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48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1)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1)的同一个面上,每个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多个散热器(2),每个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机舱(1)内的产热设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充分利用机舱顶部深度空间、可配合主动冷却增大换热量等优点。换热量等优点。换热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能量由风能转换为机械能进一步转换为电能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过高的机舱温度容易导致电子设备失效甚至发生火灾,此外舱内温度过高使得风电转换效率降低,为了将机舱内的温度控制在合理水平内,机舱内(电机、变频器、增速箱等)设置有水冷系统,产生的热量被水冷系统吸收以实现降温。水冷系统水温升高,高温水通过管路进入机舱外部散热器,水与空气在散热器内进行对流换热,热量被外界空气带走,水温降低,从而实现水冷系统对机舱内的持续降温。
[0003]目前机舱舱外散热器布置多为顶部正迎风平铺布置进行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及主被动联合散热。被动散热仅依靠外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以实现散热。主动散热利用风扇进行强制对流换热,通过控制风速风量以实现散热。采用被动散热的散热器设置在机舱的上方且与风向垂直设置,依靠空气进行自然对流,以实现散热。采用主动散热的散热器与采用被动散热的散热器相比,主动散热的散热器还增加了主动冷却风扇,能够通过可控制冷却风扇的风速和风量实现散热。
[0004]被动散热和主动散热各有利弊。被动散热无需设置冷却风扇,利用自然对流进行散热,可以降低电能消耗及成本的同时,减小散热器所占的空间,提高机舱顶部的空间利用率。但是,被动散热无法有效控制散热效果,受环境影响大,在高温高热地区散热效果不佳。主动散热可以根据机舱温度对应调节冷却风扇的风速和风量,可以将温度保持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但是需要额外设置冷却风扇。
[0005]目前机舱舱外散热器布置多为顶部正迎风平铺布置进行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及主被动联合散热。散热器平铺置于机舱顶部,通过自然风或强制风扇对散热器进行冷却。随着风力发电机进入大兆瓦(>8MW)时代,机舱内大部件发热量随之大幅增长,水冷系统散热量需求对应提升。散热量需求增加导致散热器在高度、宽度方向不断加高加长,但机舱顶部可利用空间有限,且限高限宽的运输压力不断增长,故需对散热器布置方式不断拓展,充分利用平台空间。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1225516.1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散热系统和散热控制方法,散热系统包括:叶轮散热装置,安装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内,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内的热空气通过导风管而被引入到所述叶轮散热装置中并与所述叶轮散热装置中的流体介质换热;机舱散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机舱内,所述机舱内的热空气被吸入到所述机舱散热装置并与所述机舱散热装置中的流体介质换热。但是,该散热系统的换热器设置在机舱顶部,机舱顶部空间利用率不高。
[0007]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风力发电机的空间从而提高散热能力是当前风力发电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能够提高有效散热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风力发电机机舱空间。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同一个面上,每个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
[0011]多个散热器,每个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机舱内的产热设备连接。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多个散热器并列设置且与相邻的散热器连接。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模块与所述机舱垂直设置。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模块与轮毂所在方向同向设置。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个散热模块平行设置,形成多层结构。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以轮毂所在面为参考方向,散热模块在所述参考方向上的投影逐个减小。
[00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多个散热模块所在面的远离轮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主动冷却风扇,在所述散热器后方提供负压。
[00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冷却风扇通过安装板与所述机舱连接。
[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多个等间距并列设置的所述主动冷却风扇。
[00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风力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风力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动冷却风扇连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在机舱的一面上布置多个散热模块,来流冷风透过前置多个散热模块温度升高后流经后置多个散热模块,来流新风混合二次风进行二次换热。采用该种多层散热器布置方式,前置多个散热模块一次换热效率提高,后置多个散热模块充分吸收空气冷量,可在机舱顶部有限空间内提高散热器总换热量。
[0023](2)在机舱尾部设置了多个主动冷却风扇、与冷却风扇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风力传感器,主动冷却风扇能够根据风力传感器实时传回的数据,当风力大于预设阈值时,关闭主动冷却风扇,当风力小于预设阈值时,开启冷却风扇,实现在自然风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主动冷却风扇实现散热,在风力充足的情况下,关闭主动冷却风扇以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2提供的多排风力发电机舱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机舱,2、散热器,3、轮毂,4、主动冷却风扇,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
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电机散热装置,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1上,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模块,散热模块设置在机舱1的同一个面上,每个散热模块包括多个散热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1)上,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模块,所述的多个散热模块平行设置,形成多层结构,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机舱(1)的同一个面上,以所述散热模块指向轮毂(3)的方向为参考方向,散热模块在所述参考方向上的投影逐个减小,每个所述的散热模块包括:多个散热器(2),每个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机舱(1)内的产热设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散热器(2)并列设置且与相邻的散热器(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模块与所述机舱(1)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排风电机舱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露吴努斌陈雄刘明哲梁瀚赵小迪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