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料用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65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该配料用搅拌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本体,所述搅拌釜本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杆和固定架,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配料用搅拌釜解决了现有的部分搅拌釜在进行搅拌时,通过一个搅拌杆对其多种原料进行搅拌,粉末状原料与液体状原料进行混合时,经常会出现粉末原料聚集成团,无法进行充分混合,影响制药效率的问题。影响制药效率的问题。影响制药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料用搅拌釜


[0001]本技术涉及配料搅拌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料用搅拌釜。

技术介绍

[0002]搅拌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与反应釜性能原理一样,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0003]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在进行制药的过程中,会使用到搅拌釜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充分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但是现有的部分搅拌釜在进行搅拌时,通过一个搅拌杆对其多种原料进行搅拌,粉末状原料与液体状原料进行混合时,经常会出现粉末原料聚集成团,无法进行充分混合,影响制药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配料用搅拌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便于对粉末状原料和液体状原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进而可以防止粉末状原料聚集成团,影响制药效率的配料用搅拌釜。
[0006]本技术提供的配料用搅拌釜,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本体,所述搅拌釜本体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传动杆和固定架,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0007]为了达到在进行制药作业时,首先将各种配料放入搅拌釜本体内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可以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进而第二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搅拌扇开始转动,在第三齿轮转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套带动第二搅拌扇转动,第一搅拌扇和第二搅拌扇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可以对各种配料进行全面搅拌,同时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可以在不同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搅拌釜本体内部的各种配料可以全面搅拌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转动杆和第二电机,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0008]为了达到转动杆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搅拌扇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在第一齿轮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可以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扇,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圈与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0009]为了达到第三齿轮转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套带动第二搅拌扇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扇。
[0010]为了达到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可以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板运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
[0011]为了达到第一连接板运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搅拌辊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辊,所述搅拌釜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12]为了达到第二搅拌辊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连接板在固定板的前表面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板运动保持稳定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辊。
[0013]为了达到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的作用下,第一搅拌辊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二搅拌辊转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辊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套。
[0014]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出料管对搅拌完毕的物料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搅拌釜本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密封盖的内部设置有进料管。
[0015]为了达到在隔板和通孔的作用下,使得液态配料可以均匀进入搅拌釜本体内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料用搅拌釜,优选的,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料罩,所述进料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配料用搅拌釜,工作人员需要对制药过程中各种配料进行充分混合和反应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各种配料放入搅拌釜本体内部,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以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转动方向相反,同时转动杆的外侧与连接套的内壁转动连接,在第二齿轮转动时可以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一搅拌扇转动,第三齿轮转动时可以通过连接套带动第二搅拌扇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搅拌扇和第二搅拌扇的转动方向相反,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一搅拌辊转动,在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搅拌辊可以带动第二搅拌辊转动,同时使得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的转动方向完全不同,进而就可以对搅拌釜本体内部的各种配料进行充分搅拌,一定程度上提高制药效率,解决了现有的部分搅拌釜在进行搅拌时,通过一个搅拌杆对其多种原料进行搅拌,粉末状原料与液体状原料进行混合时,经常会出现粉末原料聚集成团,无法进行充分混合,影响制药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配料用搅拌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一电机和第二搅拌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二电机和第二搅拌棍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图1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底座;2、搅拌釜本体;3、密封盖;4、支撑脚;5、搅拌组件;51、第一电
机;52、传动杆;53、固定架;54、转动杆;55、第二电机;6、第一搅拌扇;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连接套;11、第二搅拌扇;12、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搅拌辊;15、第一滑套;16、固定板;17、第二连接板;18、第二搅拌辊;19、第二滑套;20、出料管;21、进料管;22、进料罩;23、隔板;2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配料用搅拌釜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电机和第二搅拌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电机和第二搅拌棍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所示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料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搅拌釜本体(2),所述搅拌釜本体(2)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所述搅拌釜本体(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第一电机(51)、传动杆(52)和固定架(53),所述搅拌釜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1),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2),所述搅拌釜本体(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料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还包括转动杆(54)和第二电机(55),所述固定架(53)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4),所述搅拌釜本体(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料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扇(6),所述传动杆(5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外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8)和第三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8)的内圈与转动杆(54)的外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料用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强沈亮陶张羽林贺永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泛德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