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50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属于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风机主体,风机主体包括机壳、扇叶、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设有橡胶块;降噪机构包括设于出风口的阻流片;减震机构可实现电机驱动扇叶转动时时产生的震颤,还可实现一定的消声效果;降噪机构可对扇叶产生的气流进行分散与减缓,进一步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消声的目的。消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风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机是依靠输入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风机在产生动能时都会一定的震动和较大的气流噪声,但是如果风机用于医疗行业,医疗器械内部风机的安静运行就是衡量使用体验的重要指标。
[0003]现有的风机在降噪、减震时一般是选择在风机外部或者风道内使用海绵,如公开号为CN 209621674U的一种具有减震降噪的轴流风机就是采取在风机出口处设置多圈海绵圈以达到减震的目的。此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震动、降低气流噪声,但是还有由于其多孔的吸水性会不可避免的吸附灰尘,从而滋生细菌,而且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海绵的性能会发生改变,弹性逐渐降低,降噪、减震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降噪式风机,以解决现有的风机减震装置长期使用后对风机的减震效果减弱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外还设有支座,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包括减震机构和降噪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通过橡胶块连接;所述降噪机构包括多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阻流片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的连接棱背离扇叶。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降噪机构还包括吸音组件和反声组件,所述吸音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内壁的第三吸声层、第二吸声层、第一吸声层,第一吸声层为钢板,第三吸声层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轴向方向一致,若干块铝块间隔沿机壳内壁周向设置,第二吸声层为皮革且贴设连接于若干块铝块远离机壳内壁的一侧,第一吸声层为钢板且贴设在第二吸声层内壁,第一吸声层的表面还开设有若干个吸声孔;反声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外壁的第一反声层、第二反声层和第三反声层,所述第一反声层为钢板,第二反声层为铅板,第三反声层为钢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套圈背离出风口的一侧还设有与套圈同轴心的通风管,通风管与套圈外周直径、内径均相等,支座穿过通风管对机壳形成支撑,通风管与机壳之间设有若干个沿通风管内圆周均匀设置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依次穿过反声音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套圈与机壳之间还间隔设有若干个环形减震块。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两两相邻的阻流片之间均转动设有多个横向的阻流棒,阻流棒表面均倾斜错位设有阻风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片和阻流棒表面壁均贴设有消音棉。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的减震机构可减小动力源驱动扇叶转动时产生的震颤;
[0013]2、本技术的降噪机构可对扇叶产生的气流噪声进行分散与减缓,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
[00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背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降噪机构局部分解连接关系图。
[0020]附图中标记如下:风机主体1、机壳11、扇叶12、动力源13、支杆14、支座15、减震降噪装置2、减震机构21、套圈211、安装槽212、支柱213、U形筒214、第一弹簧215、减震柱216、橡胶块217、环形减震块218、通风管3、第二弹簧31、降噪机构4、阻流片41、吸音组件42、第一吸声层421、吸声孔4211、第二吸声层422、第三吸声层423、反声组件43、第一反声层431、第二反声层432、第三反声层433、阻流棒44、阻风片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1,所述风机主体1包括圆筒状的机壳11、机壳11内设有扇叶12,驱动扇叶12转动的动力源13(本申请中动力源13为电机,电机为BYG

PG牌的INSUNMOT电机),动力源13周壁设有支杆14,支杆14支撑在机壳11内部,机壳11外壁两侧设有支座15,机壳11靠近扇叶12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2包括减震机构21和降噪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21包括设于机壳11外周的套圈211,套圈211与机壳11同轴心,套圈211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11的安装槽212(本申请中安装槽212的数量为4个),安装槽212内均设有朝向机壳11的支柱213,支柱213远离安装槽212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11的U形筒214,U形筒214内设有朝向机壳11的第一弹簧215,第一弹簧215的末端设有减震柱216,减震柱216末端设有橡胶块217,橡胶块217与机壳11外壁抵接;所述降噪机构4包括三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41,阻流片41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41的连接棱背离扇叶12。
[0022]在本方案中,动力源13驱动扇叶12转动时风机主体1会产生震颤,震颤通过机壳11传递给减震柱216,减震柱216再传递给第一弹簧215,减震柱216和第一弹簧215依次对震颤进行一部分抵消,第一弹簧215设在U形筒214内,进一步对震颤进行抵消,整个减震机构21
减小了震颤的扩散,提升风机主体1运行的稳定性,且减震柱216末端与机壳11之间设置橡胶块217还可抵消切向产生的震动;扇叶12转动时会对气流形成挤压,从而产生一定的气流噪声,出风口设置阻流片41可对气流进行分散,气流产生的气旋涡由于旋转方向不同二产生碰撞和交融,形成不同的小气流旋涡,极大的降低了气流速度,可大幅度减小由于气流挤压带来的气流噪声,阻流片41对气流进行分散后也可以进一步减小机壳11主体由于气流变化带来的震颤。
[0023]所述降噪机构4还包括吸音组件42和反声组件43,所述吸音组件42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11内壁的第三吸声层423、第二吸声层422、第一吸声层421,第一吸声层421为钢板,第三吸声层423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11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11轴向方向一致,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包括风机主体,所述风机主体包括呈圆筒状的机壳、设置在机壳内部的扇叶、驱动扇叶转动的动力源,动力源外壁设有支杆,支杆支撑在机壳内部,机壳外还设有支座,机壳靠近扇叶的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减震降噪装置包括减震机构和降噪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于机壳外周的套圈,套圈与机壳同轴心,套圈沿圆周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向机壳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设有朝向机壳的支柱,支柱远离安装槽的一端设有开口朝向机壳的U形筒,U形筒内设有朝向机壳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设有减震柱,减震柱末端与机壳外壁通过橡胶块连接;所述降噪机构包括多块竖直设置于出风口的阻流片,阻流片为两块弧形板连接而成的“人”字状结构,阻流片的连接棱背离扇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机减震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机构还包括吸音组件和反声组件,所述吸音组件包括依次贴设于机壳内壁的第三吸声层、第二吸声层、第一吸声层,第一吸声层为钢板,第三吸声层由若干块铝块组成,铝块与机壳内壁的接触面为弧形,铝块的长度方向与机壳轴向方向一致,若干块铝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先龙孙得璋唐芳宗贾行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振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