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枕、座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91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头枕,包括面套、骨架和发泡体,所述发泡体填充在所述面套的内部,所述发泡体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面套具有头部接触面,所述发泡体与所述头部接触面之间设有柔性垫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座椅和车辆。本申请能够有效吸收乘员头部和颈部受到的冲击能量,具有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高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枕、座椅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头枕、座椅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种辅助装置。现有的车辆座椅靠背上部的头枕是通过形成外形轮廓的面套、作为骨架部件的头枕支架以及在其内部填充发泡的发泡体而形成,发生交通事故时,对于头部和颈部受到的冲击能量吸收能力较低,并不能很好的保护乘员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头部和颈部的安全。除此之外,现有的汽车座椅头枕普遍硬度较高,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头枕、座椅及车辆,其能够有效地吸收乘员头部和颈部受到的冲击能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头枕,包括面套、骨架和发泡体,所述发泡体填充在所述面套的内部,所述发泡体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面套具有头部接触面,所述发泡体与所述头部接触面之间设有柔性垫层。
[0005]优选地,所述骨架包括中部支撑架和侧面支撑架,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部支撑架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架和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之间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口,所述发泡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口内。
[0006]优选地,所述侧面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部支撑架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至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倾斜或弯曲。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圆弧过渡部,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圆弧过渡部。
[0009]优选地,所述中部支撑架包括横杆、竖杆和伸出杆,两个竖杆分别连接在所述横杆的两端,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分别与两个竖杆固定连接,所述伸出杆与所述竖杆连接并伸出至所述面套的外部,所述伸出杆与所述竖杆之间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凹口。
[0010]优选地,还包括内置卡扣,所述内置卡扣设置在发泡体的底部并与所述骨架,所述面套具有封口,所述封口设有封口卡扣,所述内置卡扣与所述封口卡扣卡接。
[0011]优选地,所述柔性垫层缝制在所述面套的内侧。
[0012]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头枕。
[001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座椅。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申请中的头枕通过在面套内填充发泡体,发泡体包覆在骨架上,骨架和发泡体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发泡体还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另外,在面套的头部接触面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垫层,柔性垫层连接在发泡体和头部接触面之间,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增强乘员头部的缓冲,通过柔性垫层能够有效地在发生碰撞时吸收乘员头部和颈部受到的冲击能量,且柔性垫层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因此本申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6]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17]图1是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枕的内部剖视图;
[0019]图3是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骨架与发泡体的示意简图;
[0021]图5是本申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竖杆和伸出杆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对照表:
[0023]面套1:头部接触面11;
[0024]骨架2:第一凹口20;
[0025]中部支撑架21、横杆211、竖杆212、伸出杆213;
[0026]侧面支撑架22、第二凹口220、第一连接杆221、第二连接杆222、支撑杆223、第一圆弧过渡部224、第二圆弧过渡部225、第一连接部226、第二连接部227;
[0027]发泡体3:凹陷部30;
[0028]柔性垫层4;
[0029]内置卡扣5。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32]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
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头枕,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面套1、骨架2和发泡体3,发泡体3填充在面套1的内部,发泡体3包覆在骨架2上,面套1具有头部接触面11,发泡体3与头部接触面11之间设有柔性垫层4。
[0035]其中,如图1所示,定义车辆的前后方向为X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为Y向,车辆的上下方向为Z向。
[0036]进一步的,发泡体3的形状尺寸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其中,在制造头枕的时候,先将骨架2放置在模具内,然后按照设定的发泡参数向模具内注入发泡料,发泡料包覆在骨架2上,待发泡料成型后形成发泡体3,其中,通过骨架2和发泡体3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另外,发泡体3具有一定的柔性,其能够对乘员的头部和颈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能量。其中,面套1的头部接触面11朝向车辆的车头方向,头部接触面11用于与乘员的头部或颈部直接接触,柔性垫层4设置在头部接触面11的内侧,柔性垫层4设置在头部接触面11和发泡体3之间,通过柔性垫层4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缓冲作用,能够有效地吸收碰撞的冲击能量,有效地保护乘员安全,提高了头枕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柔性垫层4还能够使得乘员在乘坐的时候能够更加舒适,提高乘员的休息质量。
[0037]更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柔性垫层4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套、骨架和发泡体,所述发泡体填充在所述面套的内部,所述发泡体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面套具有头部接触面,所述发泡体与所述头部接触面之间设有柔性垫层;所述骨架包括中部支撑架和侧面支撑架,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部支撑架的两侧,所述中部支撑架和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之间形成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口,所述发泡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凹陷,所述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所述中部支撑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至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朝向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面的方向倾斜或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恺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