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95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包括支撑件、光伏组件和第一连接机构,光伏组件铺设于支撑件上,第一连接机构适于固定连接光伏组件和支撑件,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横向相邻的两块光伏组件,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连接槽,固定组件的上部适于从连接组件的下方进入第一连接槽,固定组件的下部适于与支撑件连接,该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能够从车棚的下方对光伏组件进行安装和维护,解决了单玻组件在工人安装维护时易被踩碎,增设保护措施会导致施工麻烦进度慢等问题,实现安装维护的低损坏率、高效率和低成本,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系统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光伏发电过程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
[0003]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通过光伏瓦构建而成的光伏车棚和光伏屋顶逐渐普及,光伏车棚是将光伏组件和车棚顶结合起来的最为简单的一种建筑,光伏车棚大多为模块化设计,可单独使用或多个组合,便于扩展,拆装更为快捷方便,可以利用车棚的闲置面积减少城市的用电压力。
[0004]但是,现有的光伏车棚系统安装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常规的安装过程需要安装工人登上车棚的顶部对光伏组件进行安装,而车棚使用的传统单玻组件受踩踏易发生破损,即使工人在安装及维护过程中使用挡板保护,也会有破损的风险,且施工麻烦进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维护便利不易破损,成本低,防水性能好的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包括支撑件、光伏组件和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光伏组件铺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适于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横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光伏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的上部适于从所述连接组件的下方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使横向相邻两块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第一连接槽暴露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固定组件的上部适于穿过所述安装间隙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卡接。
[0008]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压紧件,所述上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方,所述上压紧件的两侧适于分别抵至两侧所述光伏组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上压紧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于所述限位部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适于从所述上压紧件的端部配合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槽内。
[0009]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适于与所述上压紧件配合夹持所述光伏组件。
[0010]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插接端,
所述第二插接端适于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端部配合插入所述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0011]作为改进,所述上压紧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适于接触密封所述上压紧件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
[0012]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使横向相邻两块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与所述安装间隙连通。
[0013]作为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一槽型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槽型件的两侧,两侧所述限位部适于分别与两侧所述光伏组件卡接,两侧所述限位部适于从下方安装紧固件与两侧所述光伏组件一一配合连接。
[0014]具体的,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适于连接纵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限位件和连接器,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适于分别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组件适于压接至所述第二密封件上;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第三连接槽,所述第二限位件上开设有第四连接槽,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适于分别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端部以及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端部配合插入所述第三连接槽和所述第四连接槽内。
[0015]具体的,还包括第二连接机构,所述第二连接机构适于连接纵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上开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槽型件适于接入所述第一槽型件使所述第二排水槽与所述第一排水槽连通,所述第二槽型件上设置有正钩部和反钩部,所述正钩部适于从所述光伏组件的外侧卡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所述反钩部适于从所述光伏组件的内侧卡接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所述正钩部适于从下方安装紧固件与所述光伏组件配合连接。
[0016]作为改进,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或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接触的缓冲垫片;所述连接组件在与所述光伏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滑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该系统将各个组件全部改进优化为能够从车棚下方安装的形式,对光伏组件进行安装时无需安装工人整个登上车棚的顶部,提升安装维护作业的安全性,且安装工人无需再设置挡板等保护措施防止光伏组件破损,从而获得更高的施工效率,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便于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兼容传统的带边框组件,通用性强,产品成本更低,具有重复拆装能力,拆装时不易破损,能够在拆除后再重组利用,更加环保。
[0019]2、该系统的第一连接机构能够对光伏车棚进行分区导水,而第二连接机构不影响光伏车棚表面的排水,从而获得较好的导排水能力,另外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之间相互压紧配合形成防水体系,防水性能较强,且安装完成后无钉头外漏,外观更加平整美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的布置平面示意图;
[0028]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的布置立体示意图。
[0029]图中:1、支撑件;2、光伏组件;3、第一连接机构;31、连接组件;311、限位部;312、上压紧件;3121、第一连接槽;3122、防滑齿;3123、连接滑槽;313、第一密封件;3131、密封齿;3132、空腔;314、装饰盖;3141、安装槽;315、第一限位件;3151、第二连接槽;316、第一槽型件;3161、第一排水槽;32、固定组件;321、第一插接端;322、第二插接端;4、第二连接机构;41、第二密封件;411、防水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光伏组件和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光伏组件铺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适于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连接组件适于连接横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光伏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的上部适于从所述连接组件的下方进入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的下部适于与所述支撑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使横向相邻两块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安装间隙,所述第一连接槽暴露于所述安装间隙内,所述固定组件的上部适于穿过所述安装间隙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上压紧件,所述上压紧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方,所述上压紧件的两侧适于分别抵至两侧所述光伏组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上压紧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槽开设于所述限位部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适于从所述上压紧件的端部配合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槽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件适于与所述上压紧件配合夹持所述光伏组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插接端适于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端部配合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槽内。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紧件的边沿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适于接触密封所述上压紧件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装式光伏车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一烽谢福庆赵国华徐进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日升绿电浙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