉,以及用于种植垂直根型乔木树种的蜂窝煤形植物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土场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萝形植物钉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种植块,所述种植块上方为用于填充种植土的第一种植区,所述第一种植区相对的第一外壳表面均布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开设有切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土场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琳喻斌冯久成王小芳王洪梅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