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33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其通过外力驱动活动组件和固定组件相互转动,就能使得滑块单体沿限位导轨滑动,从而使得所有的滑块单体之间向内收缩或者扩张,当向内收缩时,滑块单体的底面围成的正多边形逐渐缩小,实现自膨胀人工瓣膜的快速均匀压缩,减少手术时间,且压缩过程中平滑的底面与自膨胀人工瓣膜接触能有效降低对瓣膜材质的损伤,提升手术成功率。成功率。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瓣膜是心脏的基础结构,严重的瓣膜病变会导致死亡。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主要功能为阻止血液回流,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或从心室流向主动脉/肺动脉)。根据形态和位置,共有四种心脏瓣膜: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二尖瓣、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瓣和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肺动脉瓣。心脏瓣膜可能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炎症等原因发生关闭不全(反流)、瓣膜狭窄等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0003]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变,根据调查统计数据,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疾病发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快速增长,75岁以上二尖瓣反流发病率高达9.3%,主动脉狭窄和反流的发病率分别为2.8%和2.0%。估计主动脉狭窄中有超过20%的患者为重度主动脉狭窄,2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
[0004]人工瓣膜的更换需求主要集中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狭窄或反流的患者呈上升趋势。相比主动脉瓣的病变,二尖瓣疾病的发病率更高。人工瓣膜的更换需求主要集中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病变的患者中。
[0005]外科手术换瓣是最为成熟的治疗方式,外科瓣耐久性好,预期使用寿命较长,长期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但是由于需要进行开胸和体外循环,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不可进行外科手术或有高风险;研究表明多达一半的症状严重的二尖瓣反流(MR)患者未选择手术治疗,其原因很大一定程度上与其手术风险相关。这一大部分对外科手术耐受性较差的患者迫切需要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作为替代方案,自此,介入二尖瓣治疗技术应势而生,介入二尖瓣治疗技术分为介入修复及置换两个分支。
[0006]经导管介入换瓣近十年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设计使用寿命比外科瓣短,但手术风险小,适应症患者更多。介入瓣最初仅用于不可开胸手术或手术高风险的患者,近年来FDA陆续批准了爱德华、美敦力的介入瓣用于中风险、低风险的患者。预计介入主动脉瓣在中风险、低风险患者中的渗透率将会迅速提升。
[0007]介入瓣又分为自扩瓣和球扩瓣两种,其中自扩瓣占主流,其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为主体,将生物瓣缝制在主体上,并将其装入输送系统中并以经股动脉/静脉介入方式进行瓣膜置换,但是现有技术中,术前在装载人工瓣膜时由于没有有效且合理的工具方法,难以将具有一定径向力的自扩瓣压缩装载于输送系统中,导致手术时间过长,甚至导致瓣膜在装载过程中被损坏,影响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有效且合理的压缩工具,导致难以将具有一定径向力的自扩瓣压缩装载于输送系统中
的技术问题。
[0009]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其包括活动组件、固定组件、滑块组件;
[0011]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环形部分,所述第一环形部分中部具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环面上具有至少三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圆孔周围;
[0012]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环形部分,所述第二环形部分中部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环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同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环面上具有至少三个条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圆孔周围,所述导向槽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圆孔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外侧;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具有与其平行的限位导轨;
[0013]所述滑块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滑块单体和限位轴,所述滑块单体、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的数目均相等,所述滑块单体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滑块单体上具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的轴孔,所述限位轴贯穿所述轴孔、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所述限位轴沿所述限位导轨运动时相对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运动行程与所述限位槽重合,所述滑块单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孔内部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圆孔中心的底面,所有底面相互连接围合形成正多边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提供的人工瓣膜压缩器,简单易操作,只需要通过外力驱动活动组件和固定组件相互转动,就能使得滑块单体沿限位导轨滑动,从而使得所有的滑块单体之间向内收缩或者扩张,当向内收缩时,滑块单体的底面围成的正多边形逐渐缩小,实现自膨胀人工瓣膜的快速均匀压缩,减少手术时间,且压缩过程中平滑的底面与自膨胀人工瓣膜接触能有效降低对瓣膜材质的损伤,提升手术成功率。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部分,所述第一手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手柄部分,所述第二手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一侧;通过捏合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以实现第一环形部分和第二环形部分的相对转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环形部分为中空壳体结构,所述第一环形部分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环形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内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连接处具有避位口,所述第一手柄部分从所述避位口伸出。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和限位导轨分布于所述中空壳体结构的两侧,所述滑块单体包括底座和位于所述底座两侧的支臂,所述支臂相对的内侧形成有与两侧的限位导轨对应的滑槽,所述轴孔对应形成于所述支臂的端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底面连接的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夹角角度等于360
°
除以所述滑块单体的数目。
[0021]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滑块单体由两个分体结构组成,每一所述分体结构上具有一个支臂,且所述滑块单体的底座通过两个分体结构扣合形成。
[002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由两个半壳组合而成,每一所述半壳上对应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侧边具有筋板,两个所述筋板对应扣合。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边缘上具有弹性卡扣,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边缘具有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卡接位。
[002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轴为子母铆钉。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环面上具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圆孔中心对称分布。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组件中空壳体结构的两个半壳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块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瓣膜压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组件、固定组件、滑块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第一环形部分,所述第一环形部分中部具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环面上具有至少三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圆孔周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环形部分,所述第二环形部分中部具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环形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同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环面上具有至少三个条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圆孔周围,所述导向槽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圆孔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环形部分外侧;每一所述导向槽的一侧具有与其平行的限位导轨;所述滑块组件包括至少三个滑块单体和限位轴,所述滑块单体、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的数目均相等,所述滑块单体一一对应的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滑块单体上具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的轴孔,所述限位轴贯穿所述轴孔、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导向槽,所述限位轴沿所述限位导轨运动时相对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运动行程与所述限位槽重合,所述滑块单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圆孔内部并具有朝向所述第二圆孔中心的底面,所有底面相互连接围合形成正多边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瓣膜压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手柄部分,所述第一手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分的一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手柄部分,所述第二手柄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二环形部分的一侧;通过捏合第一手柄部分和第二手柄部分以实现第一环形部分和第二环形部分的相对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瓣膜压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武陈松李治威张长东吴永邺徐浩董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