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27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包括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的池体以及对应出水端设置于池体的底部的排泥管,排泥管垂直于液体流向铺设,排泥管穿过池体且排泥管的出水口位于池体外部,排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泥水通过的通孔。本方案在使用时,可在池体的进水端排入已经投加凝聚剂的原水,并使得原水沿着池体的进水端向着出水端水平流动,之后絮状物会随着自身重力和水流的推动作用下蓄积在池体出水端的底部,最后絮状物会随着水流一并从各个通孔进入到排泥管中,并从排泥管的出水口处排到池体的外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淤泥累积对出水的水质和浊度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减少后续清洗清淤的难度和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


[0001]本技术属于平流沉淀池
,尤其涉及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平流沉淀池是指投加过凝聚剂的原水在矩形池内自进口至出口作水平流动的过程中,絮粒得以沉淀去除的水处理构筑物。平流式沉淀池的池型呈长方形,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过池子,从池的另一端流出。
[0003]目前,水厂平流沉淀池的排泥系统主要使用虹吸式排泥机,运行过程沉淀池出水端集水槽处一小段区域内排泥机无法吸到,日积月累淤泥积得又高又实,影响沉淀池出水浊度。只有在沉淀池放空清洗时,通过利用高压水枪持续冲洗很长时间才能冲散淤泥,该种方式极大地增加了人力、物力和用水量,造成较高的成本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平流沉淀池出水端排泥效果差,影响出水浊度以及增大后续清淤难度等问题,具有能够较好的排出沉淀池出水端淤泥,提高出水水质以及减少清淤成本的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包括:
[0007]池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
[0008]排泥管,对应所述出水端设置于所述池体的底部,所述排泥管垂直于液体流向铺设,所述排泥管穿过所述池体且所述排泥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池体外部,所述排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泥水通过的通孔。
[0009]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排泥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排泥管的两侧。
[0011]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位于所述出水端的底部设有排泥坑,所述排泥坑垂直于液体流向挖设,所述排泥管设置于所述排泥坑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排泥坑的侧壁为倾斜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管上各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平行。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排泥管有多条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池体出水端的底部。
[0015]进一步地,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泥管通断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泥管的出水口处。
[0016]进一步地,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启闭的气动装置。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的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在使用时,可在池体的进水端排入
已经投加凝聚剂的原水,并使得原水沿着池体的进水端向着出水端水平流动,之后絮状物会随着自身重力和水流的推动作用下蓄积在池体出水端的底部,最后絮状物会随着水流一并从各个通孔进入到排泥管中,并从排泥管的出水口处排到池体的外部。本方案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好的清除池体出水端的淤泥,避免淤泥累积对出水的水质和浊度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减少后续清洗清淤的难度和降低成本,更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优选实施方式截面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2]10、池体;101、进水端;102、出水端;20、排泥管;30、排泥坑;301、倾斜面;40、控制阀;50、气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4]本技术参照图1

图2所示,包括设有进水端101和出水端102的池体10以及对应所述出水端102设置于所述池体10的底部的排泥管20,所述排泥管20垂直于液体流向铺设,所述排泥管20穿过所述池体10且所述排泥管20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池体10外部,所述排泥管20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泥水通过的通孔。本方案在使用时,可在池体10的进水端101排入已经投加凝聚剂的原水,并使得原水沿着池体10的进水端101向着出水端102水平流动,之后絮状物会随着自身重力和水流的推动作用下蓄积在池体10出水端102的底部,最后絮状物会随着水流一并从各个通孔进入到排泥管20中,并从排泥管20的出水口处排到池体10的外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较好的清除池体10出水端102的淤泥,避免淤泥累积对出水的水质和浊度造成影响,同时还能够减少后续清洗清淤的难度和降低成本,更加方便省力。
[002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26]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2所示,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排泥管2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多个通孔能够均与的开设在排泥管20上,由此使得沿着水流方向流至排泥管20的泥水均能够从通孔流入至排泥管20中,清淤效果更佳,更均匀,进而提高出水水质。
[002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2所示,所述池体10位于所述出水端102的底部设有排泥坑30,所述排泥坑30垂直于液体流向挖设,所述排泥管20设置于所述排泥坑30内。通过排泥坑30的设置,由于排泥坑30为凹陷槽体,该结构设计能够先对沉淀在池体10底部的絮状物进行收集堆积,以便后续排泥坑30中的排泥管20能够更加方便快速的将收集好的絮状物排出,提高排淤的效率和清淤效果。
[0028]结合上述排泥坑30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排泥坑30的侧壁为倾
斜面301。通过倾斜面301的设置,能够对池底的絮状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其能够沿着倾斜面301移动,最终落入到排泥坑30底部并通过排泥管20排出。该结构能够更快的将絮状物收集至排泥坑30中,进而提高后续的排泥管20的排淤效率,提高出水水质。
[0029]结合上述排泥坑30倾斜面301的设置,所述排泥管20上各所述通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倾斜面301的倾斜方向平行。通过上述设置,使得通孔正对着倾斜面301,絮状物在水流和自身重量的作用下会沿着倾斜面301移动,最后能够快速的通过通孔流入到排泥管20中,减少泥水进入排泥管20的难度,提高了清淤的效率。
[003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

图2所示,所述排泥管20有多条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池体10出水端102的底部。通过增加排泥管20的数量,能够使得多条排泥管20同时进行泥水排出动作,增加排淤的效率,避免絮状物在池体10底部累积,导致后续清除困难。
[0031]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泥管20通断的控制阀40,所述控制阀40分别设置于所述排泥管20的出水口处。通过控制阀40的设置,当平流沉淀池运行一定时间周期之后,工作人员能够手动控制控制阀40的打开,由此来进行池体10底部排淤动作,可以防止排泥管20长期打开造成水流出浪费,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人员维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0),设有进水端(101)和出水端(102);排泥管(20),对应所述出水端(102)设置于所述池体(10)的底部,所述排泥管(20)垂直于液体流向铺设,所述排泥管(20)穿过所述池体(10)且所述排泥管(20)的出水口位于所述池体(10)外部,所述排泥管(20)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泥水通过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排泥管(2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排泥管(20)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泥装置功能的平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0)位于所述出水端(102)的底部设有排泥坑(30),所述排泥坑(30)垂直于液体流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成何辉全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佛水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