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65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症监护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包括增氧设备本体,增氧设备本体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输氧管,增氧设备本体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辅助架,辅助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弧形块,两个弧形块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防护罩、辅助槽、弧形块、转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顺时针转动转杆,将带动着固定套设在其一端部的支撑柱转动,将第二夹持板的底面与输氧管的表面进行夹持,从而对输氧管的表面进行夹持,可以将夹持的输氧管保持在特定的高度,不会随意的弯折而影响输氧,提高了增氧设备本体输氧的质量。氧设备本体输氧的质量。氧设备本体输氧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增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重症监护室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增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重症患者在护理治疗时需要用到增氧设备来增加氧气的输入量,增氧设备是由氧气罐、压力表、输氧管和输氧鼻塞等组成,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其中就包括呼吸用增氧设备。
[0003]在公开号为CN214232339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重症呼吸用增氧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的出气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控氧阀。
[0004]上述技术中虽然通过增氧设备设置有输氧面罩,能够使重症患者在输氧时更加的舒适,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对输入的氧气进行阻挡,在输氧管出现弯折时,会导致氧气管内部的氧气供氧不足,从而使重症患者吸入氧气量不足而造成危险,降低了增氧设备的安全性,故在此技术上加以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呼吸增氧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输氧管出现弯折时,会导致氧气管内部的氧气供氧不足,从而使重症患者吸入氧气量不足而造成危险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包括增氧设备本体,增氧设备本体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输氧管,增氧设备本体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辅助架,辅助架的一侧设有两个弧形块,两个弧形块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穿插连接有伸缩柱,伸缩柱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二夹持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辅助架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弧形块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弧形块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柱的顶部与第一夹持板的底端穿插连接,第二夹持板的直径等于第一夹持板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板的一侧穿插连接有两个连接条,两个连接条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夹持环。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环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二夹持环,第二夹持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杆。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环的直径等于第二夹持环的直
径,第二夹持环位于第一夹持环的顶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夹持板的长度小于第一夹持环的长度,两个连接条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防护罩、辅助槽、弧形块、转杆、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顺时针转动转杆,将带动着固定套设在其一端部的支撑柱转动,支撑柱倾斜时将带动着伸缩柱倾斜,且伸缩柱可以在支撑柱的顶端伸缩活动,因此可以通过拉动伸缩柱,来调整第一夹持板与输氧管底部的距离,将第一夹持板的顶部与输氧管的底面相贴合,翻转第二夹持板,将第二夹持板的底面与输氧管的表面进行夹持,从而对输氧管的表面进行夹持,可以将夹持的输氧管保持在特定的高度,不会随意的弯折而影响输氧,提高了增氧设备本体输氧的质量。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夹持环、第二夹持环、连接条、拉杆和辅助架,第一夹持板倾斜时,由于第一夹持板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环的一侧是依靠着两个连接条进行连接的,因为将带动着第一夹持环同方向转动与倾斜,第一夹持环的顶部也将逐渐的与输氧管的底面相靠近,翻转第二夹持环,将第二夹持环的底面对输氧管的表面进行夹持,增加了输氧管延展的范围,进一步将输氧管保持在特定高度的状态进行延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增氧设备本体;2、输氧管;3、防护罩;4、辅助槽;5、辅助架;6、弧形块;7、转杆;8、支撑柱;9、伸缩柱;10、第一夹持板;11、第二夹持板;12、第一夹持环;13、第二夹持环;14、连接条;1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增氧设备的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包括增氧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增氧设备本体1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输氧管2,增氧设备本体1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防护罩3,防护罩3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4,辅助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辅助架5,辅助架5的一侧设有两个弧形块6,两个弧形块6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7,转杆7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
顶端穿插连接有伸缩柱9,伸缩柱9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板10,第一夹持板10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二夹持板11,辅助架5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弧形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弧形块6设置的位置相对应,支撑柱8倾斜时将带动着伸缩柱9倾斜,且伸缩柱9可以在支撑柱8的顶端伸缩活动,因此可以通过拉动伸缩柱9,来调整第一夹持板10与输氧管2底部的距离,将第一夹持板10的顶部与输氧管2的底面相贴合,翻转第二夹持板11,将第二夹持板11的底面与输氧管2的表面进行夹持。
[0026]实施例二:
[002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伸缩柱9的顶部与第一夹持板10的底端穿插连接,第二夹持板11的直径等于第一夹持板10的直径,第一夹持板10的一侧穿插连接有两个连接条14,两个连接条14的一端穿插连接有第一夹持环12,第一夹持环12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二夹持环13,第二夹持环1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拉杆15,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夹持环12、第二夹持环13、连接条14、拉杆15和辅助架5,第一夹持板10倾斜时,由于第一夹持板10的一侧与第一夹持环12的一侧是依靠着两个连接条14进行连接的,因为将带动着第一夹持环12同方向转动与倾斜。
[0028]工作原理:辅助架5可以在辅助槽4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包括增氧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设备本体(1)的顶部穿插连接有输氧管(2),所述增氧设备本体(1)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一侧开设有辅助槽(4),所述辅助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辅助架(5),所述辅助架(5)的一侧设有两个弧形块(6),两个所述弧形块(6)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一端部固定套设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顶端穿插连接有伸缩柱(9),所述伸缩柱(9)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板(10),所述第一夹持板(10)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第二夹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架(5)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弧形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块(6)设置的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增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雪洁匡巧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