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44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据监测装置,包括:基站模拟器,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上位机,上位机与基站模拟器通信连接,上位机被配置为监测基站模拟器的数据丢包率。由此,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设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实现监测自动化,提升了监测效率。提升了监测效率。提升了监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收性能是考核通信类设备的关键指标,目前,接收性能的结果都来自于人眼观察和记录基站模拟器丢包率,试验环境可靠性不高,试验数据不精准,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数据监测装置,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设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实现监测自动化,提升了监测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监测装置,包括:基站模拟器,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上位机,上位机与基站模拟器通信连接,上位机被配置为监测基站模拟器的数据丢包率。
[0005]根据本技术的数据监测装置,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上位机与基站模拟器通信连接,上位机被配置为监测基站模拟器的数据丢包率。由此,该装置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设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实现监测自动化,提升了监测效率。
[0006]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数据监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07]具体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重叠在一起。
[0008]具体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
[0009]具体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不相连。
[0010]具体地,上位机还与直流电源和浪涌发生器分别通信连接,上位机被配置为监测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并监测浪涌发生器的输出电压。
[0011]具体地,上位机、基站模拟器、浪涌发生器和直流电源均包括GPIB接口。
[0012]具体地,直流电源与浪涌发生器的输入端连接,浪涌发生器的输出端与被测设备连接。
[0013]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目前,通信类设备的浪涌试验,试验布置简单,其接收性能的结果都来自于人眼观察和记录基站模拟器数据丢包率。该种方式监测结果存在以下缺点:1.试验环境可靠性不高,试验数据不精准。2.被测设备因浪涌而存在潜在损伤时,观察记录的数据不适用于分析。3.监测效率低。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监测装置,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设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实现监测自动化,提升了监测效率。
[001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数据监测装置。
[00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数据监测装置,可包括:基站模拟器10和上位机20。
[0021]其中,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上位机20与基站模拟器10通信连接,上位机20被配置为监测基站模拟器10的数据丢包率。
[0022]具体而言,被测设备通过天线组件,与基站模拟器10建立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并且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可以有效隔绝自然空间环境对接收性能的影响,例如,基站模拟器10可以为信令测试仪MD8475A,在进行测试基站模拟器10的数据丢包率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当再次复连的时候,由于是自动测试,如果没有屏蔽箱将会造成被测设备与基站模拟器10连接不上的问题。被测设备和基站模拟器10通过天线组件可以通信,上位机20与基站模拟器10进行通信连接,因此可通过上位机20监测基站模拟器10的数据丢包率,从而能够提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为设备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同时实现监测自动化,提升了监测效率。
[00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重叠在一起。
[0024]具体而言,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可以重叠设置在一起,从而可以减少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缩小屏蔽箱的大小,节约空间且降低成本,但不会对数据通信造成影响。
[002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70与被测设备50的天线组件70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其中,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2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70与被测设备50的天线组件70不相连。
[0027]具体而言,由于基站模拟器10的成本较高,当进行浪涌测试时,浪涌可能会通过被测设备50进入基站模拟器10,会对基站模拟器10造成损坏,因此不可共用一根天线组件70,即基站模拟器10与被测设备50通过采用两根天线组件70进行数据交互,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70与被测设备50的天线组件70不相连,并且为了保证基站模拟器10与被测设备50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50的天线组件之间的距离应当小于预设距离,例如,基站模拟器10的天线组件与被测设备50的天线组件之间的距离可小于20厘米。
[00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位机20还与直流电源30和浪涌发生器40分别通信连接,上位机20被配置为监测直流电源30的电压和电流,并监测浪涌发生器40的输出电压。
[0029]具体而言,在同一试验电压下,上位机20可同时监控基站模拟器10的数据丢包率和直流电源30的电压和电流,从而保证电压、电流和数据丢包率的对应关系,便于数据分析。例如,上位机20可为监控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通过监控PC可获取直流电源30的电压和电流,并且监控基站模拟器10的数据丢包率,根据监控PC输出的数据,可以用于被测设备50因浪涌带来潜在损伤的数据分析,并且监控PC输出的数据准确,可靠性高。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上位机20、基站模拟器10、浪涌发生器40和直流电源30均包括GPIB接口。
[0031]具体而言,上位机20、基站模拟器10、浪涌发生器40和直流电源30均可包括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通用接口总线)接口,通过GPIB接口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并且配置简单、成本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模拟器,所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和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放置于屏蔽箱内;上位机,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基站模拟器通信连接,所述上位机被配置为监测所述基站模拟器的数据丢包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与所述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重叠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拟器的天线组件与所述被测设备的天线组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远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移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