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954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和喷头,二级墨盒连接一级墨盒,用于接收来自一级墨盒内的墨水;二级墨盒通过第二蠕动泵和第一压力计连接喷头通过第三压力计连接第三蠕动泵,第三蠕动泵连接三通阀,三通阀分别废墨盒和二级墨盒。根据第一压力计和第三压力计对喷头两端的墨水压力进行监测,根据该监测数据调节第二蠕动泵和第三蠕动泵的转速对进出喷头墨水压力进行调控,保证打印质量良好,使得墨水持续处于循坏流动的状态,避免墨水沉淀或凝固,或者不需要时及时排入废墨盒快速方便取走。墨盒快速方便取走。墨盒快速方便取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喷墨打印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面板生产领域,喷墨打印机的墨路系统是喷墨打印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喷墨头处的油墨压力与压差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喷墨打印机连续稳定工作的能力。
[0003]打印机墨路系统中加入的导电墨水如纳米银墨水,如果长时间不循环、不搅拌,就会引起墨水里面的固体颗粒成分沉淀、分层、结块,导致流动不顺畅,进而导致打印过程中喷头断墨或者颜色不稳定等问题,造成打印出来的成品质量差报废;重则堵塞喷头喷嘴,严重影响喷头寿命,给打印设备维护带来困难,给终端用户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墨路系统油墨冲击大且供墨是间歇式频繁运行,容易造成喷墨头进出口压力的不稳定;并且有的墨水长时间放置会发生沉淀,影响打印质量;工作时间稍长就会不稳定,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也较差,导致市场上喷墨打印机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效率及质量低,需要经常维护,并且容易对喷头造成损伤。且现有的墨路系统需要更换管路内的墨水或者墨水已经不可用时,需要将相应的墨盒全部拆下更换,步骤繁琐更换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
[0005]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电路,还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和喷头,所述一级墨盒用于存储墨水,所述二级墨盒连接所述一级墨盒,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级墨盒内的墨水;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蠕动泵和第一压力计,所述喷头的出墨口连接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所述第三蠕动泵的出墨口连接三通阀的进墨口,所述喷头的出墨口和所述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计,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墨口分别连接废墨盒和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的分别检测监测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的压力数据,藉由压力数据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转速,调节所述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压力,并且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墨水排到所述废墨盒内,或者回到所述二级墨盒内,使得墨水持续处于循坏流动的状态。
[000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墨盒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溢流瓶,用于装取所述二级墨盒溢出的墨水。
[000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一压力计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
口至所述第一压力计的进墨口之间的部分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脱气肺和第一稳压器,保证进入喷头的墨水没有气泡。
[0008]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力计靠近所述喷头进墨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流量计,对第二管路进入到所述喷头的流量进行监控。
[000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力计和所述喷头的进墨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加热块及第二压力计。
[0010]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从所述流量计至所述加热块及第二压力计之间的部分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两通阀和第二稳压器。
[001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压力计和所述加热块及第二压力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
[001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喷头的出墨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所述第三蠕动泵和所述第三压力计安装在所述第三管路上,从所述第三蠕动泵至所述第三压力计之间的部分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稳压器和第二两通阀。
[001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墨盒的出墨口和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蠕动泵;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蠕动泵、加热块及第二压力计、第一两通阀、第二两通阀和流量计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蠕动泵出墨端至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之间的部分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器和单向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的监测数据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转速调节所述喷头进墨口和出墨口压力,使得喷头进墨口和出墨口的压力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以保证喷头处在最佳状态稳,以避免喷头因压力不稳定导致拉线和滴墨等现象的出现;并且控制三通阀使墨水回到所述二级墨盒内使墨水持续处于循坏流动的状态,使导电墨水中固体颗粒成分不能进行沉淀及凝固,保证喷墨时的使用,并且在工作时不用每次进行排废墨这个步骤,使生产成本降低,避免墨水长时间放置出现沉淀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当需要更换墨水或者墨水已经不可用时,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墨水排到所述废墨盒内,方便更换墨水及清洗墨路时使用。
[0016]2.避免由于墨水内气泡造成的喷头喷嘴缺墨,影响打印的均匀性,造成部分位置出现空白现象,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本技术的通过循环系统的墨路在二级墨盒内进行除泡处理,并在墨路上加入脱气肺,保证墨水进入喷头时没有气泡,以保证打印时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电路,还包括一
级墨盒、二级墨盒和喷头,所述一级墨盒用于存储墨水,所述二级墨盒连接所述一级墨盒,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级墨盒内的墨水;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蠕动泵和第一压力计,所述喷头的出墨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所述第三蠕动泵的出墨口连接三通阀的进墨口,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计,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墨口分别连接有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末端连接有废墨盒,所述第五管路的末端连接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二蠕动泵、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蠕动泵、所述第三压力计和所述三通阀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蠕动泵、所述第二蠕动泵、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蠕动泵、所述第三压力计和所述三通阀工作,实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分别监测所述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的压力数据,藉由压力数据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转速,调节所述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的压力;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墨水通过所述第四管路排到所述废墨盒内,只需要简单将废墨盒拆下即可方便更换墨水及清洗墨路;或者通过所述第五管路回到所述二级墨盒内,使得墨水持续处于循坏流动的状态,使墨水中的固体颗粒成分不能进行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墨盒、二级墨盒和喷头,所述一级墨盒用于存储墨水,所述二级墨盒连接所述一级墨盒,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一级墨盒内的墨水;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蠕动泵和第一压力计,所述喷头的出墨口连接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所述第三蠕动泵的出墨口连接三通阀的进墨口,所述喷头的出墨口和所述第三蠕动泵的进墨口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计,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出墨口分别连接废墨盒和所述二级墨盒的进墨口;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压力计、所述第三压力计分别监测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的压力数据,藉由压力数据控制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三蠕动泵转速,调节所述喷头进墨口和喷头出墨口压力,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三通阀切换墨水排到所述废墨盒内,或者回到所述二级墨盒内,使墨水持续处于循坏流动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墨盒上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溢流瓶,用于装取所述二级墨盒溢出的墨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导电墨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喷头的进墨口,所述第二蠕动泵和所述第一压力计安装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从所述二级墨盒的出墨口至所述第一压力计的进墨口之间的部分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脱气肺和第一稳压器,保证进入喷头的墨水没有气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凯凯陈高峣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微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