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22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7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的多种类型的后防撞梁总成容易出现误装至不配套的车辆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后防撞梁总成安装至车身的后围板,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梁体安装板,梁体安装板设置于后防撞梁,后防撞梁通过梁体安装板安装至后围板,后围板设置有安装件和防错件,梁体安装板设置有与安装件配合的安装孔,以及设置有与防错件配合的防错孔,通过防错件与防错孔的配合确认与后围板配套的后防撞梁,梁体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安装至安装件。本申请提供的后防撞梁总成通过防错件与防错孔的配合来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以此减少后防撞梁总成出现误装现象。撞梁总成出现误装现象。撞梁总成出现误装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当前车辆的零部件开发都是共平台开发,不同车型的多种车辆共用一个车体平台,共平台开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零部件安装错乱的现象,例如,以后防撞梁为例,由于造型或者功能等种种原因对后防撞梁的限制,不同类型和型号的后防撞梁的外观相似但功能又不完全一样,导致产线工人容易出现错误安装后防撞梁的情况,例如,将A类后防撞梁安装到不配套的B类车辆,导致A类后防撞梁无法满足B类车辆的功能需求,而且,对于外观相似的不同类型的后防撞梁,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生产混乱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多种类型的后防撞梁容易出现误装至不配套的车辆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后防撞梁总成安装至车身的后围板,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梁体安装板,梁体安装板设置于后防撞梁,后防撞梁通过梁体安装板安装至后围板,后围板设置有安装件和防错件,梁体安装板设置有与安装件配合的安装孔,以及设置有与防错件配合的防错孔,通过防错件与防错孔的配合确认与后围板配套的后防撞梁,梁体安装板通过安装孔安装至安装件。
[0006]本申请提供的后防撞梁总成通过防错件与防错孔的配合来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以此减少后防撞梁总成出现误装现象。具体地,在将后防撞梁安装至后围板前,工人可以根据防错件的位置、类型、长度或者径向尺寸确认与之配套的防错孔,通过选择合适的防错孔达到选取合适的后防撞梁的目的。即使工人无法在后防撞梁安装前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也可以在将后防撞梁安装至后围板的过程中,通过防错孔与防错件的不配套导致后防撞梁无法正常安装,直到选取配套的后防撞梁才能正常安装至车身的后围板。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围板设置有安装区和防错区,安装件设置于安装区,防错区设置有多个识别位,至少一个识别位设置有防错件,通过防错件所处的识别位确认与后围板配套的后防撞梁。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区设置为矩形区域或者三角区域,防错区位于安装区的外围周边,多个识别位沿周向分布于安装区的多个不同方位。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后防撞梁包括多种类型,多个识别位分布于安装区的两侧和底部,且多个识别位的数量与后防撞梁的类型数量一致。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防错区设置为矩形区和三角区的组合区,多个识别位分布于组合区的矩形侧边处、三角区侧边处以及矩形区与三角区的过渡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围板设置有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分布于两端的两个防错区,后
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1]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比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2]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后”、“周向”、“侧”、“底”、“宽度”、“端”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机构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机构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机构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后防撞梁”指的是位于机动车的后方区域部分,用于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以此防护车后部的安全装置,结构和功能类似于梁体结构,因此,称之为“后防撞梁”;“后围板”指的是位于车辆后备箱的挡板部分,是机动车外部和机动车尾箱内部之间的屏障。
[0034]对于共平台开发不同车辆的零部件的情况,由于车辆与配套的零部件之间并未设置识别标记,容易出现零部件安装错乱的现象,以车辆的后防撞梁为例,由于造型或者功能等种种原因对后防撞梁的限制,不同类型和型号的后防撞梁的外观相似但功能又不完全一样,导致产线工人容易出现错误安装后防撞梁的情况,例如,将A类后防撞梁安装到不配套的B类车辆,导致A类后防撞梁无法满足B类车辆的功能需求,具体地,A类后防撞梁集成有A类传感器,B类后防撞梁集成有B类传感器,如果将结构相似的A类后防撞梁和B类后防撞梁混装,则会出现车辆功能混乱的现象,而且,对于外观相似的不同类型的后防撞梁,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生产混乱的情况。
[0035]为了解决多种类型的后防撞梁总成容易出现误装至不配套的车辆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后防撞梁总成通过车辆的防错件与后防撞梁的防错孔的配合来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以此减少后防撞梁总成出现误装现象。
[00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总成20,后防撞梁总成20安装至车身的后围板10,后防撞梁总成20包括后防撞梁21和梁体安装板22,梁体安装板22设置于后防撞梁21,后防撞梁21通过梁体安装板22安装至后围板10,后围板10设置有安装件12和防错件13,梁体安装板22设置有与安装件12配合的安装孔201,以及设置有与防错件13配合的防错孔202,通过防错件13与防错孔202的配合确认与后围板10配套的后防撞梁
21,梁体安装板22通过安装孔201安装至安装件12。
[0037]本申请提供的后防撞梁总成20通过防错件13与防错孔202的配合来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21,以此减少后防撞梁总成20出现误装现象。具体地,在将后防撞梁21安装至后围板10前,工人可以根据防错件13的位置、类型、长度或者径向尺寸确认与之配套的防错孔202,通过选择合适的防错孔202达到选取合适的后防撞梁21的目的。即使工人无法在后防撞梁21安装前确认配套的后防撞梁21,也可以在将后防撞梁21安装至后围板10的过程中,通过防错孔202与防错件13的不配套导致后防撞梁21无法正常安装,直到选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安装至车身的后围板,所述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梁体安装板,所述梁体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后防撞梁,所述后防撞梁通过所述梁体安装板安装至所述后围板,所述后围板设置有安装件和防错件,所述梁体安装板设置有与所述安装件配合的安装孔,以及设置有与所述防错件配合的防错孔,通过所述防错件与所述防错孔的配合确认与所述后围板配套的所述后防撞梁,所述梁体安装板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至所述安装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板设置有安装区和防错区,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区,所述防错区设置有多个识别位,至少一个所述识别位设置有所述防错件,通过所述防错件所处的所述识别位确认与所述后围板配套的所述后防撞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设置为矩形区域或者三角区域,所述防错区位于所述安装区的外围周边,多个所述识别位沿周向分布于所述安装区的多个不同方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包括多种类型,多个所述识别位分布于所述安装区的两侧和底部,且多个所述识别位的数量与所述后防撞梁的类型数量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延龙
申请(专利权)人: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