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95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底部和底板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卡块的内侧和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蜗杆旋转带动蜗轮、圆杆和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通过圆块带动限位框、连接板向内侧移动、连接板和拉板向内侧移动,拉板移动带动滚轮在限位槽内部向内侧滚动,滚轮滚动带动三角块和卡块向内侧移动,从而达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的优点,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便于使用者使用。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
,具体为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的装配式建筑,适于建造三~五层建筑,如提高砌块强度或配置钢筋,还可适当增加层数;砌块建筑适应性强,生产工艺简单,施工简便,造价较低,还可利用地方材料和工业废料;建筑砌块有小型、中型、大型之分:小型砌块适于人工搬运和砌筑,工业化程度较低,灵活方便,使用较广;中型砌块可用小型机械吊装,可节省砌筑劳动力;大型砌块现已被预制大型板材所代替,砌块有实心和空心两类,实心的较多采用轻质材料制成;砌块的接缝是保证砌体强度的重要环节,一般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小型砌块还可用套接而不用砂浆的干砌法,可减少施工中的湿作业;有的砌块表面经过处理,可作清水墙,由预制的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和屋面板等板材装配而成,又称大板建筑;它是工业化体系建筑中全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类型。
[0003]在建筑施工时都会将混凝土倒入在墙体模块中,静置等待混凝土成型,然后使用者在将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施工使用,现有都是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直接放置在地面,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不具备抗震的效果,从而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可能会出现倒落的情况,从而会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内部未成型混凝土溢出,使用者还需重新加工新的混凝土倒入等待成型,从而降低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的稳定性,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0004]因此,需要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直接放置在地面,从而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可能会出现倒落的情况,从而会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内部未成型混凝土溢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具备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抗震的优点,解决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直接放置在地面,从而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可能会出现倒落的情况,从而会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内部未成型混凝土溢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底部和底板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卡块的内侧和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表面接触,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部,所述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内侧开设有限
位槽,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滚轮,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拉板,所述拉板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轴销与滚轮活动连接,所述滚轮的表面和限位槽内壁的外侧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拉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底板顶部的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通过圆块和限位框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圆杆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块,所述支块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卡块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杆的外端贯穿至固定块的外侧,所述连接杆和固定块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内侧和固定块的外侧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和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外侧和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和卡块配合使用。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两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方槽,所述限位框底部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底部延伸至方槽的内部,所述方块和方槽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由蜗杆旋转带动蜗轮、圆杆和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通过圆块带动限位框、连接板向内侧移动、连接板和拉板向内侧移动,拉板移动带动滚轮在限位槽内部向内侧滚动,滚轮滚动带动三角块和卡块向内侧移动,从而达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的优点,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三角块、限位槽、滚轮和拉板的相互配合,能够让使用者拉动或者推动拉板时可以带动滚轮向左侧或者向右侧移动,滚轮移动使其在限位槽内部滚动,滚轮滚动带动三角块向外侧或者向内侧移动,三角块移动带动卡块向外侧或者向内侧移动,从而达到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限位的优点。
[0016]3、本技术通过连接板、限位框、圆杆和旋转块的相互配合,能够让圆杆旋转带动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通过圆块带动限位框向外侧或者向内侧移动,限位框移动带动连接板向内侧或者向外侧移动,从而达到圆杆旋转带动卡块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进行卡紧限位。
[0017]4、本技术通过蜗轮、支块和蜗杆的相互配合,能够让蜗杆旋转带动蜗轮旋转,蜗轮旋转带动圆杆旋转,圆杆旋转带动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通过圆块带动限位框向外侧或者向内侧移动,限位框移动带动连接板向内侧或者向外侧移动,从而让圆杆旋转带动卡块对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进行卡紧限位。
[0018]5、本技术通过连接杆、固定块和圆盘的相互配合,能够让三角块向外侧移动时可以带动卡块向外侧移动,卡块移动带动连接杆向外侧移动,从而提高了卡块的稳定性,避免了卡块在移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
[0019]6、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让卡块一直承受弹簧的弹力,避免了卡块在限位时可以一直和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接触,避免了卡块无法一直与装配式混凝土墙
体模块本体接触,从而导致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出现晃动的情况。
[0020]7、本技术通过方槽和方块的相互配合,能够对限位框进行限位,避免了旋转块带动限位框移动时可以对其限位,避免了限位框在移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避免了旋转块旋转时无法有效的带动限位框移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底板的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图1中底板的结构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图1中传动组件的结构图。
[0024]图中:1、底板;2、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3、卡块;4、滑块;5、滑槽;6、传动组件;601、三角块;602、限位槽;603、滚轮;604、拉板;605、连接板;606、限位框;607、圆杆;608、旋转块;609、蜗轮;610、支块;611、蜗杆;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2),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2)的底部和底板(1)的顶部接触,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卡块(3),所述卡块(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卡块(3)的内侧和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2)的表面接触,所述卡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4),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块(4)的底部延伸至滑槽(5)的内部,所述滑块(4)和滑槽(5)滑动连接,所述卡块(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三角块(601),所述三角块(60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602),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2)的两侧设置有滚轮(603),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本体(2)的两侧设置有拉板(604),所述拉板(604)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轴销与滚轮(603)活动连接,所述滚轮(603)的表面和限位槽(602)内壁的外侧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6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05),所述连接板(6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606),所述底板(1)顶部的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圆杆(607),所述圆杆(6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回增杰李洪帅李博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建投元达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