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77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内腔,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和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外孔组和内孔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底孔,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均安装有相适配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箱体顶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箱体底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柱;相比较传统的菌筐而言,可以进行分层存放,减少最底部菌种所受压力,减少因挤压而导致损坏,同时通过分层的方式提高内部菌种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增加存活率;铜锁设置内孔和外孔,在具有良好空气流动行的同时,可以防止颠簸时造成菌体的卡塞和脱落现象。落现象。落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周转筐


[0001]本技术属于食用菌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用菌周转筐。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
[0003]食用菌是一类色彩丰富、鲜香脆嫩、美味可口、营养均衡、还兼具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深受人们的欢迎,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进行食用菌的养殖。
[0004]在对于食用菌的运输中,市面上往往采用菌筐来进行搬运,将食用菌包或菌体堆积于菌筐的内部进行运输,但是为了保证菌体的保鲜需要使菌体件进行空气的流通,而传统堆积的方式,使各个菌体之间相互接触间隙较小,不利于空气的流通,从而导致运输途中食用菌的损坏,影响使用率;同时较为单一的结构,在运输途中,外部很容易通过菌筐处的孔洞对内部菌体造成损坏,也会随着颠簸造成菌种的卡塞或脱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内腔,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和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外孔组和内孔组,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底孔,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均安装有相适配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箱体顶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箱体底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柱。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孔组和内孔组分别包括等距离竖向排列的外孔和内孔,且竖列的外孔和内孔呈交错分布。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内壁固定有纱网。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位于第一挡板的顶端,且第一挡板的工作面开设有与第二挡板相适配的凹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通过限位合页铰接于箱体的内壁,第一挡板的旋转方向朝向顶部,第二挡板的旋转方向朝向底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处和箱体的内底壁均开设有底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远离铰接的一端均固定有磁条,箱体的内壁镶嵌有与磁条相适配的铁片。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周转筐,相比较传统的菌筐而言,可以进行分层存放,减少最底部菌种所受压力,减少因挤压而导致损坏,同时通过分层的方式提高内部菌种之间的空气流通性,增加存活率;铜锁设置内孔和外孔,在具有良好空气流动行的同时,可以防止颠簸时造成菌体的卡塞和脱落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示意图。
[0017]图中:1箱体、2内腔、3外孔组、4内孔组、5插槽、6底孔、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插柱、10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所述装置的实施例。但是,该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技术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
[0019]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内腔2,内腔2的内壁固定有纱网,防止异物塞入,同时防止菌体卡塞。箱体1的外表面和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内腔2相连通的外孔组3和内孔组4,外孔组3和内孔组4分别包括等距离竖向排列的外孔和内孔,且竖列的外孔和内孔呈交错分布,可以在保证通气效果的同时,防止菌体由两个对称外孔和内孔之间通过。箱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底孔6,箱体1的内侧壁均安装有相适配的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分别通过限位合页铰接于箱体1的内壁,第一挡板7的旋转方向朝向顶部,第二挡板8的旋转方向朝向底部,在使用时可以使第一挡板7向下转动,将第二挡板8向上转动,形成两个隔断,使箱体1内部形成三仓空间,减少菌体件的挤压,提高通风效果。第二挡板8位于第一挡板7的顶端,且第一挡板7的工作面开设有与第二挡板8相适配的凹槽,方便收纳时对第二挡板8的存纳。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处和箱体1的内底壁均开设有底孔6,起到通气效果。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远离铰接的一端均固定有磁条10,箱体1的内壁镶嵌有与磁条10相适配的铁片,通过磁力方便吸附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同时两个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处的磁条10互为异性磁极,可以完成吸附效果,配合限位合页进行固定。箱体1顶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插槽5,箱体1底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与插槽5相适配的插柱9,在两个箱体1进行叠摞时可以进行限位,保证其稳定性,同时插柱9可以抬高箱体1底面与地面的距离,方便空气流通。
[00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述结构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例如其他物品的装卸,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内腔(2),所述箱体(1)的外表面和内壁分别开设有与内腔(2)相连通的外孔组(3)和内孔组(4),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底孔(6),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均安装有相适配的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8),所述箱体(1)顶端的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插槽(5),所述箱体(1)底面的四个端角处均固定有与插槽(5)相适配的插柱(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孔组(3)和内孔组(4)分别包括等距离竖向排列的外孔和内孔,且竖列的外孔和内孔呈交错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周转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2)的内壁固定有纱网。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书堂袁照刚
申请(专利权)人:泌阳县嘉沃农业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