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掰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070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掰板机,包括底座和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内室,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内室的内部,且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架、支杆一、支杆二、连接柱、伸缩柱、万向轮、支撑架和气缸一,所述连接架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一,所述支杆一的上端设置有气缸一。该掰板机,与现有的掰板机相比,通过气缸一伸出和回缩,使万向轮既可以伸出底座,从而便于设备移动,也可以收回到底座内,使设备可以贴合地面,从而设备更加稳固,避免晃动,通过柔性皮带在皮带轮一旋转带动下,使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一旋转保持一致,从而使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转动保持一致,有利于上框架平稳上升,在掰离砖坯时更加稳定。在掰离砖坯时更加稳定。在掰离砖坯时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掰板机


[0001]本技术涉及掰板机
,具体为一种掰板机。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多年应用,实践证明的一种替代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吸音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加工等优点,作为围护结构的填充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根据原材料类别、品质、主要设备的工艺特性等,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生产,一般情况下,将粉煤灰或硅砂加水磨成浆料,加入粉状石灰,适量水泥、石膏和发泡剂,经搅拌后注入模框内,静停发泡固化后,切割成各种规格砌块或板材,由蒸养车送入蒸压釜中,在高温饱和蒸气养护下即形成多孔轻质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加气混凝土掰板机用于将立式出釜的坯体由机械完成层与层的掰离,安装在加气混凝土成品输送端,其自动完成掰离程序。
[0003]目前,传统的掰板机不具备便于移动的优点,在掰板机需要移动时,通常是将设备进行拆解,或者用大型机械对其进行移动,因此提高了注塑机移动的成本,降低了注塑机移动的速度,不方便使用者使用,在现有的掰板机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掰板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掰板机,包括底座和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内室,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内室的内部,且移动组件包括连接架、支杆一、支杆二、连接柱、伸缩柱、万向轮、支撑架和气缸一,所述连接架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一,且支杆一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二,所述支杆一的上端设置有气缸一,且支杆二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柱,且伸缩柱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连接柱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柱,且支柱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气缸二。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二的上端设置有平台,且气缸二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小齿卡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小齿卡杆的上端设置有大齿卡块,且小齿卡杆靠近底座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拨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前端设置有防坠落组件,且防坠落组件包括方块一、弹簧、卡位块、拨片和方块二,所述方块一远离平台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弹簧,且弹簧远离平台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的前端设置有拨片,且拨片的下端设置有方块二。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的上端设置有下框架,且下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上框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同步抬升组件,且同步抬升组件包括电机和皮带轮一,所述电机的上端设置有皮带轮一。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同步抬升组件还包括螺纹杆一、柔性皮带、皮带轮二和螺纹杆二,所述皮带轮一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一,且皮带轮一的外侧设置有柔性皮带,所述柔性皮带的右端设置有皮带轮二,且皮带轮二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杆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一伸出和回缩,使万向轮既可以伸出底座,从而便于设备移动,也可以收回到底座内,使设备可以贴合地面,从而设备更加稳固,避免晃动,通过柔性皮带在皮带轮一旋转带动下,使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一旋转保持一致,从而使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转动保持一致,有利于上框架平稳上升,在掰离砖坯时更加稳定。
[0014]1.本技术通过的底座、连接架、支杆一、支杆二、连接柱、万向轮、支撑架和气缸一设置,气缸一加压,使气缸一伸长,推动支杆一移动,支杆一与连接架连接端发生转动,使支杆一另一端向下偏移,支杆一移动带动支杆二移动,最终使支杆一和支杆二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支杆二移动推动连接柱在支撑架向下转动,使连接柱向下移动,连接柱下移使万向轮伸出底座,从而使操作人员可推动设备,将设备移动到固定场所后,气缸一伸出和回缩,使万向轮既可以伸出底座,从而便于设备移动,也可以收回到底座内,使设备可以贴合地面,从而设备更加稳固,避免晃动。
[0015]2.本技术通过的下框架、上框架、电机、皮带轮一、螺纹杆一、柔性皮带、皮带轮二和螺纹杆二设置,电机运行带动皮带轮一旋转,皮带轮一旋转带动柔性皮带旋转,柔性皮带旋转带动皮带轮二旋转,从而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同时旋转,带动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同时旋转,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同时旋转带动上框架在下框架上抬起,从而将砖坯进行分离,通过柔性皮带在皮带轮一旋转带动下,使皮带轮二和皮带轮一旋转保持一致,从而使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转动保持一致,有利于上框架平稳上升,在掰离砖坯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掰板机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掰板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掰板机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掰板机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掰板机的弹簧和卡位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座;2、内室;3、移动组件;301、连接架;302、支杆一;303、支杆二;304、连接柱;305、伸缩柱;306、万向轮;307、支撑架;308、气缸一;4、支柱;5、气缸二;6、平台;7、拨杆;8、小齿卡杆;9、大齿卡块;10、防坠落组件;1001、方块一;1002、弹簧;1003、卡位块;1004、拨片;1005、方块二;11、下框架;12、上框架;13、同步抬升组件;1301、电机;1302、皮带轮一;1303、螺纹杆一;1304、柔性皮带;1305、皮带轮二;1306、螺纹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3所示,一种掰板机,包括底座1和移动组件3,其底座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内室2,移动组件3设置在内室2的内部,且移动组件3包括连接架301、支杆一302、支杆二
303、连接柱304、伸缩柱305、万向轮306、支撑架307和气缸一308,连接架301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一302,且支杆一302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二303,支杆一302的上端设置有气缸一308,且支杆二303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304,连接柱304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柱305,且伸缩柱30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306,连接柱304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307,气缸一308加压,使气缸一308伸长,推动支杆一302移动,支杆一302与连接架301连接端发生转动,使支杆一302另一端向下偏移,支杆一302移动带动支杆二303移动,最终使支杆一302和支杆二303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支杆二303移动推动连接柱304在支撑架307向下转动,使连接柱304向下移动,连接柱304下移使万向轮306伸出底座1,从而使操作人员可推动设备,将设备移动到固定场所后,气缸一308伸出和回缩,使万向轮306既可以伸出底座1,从而便于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掰板机,包括底座(1)和移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内室(2),所述移动组件(3)设置在内室(2)的内部,且移动组件(3)包括连接架(301)、支杆一(302)、支杆二(303)、连接柱(304)、伸缩柱(305)、万向轮(306)、支撑架(307)和气缸一(308),所述连接架(301)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一(302),且支杆一(302)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杆二(303),所述支杆一(302)的上端设置有气缸一(308),且支杆二(303)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304),所述连接柱(304)的下端设置有伸缩柱(305),且伸缩柱(30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306),所述连接柱(304)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架(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掰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柱(4),且支柱(4)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气缸二(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掰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5)的上端设置有平台(6),且气缸二(5)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小齿卡杆(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掰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卡杆(8)的上端设置有大齿卡块(9),且小齿卡杆(8)靠近底座(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拨杆(7)。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奇严智华吴庆帮周子略刘洪
申请(专利权)人:安陆市宏华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