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17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在建筑物外围增设占地面积大及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包括垂直连接于下层楼板边缘的立柱和水平连接于上层楼板边缘的横梁,立柱与横梁固定连接,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联系梁,横梁的外端部连接有用于施工电梯直接附墙连接的第二联系梁,第一联系梁和第二联系梁构成用于承载转运的联系梁。在上层楼板边缘与下层楼板边缘之间设置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也使得材料的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对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大空间、大跨度、大悬挑、跃层柱、内收等复杂要求,这些结构形式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性能,还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度。然而,由于内收结构的存在,建筑外立面不在一个铅锤面,这就给施工电梯的设置带来了困难。内收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的某些结构部位向内收缩或向上下错位的结构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建筑空间使用上的要求而设计的。这种结构形式给施工电梯的设置带来了不少困难,因为电梯需要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围,但内收结构位置上的墙体不适合作为电梯附墙。
[0003]为了减少后期因施工电梯设置在结构内部造成的收边收口工作量,施工电梯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外围,这就需要在建筑物外围增设临时钢结构,用作施工电梯附墙。
[0004]现有电梯附墙存在以下缺点:
[0005]占地面积大,临时钢结构一般需要在建筑物外围增设,占用了一定的地面面积,影响建筑物周边的交通和人员流动。在建筑物外围增设需要较大的材料和人力资源来搭建,造价较高,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以解决在建筑物外围增设占地面积大及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包括垂直连接于下层楼板边缘的立柱和水平连接于上层楼板边缘的横梁,立柱与横梁固定连接,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联系梁,横梁的外端部连接有用于施工电梯直接附墙连接的第二联系梁,第一联系梁和第二联系梁构成用于承载转运的联系梁。在上层楼板边缘与下层楼板边缘之间设置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也使得材料的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
[0009]进一步地,第一联系梁和第二联系梁垂直于横梁。第一联系梁和第二联系梁将横梁的荷载均匀地传递到横梁及立柱上,避免了荷载集中在某一点的情况,可以减小局部应力,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地,立柱、横梁和联系梁采用H型钢。高强度和刚性,H型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可以有效地抵抗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荷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节约钢材,H型钢的截面形状比传统的方钢或圆钢更为合理,可以在保证强度和
刚度的前提下减少使用钢材的数量,从而节约材料成本;容易加工和安装:H型钢的形状和尺寸都比较规则,容易进行切割、焊接和安装,可以节省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0011]进一步地,立柱与横梁焊接。立柱与横梁采用焊接连接方式,连接点处的刚性可以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高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焊接连接方式可以使连接点的强度与材料本身的强度相同或更高,因此可以提高承载能力。
[0012]进一步地,在下层楼板位置设置埋件,两根立柱与埋件采用角焊缝焊接连接,联系梁与横梁刚接。通过在下层楼板位置设置埋件,可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两根立柱与埋件采用角焊缝焊接连接,连接强度可靠,能够有效地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4]1.占地面积小,该结构方案的设置不需要额外占用地面面积,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流动造成影响。
[0015]2.稳定性强,立柱和横梁通过固定连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能够有效地承载施工电梯的重量和施工人员的负荷,安全性能较高。
[0016]3.节省造价,该结构方案使用钢材和连接件等材料较少,制造和安装成本相对较低,可节省造价。
[0017]综上所述,在上层楼板边缘与下层楼板边缘之间设置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也使得材料的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内收式建筑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图。
[0020]图中:10、附墙钢框架结构;11、立柱;12、横梁;13、联系梁;131、第一联系梁;132、第二联系梁;21、下层楼板;22、上层楼板;31、导轨架;32、梯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阅图1,该内收式建筑结构包括下层楼板21和相对于下层楼板21内收的上层楼板22,内收式建筑结构外设置有施工电梯,施工电梯包括导轨架31和沿导轨架31上下移动的梯笼32,导轨架31由导轨标准节连接而成。
[0023]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包括垂直连接于下层楼板21边缘的立柱11和水平连接于上层楼板22边缘的横梁12,立柱11与横梁12固定连接,立柱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联系梁131,横梁12的外端部连接有用于施工电梯直接附墙连接的第二联系梁132,第一联系梁131和第二联系梁132构成用于承载转运的联系梁13。在上层楼板22边缘与下层楼板21边缘之间设置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10,不会占用地面面积,也使得材料的用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材料和人力成本。
[0024]具体地,立柱11包括两根H500*200*10*14的H型钢、横梁12包括两根H500*200*10*
14的H型钢,联系梁13为H500*200*10*14的型钢,立柱11用于支撑横梁12。立柱11和横梁12采用H型钢制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支撑联系梁和施工电梯的重量。联系梁13采用H型钢制造,其连接方式采用刚接,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刚度。立柱11与横梁1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5]同时,为了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在下层楼板21位置设置埋件,两根立柱11与埋件采用角焊缝焊接连接,联系梁13与横梁12均采用刚接。
[002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27]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技术的结构采用常规的H型钢和焊接方式,制造成本低,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0028]2.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立柱和横梁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同时在下层楼板位置设置埋件,增加结构的稳定性。联系梁采用刚接连接,可承受较大的负荷。
[0029]3.易于安装和拆卸。本技术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不会对墙体造成较大损坏。
[0030]4.可回收再利用。本技术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连接于下层楼板(21)边缘的立柱(11)和水平连接于上层楼板(22)边缘的横梁(12),所述立柱(11)与横梁(12)固定连接,所述立柱(1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联系梁(131),所述横梁(12)的外端部连接有用于施工电梯直接附墙连接的第二联系梁(132),所述第一联系梁(131)和第二联系梁(132)构成用于承载转运的联系梁(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收式建筑的施工电梯附墙钢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系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乔会丹王鹏关世超陈磊黄宏林王加林胡锦伟王莹代广信邢强刘承其谭怡王鹏飞郑甲初李军付循周世康谭锦鑫王彦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