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65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包括安装于软管前端的导向头,导向头的前端安装有摄像设备,摄像设备对应导向头的前端为镜头,镜头为圆顶状,内缩式安装于导向头前端,摄像设备的前端固定有支撑片,将摄像设备与导向头内壁之间的夹层分隔成多个通道,摄像设备的尾端连接有数据线。通道由支撑片分隔而成,通道用于安装微手术设备,固定设备等多用途,其中也用于喂养营养液、液态药物及冲水,冲水不仅可以促进导向头在食道中滑动前进,同时可以冲洗摄像设备的镜头部分,在准确定位后,可以冲洗摄像设备镜头上的胃液等,保持镜头清洁,便于清楚的观察。便于清楚的观察。便于清楚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鼻饲导管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

技术介绍

[0002]鼻饲导管,是通过电磁导航技术在人体支管,然后鼻饲的方式进行喂养,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导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
[0003]鼻饲导管结合电磁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准确置管,电磁导航技术包括显示装置,磁场装置和电磁感应装置,通过体外电磁感应,导管选用TPU弹性材质,管道不易扭曲和打折,导管内壁嵌入有显影线,可以和外置磁场相互作用,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导管在人体中的行径路线。通过鼻腔置管,通过体外磁场的感应显示功能,因而可以准确置管,解决传统X光置管,人体长期暴露在X光下,作用时间长的问题。
[0004]鼻饲导管的发展也不仅限于人体喂养,同时包括准确给药,比如胃溃疡、肠道溃疡和肠道炎症等,可以准确定位进行给药,起到充分发挥药效的目的。导管的前端还通过安装手术设备进行体内微操作,完成切割操作,避免开刀手术。结合电磁导航虽然可以准确显示导管在人体的位置,但是无法准确判断创面和体内真实情况,还无法让医生准确了解情况,造成很多误诊,需要在导管前端安装微型摄像设备,体外传输并显示,通过微摄影可以观察肠道的真实情况,准确定位创面,方便给药和微操。现有的摄像设备安装在导管的前端,结合电磁导航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摄像头在体内容易被胃液等模糊镜头,影响观察。因此,本技术在现有电磁导航置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导管前端的结构,加装冲洗孔,同时方便加装切割、定位等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在现有电磁导航置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导管前端的结构,加装冲洗孔,同时方便加装切割、定位等设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包括安装于软管前端的导向头,所述导向头为圆柱状管体,所述软管后端安装有导丝座;
[0008]所述导向头的尾端连接软管,所述导向头的前端安装有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为圆柱状,与导向头同轴设置,所述摄像设备对应导向头的前端为镜头,镜头为圆顶状,内缩式安装于导向头前端;
[0009]所述摄像设备的前端,其侧壁与导向头内壁之间固定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多个,均匀分布,将摄像设备与导向头内壁之间的夹层分隔成多个通道;
[0010]所述摄像设备的尾端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软管延伸,穿过导丝座并连接显示设备。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头由柱头和柱尾两部分对接而成,所述柱尾连接软管,所述柱头套接式安装有摄像设备,所述柱头和柱尾之间可拆卸对接安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柱头和柱尾之间相互套接,套接部分螺纹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摄像设备的尾端安装有插孔,所述数据线的连接端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插入插孔中并可旋转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和柱尾内侧壁设置有线管,所述数据线安装于线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中安装有显影线,显影线嵌入式安装于软管内侧壁。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道由支撑片分隔而成,通道用于安装微手术设备,固定设备等多用途,其中也用于喂养营养液、液态药物及冲水,通道根据需求启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封堵,常用情况下为置管时的冲水,冲水不仅可以促进导向头在食道中滑动前进,避免划伤食道,同时可以冲洗摄像设备的镜头部分,在准确定位后,可以冲洗摄像设备镜头上的胃液等,保持镜头清洁,便于清楚的观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本技术拼接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拆装并带有剖切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拆装并带有剖切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导向头1、软管2、摄像设备3、支撑片31、数据线4、柱头11、柱尾12、插头41、线管21、显影线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包括安装于软管2前端的导向头1,导向头1为圆柱状管体,软管2后端安装有导丝座;导向头用于索引导管前进,为刚性塑料材质,导管为TPU弹性材质,管道不易扭曲和打折。
[0024]导向头1的尾端连接软管2,导向头1的前端安装有摄像设备3,摄像设备3为圆柱状,与导向头1同轴设置,摄像设备3对应导向头的前端为镜头,镜头为圆顶状,内缩式安装于导向头1前端;导向头的前端对应的摄像设备内缩式安装,镜头内缩于导向头内腔,导向头内侧壁与摄像设备之间具有夹层。
[0025]摄像设备3的前端,其侧壁与导向头1内壁之间固定有支撑片31,支撑片31多个,均匀分布,将摄像设备3与导向头1内壁之间的夹层分隔成多个通道;支撑片为六个,对应的通道为六个,导向头的前端为了防止划伤肠道及食道,具有圆角设置,便于在肠道中穿梭。
[0026]摄像设备3的尾端连接有数据线4,数据线4沿软管2延伸,穿过导丝座并连接显示设备。
[0027]其中,通道由支撑片分隔而成,通道用于安装微手术设备,固定设备等多用途,其
中也用于喂养营养液、液态药物及冲水,通道根据需求启用,不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封堵,常用情况下为置管时的冲水,冲水不仅可以促进导向头在食道中滑动前进,避免划伤食道,同时可以冲洗摄像设备的镜头部分,在准确定位后,可以冲洗摄像设备镜头上的胃液等,保持镜头清洁,便于清楚的观察。
[0028]如图2所示:导向头1由柱头11和柱尾12两部分对接而成,柱尾12连接软管2,柱头11套接式安装有摄像设备3,柱头11和柱尾12之间可拆卸对接安装。柱头部分固定安装有摄像设备,摄像设备与柱头固定不可拆卸,柱头部分整体拆装更换,用于重复使用,而柱尾及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柱头11和柱尾12之间相互套接,套接部分螺纹配合。柱头柱尾具有内螺纹和台阶,台阶具有外螺纹,相互套接并螺纹配合固定后,柱头及柱尾外侧壁一体过渡,无明显台阶。
[0029]如图3所示:摄像设备3的尾端开设有插孔,数据线4的连接端安装有插头41,插头41插入插孔中并可旋转配合。插孔图示未显示,便于摄像设备与数据线完成导通,旋转状态下的插头与插孔,便于旋转安装柱头过程中数据线不会出现扭劲。软管2和柱尾12内侧壁设置有线管21,数据线4安装于线管21。
[0030]软管2中安装有显影线22,显影线22嵌入式安装于软管2内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包括安装于软管(2)前端的导向头(1),所述导向头(1)为圆柱状管体,所述软管(2)后端安装有导丝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1)的尾端连接软管(2),所述导向头(1)的前端安装有摄像设备(3),所述摄像设备(3)为圆柱状,与导向头(1)同轴设置,所述摄像设备(3)对应导向头的前端为镜头,镜头为圆顶状,内缩式安装于导向头(1)前端;所述摄像设备(3)的前端,其侧壁与导向头(1)内壁之间固定有支撑片(31),所述支撑片(31)多个,均匀分布,将摄像设备(3)与导向头(1)内壁之间的夹层分隔成多个通道;所述摄像设备(3)的尾端连接有数据线(4),所述数据线(4)沿软管(2)延伸,穿过导丝座并连接显示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摄像式鼻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头(1)由柱头(11)和柱尾(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涛李齐杰高志凌苏技钱宇许振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库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