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33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属于电机领域,降低了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本体、容纳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壳和用于安装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外壳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减振垫,所述外壳上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减振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减振垫配合以对所述减振垫径向定位。减振垫径向定位。减振垫径向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种常用的驱动元件,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转子会高速转动而使电机产生振动,若是安装电机的壳体与支撑壳体的底座之间存在装配误差,电机产生的振动会导致壳体与底座之间产生碰撞而出现噪音,尤其是在电动家具上,电机产生的噪音会极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降低了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包括电机本体、容纳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壳和用于安装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外壳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减振垫,所述外壳上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减振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减振垫配合以对所述减振垫径向定位。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垫在电机本体的轴向方向上被挤压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槽,所述减振垫上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以在滑槽的长度方向上定位所述减振垫。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凸筋,所述减振垫上设有卡槽,所述凸筋与所述卡槽在滑槽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以径向定位所述减振垫。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凸块,所述减振垫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在滑槽的长度方向相抵以径向定位所述减振垫。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垫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减振垫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抵的唇边。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形成所述第一开口。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自其中一个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电机本体上位于所述输出轴周围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减振垫上设有与所述多个限位槽配合的多个限位块。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的两端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底座的减振台。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振垫和所述减振台为硅胶件或橡胶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的电机组件,在外壳内设置有电机本体,电机本体能够向外输出动力,外壳能够将电机本体容纳在内,减少电机本体受到的外界干扰以保护电机本体,底座设置在外壳外用于保护、支撑外壳。电机本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可通过外壳传递到底座上,再由底座向外传递,为了降低电机本体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在底座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减振垫,能够减少外壳传递到底座上的振动,从而降低噪音。减振垫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外壳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上的两端,电机本体的动力在其轴向方向传递,将减振垫设置在这两个位置对电机本体产生的振动具有较好的削弱能力。
[0017]外壳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口,其中一个用于供其他设备或导线连接电机本体,另一个第一开口用于输出电机本体的动力,底座上对应外壳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减振垫上还设有通孔,限位结构能够与减振垫配合而对减振垫进行径向限位,使通孔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对齐,降低通孔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同心度误差。
[0018]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垫在电机本体的轴向方向上被挤压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减振垫的一侧与底座贴合,另一侧与外壳贴合,以避免减振垫与底座之间因存在间隙而在电机本体振动的作用下使减振垫与底座之间存在碰撞。
[001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槽,所述减振垫上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以在滑槽的长度方向上定位所述减振垫。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能够对减振垫进行限位,从而将减振垫限位在底座和外壳之间,以避免电机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减振垫自底座和外壳之间脱离而导致噪音和振动的加剧。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也限定了减振垫在底座和外壳之间的安装方向,同时滑槽也能够在自身的宽度方向上定位滑块以对减振垫进行定位。
[002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凸筋,所述减振垫上设有卡槽,所述凸筋与所述卡槽在滑槽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以径向定位所述减振垫。凸筋和卡槽在插接配合后能够限定减振垫在滑槽的长度方向的位置,结合滑槽对滑块的定位,以降低通孔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同心度误差。
[002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凸块,所述减振垫上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在滑槽的长度方向相抵以径向定位所述减振垫。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相抵,能够对减振垫在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定位,结合滑槽对滑块的定位,以降低通孔与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同心度误差。
[0022]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垫自所述第一开口伸入至所述外壳内,所述减振垫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相抵的唇边。伸入到外壳内的减振垫能够在第一开口和电机本体之间进行减振,降低了电机本体与外壳之间的振动,唇边对减振垫具有定位作用,降低通孔与第一开口的同心度误差,同时也降低了通孔与第二开口之间的同心度误差。
[002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盖合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形成所述第一开口。外壳可拆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而在外壳内拆装电机本体,并且当外壳拆分后,第一开口的侧部敞开,以便于减振垫与外壳的装配。
[002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自其中一个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外壳,所述电机本体上位于所述输出轴周围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减振垫上设有与所述多个限位槽配合的多个限位块。电机本体上设置输出轴的一端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较大,减振垫与这一端的
电机本体通过多个限位槽和多个限位块进行配合,提高了减振垫和电机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减振效果。
[002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的两端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底座的减振台。减振台能够对底座进行支撑,降低由外壳传递到底座,再由底座向外传递的振动,以进一步降低噪音。
[0026]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组件的爆炸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组件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组件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电机本体100、限位槽1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本体、容纳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壳和用于安装所述外壳的底座,所述外壳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上的两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减振垫,所述外壳上在电机本体轴向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减振垫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减振垫配合以对所述减振垫径向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垫在电机本体的轴向方向上被挤压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外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槽,所述减振垫上滑块,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以在滑槽的长度方向上定位所述减振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凸筋,所述减振垫上设有卡槽,所述凸筋与所述卡槽在滑槽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以径向定位所述减振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振功能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涛胡鹏扬陈绍华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