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载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57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生产产线对接匹配的外框,所述外框内横置有至少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之间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电池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条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定位板条的梯形下底直角部定位在外框的内底面,所述定位槽设在定位板条的梯形侧直角部上,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有利于实现对大尺寸、高重量电池的装载,且结构稳定可靠。且结构稳定可靠。且结构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装载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装载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动力电池单体较小,重量比较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续航里程日益增加,单体动力电池的尺寸随之加大,相应的重量是之前的两倍以上,旧款电池转运的托盘工装(如本专利申请人于2019年申请的中国专利:多组分多层复合电芯托盘,公开号:CN210503644U)因尺寸小、强度低、兼容性有限,完全满足不了现有要求;其不足主要体现在1.旧款托盘容积有限,对产能有致命影响,2.旧款托盘承载强度弱,无法用于现大电芯的尺寸与重量, 3.旧款托盘运输装载效率不高,且易发生变形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载工装,该电池装载工装设计合理,有利于实现对大尺寸、高重量电池的装载,且结构稳定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电池装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生产产线对接匹配的外框,所述外框内横置有至少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之间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电池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条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定位板条的梯形下底直角部定位在外框的内底面,所述定位槽设在定位板条的梯形侧直角部上,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0006]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板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组的定位孔和定位柱。
[0007]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板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组的三角形状的加强支撑板。
[0008]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槽由两侧的限位块构成。
[0009]进一步的,上述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条的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塞设有隔板片。
[0010]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板条的底面设有与外框内底面插接配合的凸柱。
[0011]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凹陷部配对的凸起部。
[0012]本技术电池装载工装的使用方法,将两个定位板条的底面与外框的内底面插接配对,且保持两个定位板条的定位槽相对设置,将多个待运输的电池放入两个定位板条的定位槽中,直至装满各定位槽为止,实现对各电池的限位安装。
[0013]本技术电池装载工装的定位板条由于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从而可以增加其承载电池的稳定性,并且在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从而在两个定位板条的斜侧相对时,可以使定位柱与定位孔插配,两个定位板条组装后呈长方体状,从而有利于方便大批量定位板条的层叠运输,且可保证层叠运输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爆炸构造示意图;
[0015]图2是两个定位板条组装形成矩形体状的立体图;
[0016]图3是图2的爆炸图;
[0017]图4是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条放置电池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18]图5是外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本技术电池装载工装包括与生产产线对接匹配的外框1,所述外框内横置有至少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2,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是两条、四条或六条,每两条相对设置,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2之间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电池A的定位槽3,定位槽由两侧的限位块301构成,两侧的限位块301和位于两侧限位块301下部的连通板形成完整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条2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定位板条的梯形下底直角部201定位在外框的内底面,所述定位槽3设在定位板条的梯形侧直角部202上,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203上部设有定位柱4,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203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5。
[0022]由于定位板条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从而可以增加其承载电池的稳定性;在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从而在两个定位板条的斜侧相对时,可以使定位柱与定位孔插配,两个定位板条组装后呈长方体状(如图2所示),从而有利于方便大批量定位板条的层叠运输,层叠后呈大的矩形体状,从而可保证层叠运输的稳定;即堆叠平整、运输方便、不易变形。
[0023]为了连接稳定可靠,上述定位板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组的定位孔和定位柱,按照尺寸,可以10

30厘米间距设置一对。
[0024]为了提高定位板条的强度,上述定位板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组的三角形状的加强支撑板6。
[0025]为了提高相邻电池的隔离效果,上述两相对设置的定位板条的相邻两个限位块301之间塞设有隔板片7。
[0026]为了实现定位板条与外框的定位固定配合,上述定位板条的底面设有与外框内底面插接配合的凸柱8。
[0027]进一步的,为了增加两个定位板条插配形成矩形体的稳定性,上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凹陷部204,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凹陷部配对的凸起部205。
[0028]本技术电池装载工装的使用方法,将两个定位板条的底面与外框的内底面插接配对,且保持两个定位板条的定位槽相对设置,将多个待运输的电池放入两个定位板条的定位槽中,直至装满各定位槽为止,实现对各电池的限位安装。
[00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
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装载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生产产线对接匹配的外框,所述外框内横置有至少两条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两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板条之间设有多个用于限位电池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条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定位板条的梯形下底直角部定位在外框的内底面,所述定位槽设在定位板条的梯形侧直角部上,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上部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板条的斜侧下部设有与定位柱插接配合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载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条的长度方向上设有若干组的定位孔和定位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王建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聚能动力电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