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27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包括:车体(1)、牵引机构(2)、升降机构(3)、控制系统(4)、手持控制器(5),其中:所述车体(1)中部布置安装牵引机构(2),所述车体(1)前侧两端布置升降机构(3),所述控制系统(4)安装在车体左侧面板上,所述手持控制器(5)用于遥控操作牵引装置,所述牵引机构(2)与直升机牵引轮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置不同形式的牵引钩,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直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持控制器进行操作,操作简单安全,最少一人即可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领域,涉及一种新型直升机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直升机机场短距离牵引、转运主要依靠人力或一些牵引装置拉动牵引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牵引效率低:通过人力实现直升机短距离转运费时费力;转向不灵活:牵引设备通过拉动牵引杆实现直升机牵引,造成转向半径大,不利于狭小空间牵引、转运作业;安全性低:牵引设备通过牵引杆与直升机连接,在牵引过程中进行制动会产生二次撞击或偏离航向,存在安全隐患,容易损坏直升机。综上分析,现有直升机在机场短距离移动时浪费人力、时间,风险较大,作业效率低,严重时还会影响直升机正常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操作简单、操作安全、转向灵活、单人遥控操作、能够牵引不同型号直升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
[0005]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包括:车体1、牵引机构2、升降机构3、控制系统4、手持控制器5,其中:
[0006]所述车体1中部布置安装牵引机构2,所述车体1前侧两端布置升降机构3,所述控制系统4安装在车体左侧面板上,所述手持控制器5用于遥控操作牵引装置,所述牵引机构2与直升机牵引轮对接。
[0007]所述车体1包括:车底架101、罩体102、前驱动轮103、铲板104、后轮机构105
[0008]所述车底架101由驱动轮安装板106、纵梁107、前横梁113、中间横梁114、后横梁109焊接而成,罩体102安装在车底架101上,前驱动轮103安装在车底架101前端下方,铲板104与车底架101连接,后轮机构105与车底架101两侧纵梁尾部连接。
[0009]所述升降机构3为电动式或液压式升降机构。
[0010]所述直升机牵引装置还包括总控制器404,位于车体内部,作为直升机牵引装置的控制上位机。
[0011]还包括:
[0012]电池组6,设置于罩体下方,车体中部,为所述直升机牵引装置供电。
[0013]电源逆变器7,设置于罩体下方,提供场地所需的220V交流电。
[0014]前照灯8,设置于车体前端,为工作场地提供夜间照明;
[0015]磁吸式工作灯9,吸附于罩体表面,所述直升机牵引装置工作时亮起;
[0016]工具箱10,设置于车体车底架两侧纵梁上,存放灭火器、维修工具等;
[0017]供电总开关11,设置于罩体一侧面,是直升机牵引装置的总开关;
[0018]急停开关12,设置于罩体一侧面,用于紧急情况切断直升机牵引装置电源。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通过配置不同形式的牵引钩,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直升机;本技术通过手持控制器进行操作,操作简单安全,最少一人即可操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车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牵引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1车体,2牵引机构,3升降机构,4控制系统,5手持控制器,6电池组,7电源逆变器
[0026]101车底架,102罩体,103前驱动轮,104铲板,105后轮机构,106驱动轮安装板,107纵梁,108连接轴,109后横梁,110胶辊,111底板,112花纹板,113前横梁,114中间横梁
[0027]201拉紧电缸,202导向装置,203导向柱,204导向柱座,205连接杆,206牵引钩
[0028]301升降电缸,302销轴,303后轮连接轴
[0029]401拉紧电缸控制器,402升降电缸控制器,403行走电机控制器,404总控制器
[0030]1021前罩体,1022中间罩体,1023电缸罩体,1024箱体,1025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该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直升机牵引装置,图1至图4为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直升机牵引装置包括车体1、牵引机构2、升降机构3、控制系统4、手持控制器5图中未表示,其中:
[0033]牵引装置车体1包括车底架101、罩体102、前驱动轮103、铲板104、后轮机构105,罩体102设置在车底架101上,用于防护牵引装置内部安装的电池组、电缸、控制器等元器件,前驱动轮103安装于车底架前部驱动轮安装板106上,为牵引装置提供前进、后退驱动力及转向功能。后轮安装于车底架两侧纵梁107尾端,用连接轴108连接,后轮机构105可以绕连接轴108转动,铲板104安装于车底架101后横梁109上。所述铲板104包括胶辊110、底板111、花纹板112,花纹板具有防滑作用。
[0034]牵引机构2设置在车底架101上,包括拉紧电缸201、导向装置202、导向柱203、导向柱座204、连接杆205、牵引钩206,拉紧电缸201尾部与车底架前横梁113连接,导向柱203安装于车底架中间横梁114和后横梁109之间,通过导向柱座204固定,导向柱座204固定在中间横梁114和后横梁109上,导向装置202安装于导向柱203上,沿导向柱203纵向移动,连接杆205一端与导向装置202通过关节轴承207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208与牵引钩206连接,牵引钩206另一端与直升机牵引轮连接,将牵引轮拉至铲板104上。所述牵引钩206有不同形式,用于牵引不同型号直升机。
[0035]升降机构3安装在车底架101两侧纵梁107后部,包括升降电缸301、销轴302、后轮连接轴303,升降电缸301尾部通过销轴302与车底架101纵梁107连接,另一端通过后轮连接轴303与后轮机构105连接,通过升降电缸301活塞杆的伸缩实现车体1的升降,从而实现直升机牵引轮的举起和放下。
[0036]控制系统4包括拉紧电缸控制器401、升降电缸控制器402、行走电机控制器403、总
控制器404图中未表示。
[0037]将牵引钩206与直升机牵引轮连接,通过控制手持控制器5控制牵引机构将牵引轮拉至车底架的铲板上,通过控制手持控制器5控制升降机构将牵引轮举起,通过控制手持控制器5操作牵引装置牵引直升机前进、后退、转向。本技术通过手持控制器进行操作,操作简单安全,最少1人即可操作。
[0038]所述车体中的罩体102采用钣金结构包括前罩体1021、中间罩体1022、升降电缸罩体1023,前罩体1021和中间罩体1022采用铰接结构与车体1连接,升降电缸罩体1023包括箱体1024和箱盖1025组成,箱盖与箱体采用铰接结构连接,箱体可以作为工具箱使用用于存放灭火器和维修工具。
[0039]所述牵引装置由电池组6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牵引机构(2)、升降机构(3)、控制系统(4)、手持控制器(5),其中:所述车体(1)中部布置安装牵引机构(2),所述车体(1)前侧两端布置升降机构(3),所述控制系统(4)安装在车体左侧面板上,所述手持控制器(5)用于遥控操作牵引装置,所述牵引机构(2)与直升机牵引轮对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车底架(101)、罩体(102)、前驱动轮(103)、铲板(104)、后轮机构(105);所述车底架(101)由驱动轮安装板(106)、纵梁(107)、前横梁(113)、中间横梁(114)、后横梁(109)焊接而成,罩体(102)安装在车底架(101)上,前驱动轮(103)安装在车底架(101)前端下方,铲板(104)与车底架(101)连接,后轮机构(105)与车底架(101)两侧纵梁尾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升机牵引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思建康日舜赵良洁李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郑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